一种管路排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923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路排泡装置,包括手柄(1)、震动电机(2)和活动式紧固件(3),其中,所述震动电机(2)安装在所述手柄(1)的内部,所述震动电机(2)的震动杆(21)伸出所述手柄(1)的端部且连接所述活动式紧固件(3)。该管路排泡装置采用活动式紧固件,可以针对液晶管路的不同尺寸的多边螺母进行匹配,无需频繁的切换扳手,提升该装置进行排泡的实用性和排泡效率;同时在手柄中设置震动电机,通过震动电机的震动将液晶管路中的气泡震散以将气泡进行排出,使得液晶管路的排泡更加规范化,使管路中的气泡可以完全排出,而且提升了排泡效率,提升了设备的稼动率和产能。

A kind of pipeline bubble dischar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路排泡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晶面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管路排泡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器产业中,液晶滴下装置是指在玻璃基板上滴下液晶的设备。业内一般使用液滴滴下方式进行液晶的涂布,即使用一排液晶滴下喷头往回在玻璃基板上移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液晶滴下的动作。液晶滴下装置的供液系统主要由液晶瓶、液晶滴下喷头、液晶缓冲容器和管路组成。在生产过程中,管路连接处的密封性异常以及管道的破损都会在管路的液晶中形成气泡,气泡会导致出现漏滴状况,造成设备的停机。目前,对液晶滴下装置的主要排泡方法为人工手动弹管。人工手动弹管需要用扳手将不同型号的螺母固定在管路上,然后人工手动弹气泡使气泡排出。然而,人工手动弹管需要频繁切换扳手,增加工作繁杂性,排泡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手动弹管气泡力道不好掌握,而且人员差异较大做不到标准化管理,容易造成排泡不完全,对设备的稼动率和产能的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路排泡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r>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震动电机(2)和活动式紧固件(3),其中,/n所述震动电机(2)安装在所述手柄(1)的内部,所述震动电机(2)上的震动杆(21)伸出所述手柄(1)的端部且连接所述活动式紧固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震动电机(2)和活动式紧固件(3),其中,
所述震动电机(2)安装在所述手柄(1)的内部,所述震动电机(2)上的震动杆(21)伸出所述手柄(1)的端部且连接所述活动式紧固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控制器(4),所述紧固件控制器(4)设置在所述手柄(1)上靠近所述活动式紧固件(3)的一端,且所述紧固件控制器(4)与所述活动式紧固件(3)连接以控制所述活动式紧固件(3)的开合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排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紧固件(3)包括第一夹头(31)、第二夹头(32)、夹头连接部(33)、第一夹头控制杆(34)、第二夹头控制杆(35)和控制杆连接部(36),其中,
所述第一夹头(31)和所述第二夹头(32)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夹头连接部(33)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夹头(31)和所述第二夹头(32)可绕各自的连接轴转动以切换所述活动式紧固件(3)的开合状态;
所述第一夹头控制杆(3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头(31)上,所述第二夹头控制杆(3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夹头(32)上,所述第一夹头控制杆(34)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头控制杆(35)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控制杆连接部(36)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控制杆连接部(36)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夹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辛阳陈柏全蔡昆璋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