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所述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包括第一配线架,所述第一配线架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二配线架,所述第一配线架和第二配线架的顶部均贯穿有排线柱,两个所述排线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线槽,两个所述排线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支导槽,所述分支导槽表面顶部的两侧与表面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具有将电缆和光缆分别对接到各自对应的接口处,另外在对每根分支都设置有卡紧分支导槽,防止分支过多产生缠绕打结。
A new type of distribution frame which can be used for optical cable docking and cable do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
本技术涉及配线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
技术介绍
用于终端用户线或中继线,并能对它们进行调配连接的设备。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通过安装附件,配线架可以全线满足UTP、STP、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在网络工程中常用的配线架有双绞线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现有技术中的架在使用时网线和电线错乱的的安装,不能有效的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而且传统的配线架只能单边使用,不能有效的利用配线架整体的空间,另外在配线时无法对线缆或者光缆进行固定卡紧,使得线缆和光缆在通往不同分支时过于错乱。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配线柜中的线缆在通往不同分支时过于错乱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包括第一配线架,所述第一配线架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二配线架,所述第一配线架和第二配线架的顶部均贯穿有排线柱,两个所述排线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线槽,两个所述排线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支导槽,所述分支导槽表面顶部的两侧与表面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板,两个所述卡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滑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有拉块,两个所述滑板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远离两个所述滑板的一侧分别与分支导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均套设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配线架与第二配线架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换器。优选的,所述第一配线架和第二配线架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排。优选的,所述第一配线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配线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背面贯穿有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螺孔。优选的,所述分支导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标签盒,所述标签盒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玻璃盖。优选的,所述第一配线架和第二配线架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转动螺栓,使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分开,这样也就能够将第一配线架与第二配线架分开,再将光缆和电缆的混合线从排线柱的顶部导入,再将电缆和光缆分开,将光缆分别通过分支导槽分别与相应的转换器连接,对位于分支导槽上的光缆进行按压,光缆对两块滑板进行挤压,滑板受到压力向下运动,带动两边的卡板分别与分支导槽转动,这样使底部设置的伸缩杆缩短,这样便能使光缆能够卡入分支导槽中,当光缆完全进入到分支卡槽中时,两个伸缩杆上的第一弹簧在不受力的作用下需要恢复原状从而带动伸缩杆上升,伸缩杆带动滑板和卡板恢复水平状态对光缆进行卡住,再将电缆分别通过分支导槽分别与对应的插排进行连通,对位于分支导槽上的电缆进行按压,电缆对两块滑板进行挤压,滑板受到压力向下运动,带动两边的卡板分别与分支导槽转动,这样使底部设置的伸缩杆缩短,这样便能使电缆能够卡入分支导槽中,当电缆完全进入到分支卡槽中时,两个伸缩杆上的第一弹簧在不受力的作用下需要恢复原状从而带动伸缩杆上升,伸缩杆带动滑板和卡板恢复水平状态对电缆进行卡住,这样能够有效的对电缆和光缆的分支进行分开,以及有效的防止它们弹出导槽,避免了电缆和光缆缠绕在一起使对接时出现错误,当需要对对接完成的线缆或者光缆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将两个滑板通过拉块分开,便可以将电缆或者光缆取出了,取出光缆或者电缆后松开两块拉块,两块滑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又重新闭合了,另外在每个分支导槽上均设置有标签盒这样可以对每根电缆和光缆的型号进行区分,在标签盒的表面通过铰接有玻璃盖,这样可以防止标签受到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分支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配线架,2、第二配线架,3、排线柱,4、排线槽,5、分支导槽,6、卡板,7、滑板,8、第一弹簧,9、拉块,10、伸缩杆,11、第二弹簧,12、底座,13、转换器,14、插排,15、第一固定块,16、第二固定块,17、螺栓,18、螺孔,19、标签盒,20、玻璃盖,21、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分支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包括第一配线架1,所述第一配线架1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二配线架2,所述第一配线架1和第二配线架2的顶部均贯穿有排线柱3,两个所述排线柱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线槽4,两个所述排线槽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支导槽5,所述分支导槽5表面顶部的两侧与表面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板6,两个所述卡板6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7,两个所述滑板7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两个所述滑板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有拉块9,两个所述滑板7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两个所述伸缩杆10远离两个所述滑板7的一侧分别与分支导槽5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10的表面均套设有第二弹簧11,两个所述排线槽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分支导槽5,所述卡板6的内部设置有供滑板7滑动的滑槽。所述第一配线架1与第二配线架2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底座12,两个所述底座1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换器13,所述第一配线架1与第二配线架2的内部均设置若干个转换器13。所述第一配线架1和第二配线架2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排14,所述插排14的插口分别与分支导槽5是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线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5,所述第二配线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6,所述第二固定块16背面贯穿有螺栓17,所述第一固定块15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栓17相适配的螺孔18。所述分支导槽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标签盒19,所述标签盒19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玻璃盖20,所述玻璃盖20为透明玻璃。所述第一配线架1和第二配线架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1。本技术提供的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的工作原理如下:转动螺栓17,使第二固定块16与第一固定块15分开,这样也就能够将第一配线架1与第二配线架2分开,再将光缆和电缆的混合线从排线柱3的顶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包括第一配线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线架(1)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二配线架(2),所述第一配线架(1)和第二配线架(2)的顶部均贯穿有排线柱(3),两个所述排线柱(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线槽(4),两个所述排线槽(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支导槽(5),所述分支导槽(5)表面顶部的两侧与表面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板(6),两个所述卡板(6)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7),两个所述滑板(7)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两个所述滑板(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有拉块(9),两个所述滑板(7)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两个所述伸缩杆(10)远离两个所述滑板(7)的一侧分别与分支导槽(5)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10)的表面均套设有第二弹簧(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包括第一配线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线架(1)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二配线架(2),所述第一配线架(1)和第二配线架(2)的顶部均贯穿有排线柱(3),两个所述排线柱(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线槽(4),两个所述排线槽(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支导槽(5),所述分支导槽(5)表面顶部的两侧与表面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板(6),两个所述卡板(6)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7),两个所述滑板(7)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两个所述滑板(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有拉块(9),两个所述滑板(7)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两个所述伸缩杆(10)远离两个所述滑板(7)的一侧分别与分支导槽(5)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10)的表面均套设有第二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光缆对接和电缆对接的新型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线架(1)与第二配线架(2)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底座(12),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超,曹晓栋,张明,刘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