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86底盒的ONU,包括面板(1)、上壳(2)和底壳(6),所述面板(1)、上壳(2)与底壳(6)可拆卸地连接,其内形成腔体(601),所述该腔体(601)中有内而外依次设有电源电路板(5)和器件电路板(4),所述器件电路板(4)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包括第一电路板(401)和第二电路板(402),所述第一电路板(401)上开设有槽口,第二电路板(402)上对应于该槽口位置设有通信接口(404),该通信接口(404)为千兆网络接口、电话接口或百兆网络接口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ONU,缩小该ONU的尺寸为86mm*86mm标准结构,适用于86底盒,保证了ONU整体提交的小型化,实现了FTTD,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An ONU for 86 bottom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86底盒的ONU
本技术属于光纤通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86底盒的ONU。
技术介绍
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top,FTTD)是采用光纤替代传统网线(如6类线)将网络延伸至用户终端,使用户终端全程通过光纤实现网络接入。FTTD接入技术是近年兴起的网络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随着光纤和光纤接入设备价格的持续下降,FTTD在国内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医院、政府大楼、商业楼宇、学校、酒店等。光纤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ONU)属于接入端的用户侧设备,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电话、数据通信、图像等各种UNI接口;目前的ONU设备主要由ONU芯片、BOSA(Bi-directionOpticalSubassembly)双向光收发模块、电源模块、印制电路板以及防护外壳组成;ONU芯片、光模块和电源模块封装在一块印制电路板上;其BOSA的一端为带尾纤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固定在印制电路板,用于与光线路终端OLT引出的光纤连接器对接;BOSA的另一端还连接有PCB板;这种结构导致整个ONU产品的体积很大,占用空间且不便于安装,而且光纤盘留困难,总会有一段光纤外露,极易受到外界作用力导致断纤、信号转换故障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86底盒的ONU,面板与底壳可拆卸地连接,其内形成腔体,该腔体中有内而外依次设有电源电路板和器件电路板,器件电路板优选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并嵌入面板与底壳内部,从而缩小该ONU的尺寸,优选为86mm*86mm标准结构,适用于86底盒,保证了ONU整体提交的小型化,实现了FTTD,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底盒的ONU,包括面板、上壳和底壳,其中,所述面板、上壳与底壳可拆卸地连接,其内形成腔体;所述该腔体中设有电源电路板和器件电路板,所述电源电路板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器件电路板连接,为该器件电路板供电;所述器件电路板为双层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两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开设有槽口,第二电路板上对应于该槽口位置设有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更靠近底壳底部,所述通信接口穿过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槽口以与上壳上的开口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器件电路板包括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该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平行于所述底壳的其中一边设置,便于光纤在底盒盘留后通过光纤接头直接与所述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插接。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中心开设有面板沉槽,所述上壳对应于面板沉槽处设有上壳凸起,所述面板沉槽套设于上壳凸起上,且所述上壳凸起的顶面与面板平齐。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凸起一端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尺寸及数量与所述通信接口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凸起设有识别标签,该识别标签为二维码、条形码、射频标签或三维码之类可进行信息识别的标签。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板包括接线柱和设于底壳上且与该接线柱对应设置的接线沉槽。进一步地,所述底壳至少一边设有底盒散热孔,该底盒散热孔为矩形倒圆、矩形或腰圆形结构。进一步地,上壳与器件电路板之间设有防尘板,该防尘板包括防尘盖支架。进一步地,所述防尘板包括设于所述防尘盖支架一端的防尘盖,以及设于该防尘盖支架另一端的复位弹簧,所述防尘盖与通孔匹配设置,并通过复位弹簧实现闭合。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为单口,对应通孔为单口,防尘盖为一个,三者匹配设置。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ONU,面板、上壳与底壳可拆卸地连接,其内形成腔体,该腔体中有内而外依次设有电源电路板和器件电路板,器件电路板优选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并嵌入面板与底壳内部,从而缩小该ONU的尺寸,优选为86mm*86mm标准结构,适用于86底盒,保证了ONU整体提交的小型化,实现了FTTD,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稳定性。2.本技术的ONU,光纤网络通过微缆或皮线光缆经过设于机房的光线路终端后,再经过设于该机房的分光器后,通过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接入ONU,终端设备可直接与该ONU连接,实现光纤到桌面。3.本技术的ONU,实现了ONU的小型化,而且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微缆通过光纤接头直接与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插接,避免了光纤外露,有效解决了传统ONU安装时容易出现断纤、信号转换故障等问题。4.本技术的ONU,腔体恰好与电源板匹配,并可使微缆的光电转换插头与ONU其中一边平行,便于微缆盘纤后恰好插入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中。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避免微缆在盘留过程中出现小于90°的转角,进而避免微缆断纤或信号转换故障等问题。5.本技术的ONU,面板、内板、底盒至少一边设有散热孔,实现了光电转换板、电源板与外界的热交换,提高了ONU散热效率,保障其在夏季等高温环境中安全、稳定、可靠工作,提高用户体验。6.本技术的ONU,防尘盖可采用螺旋弹簧式或扭力式弹簧等实现其开闭,便于在不插网线时,通过防尘盖盖住通孔减少灰尘进入ONU内部,避免光电转换板及电源板等结构受灰尘影响而产生故障,进一步提高了ONU的安全性及可靠性。7.本技术的ONU,面板凹槽用于粘贴识别标签,该识别标签可为二维码、条形码、射频标签或三维码等可进行信息识别的标签,该识别标签内含对应ONU的设计、生产厂商、权限、编号、位置及检测、维修全生命周期信息,便于后期检测、维修或者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适用于86底盒的ONU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适用于86底盒的ONU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适用于86底盒的ONU的底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适用于86底盒的ONU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器件电路板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适用于86底盒的ONU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适用于86底盒的ONU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适用于86底盒的ONU的底部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适用于86底盒的ONU三维结构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面板、101-面板沉槽、2-上壳、201-上壳凸起、202-通孔、3-防尘板、301-防尘盖、302-复位弹簧、303-防尘盖支架、4-器件电路板、401-第一电路板、402-第二电路板、403-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404-通信接口、5-电源电路板、501-接线柱、502-接线沉槽、6-底壳、601-腔体、602-底盒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86底盒的ONU,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上壳(2)和底壳(6),其中,所述面板(1)、上壳(2)与底壳(6)可拆卸地连接,其内形成腔体(601);/n所述该腔体(601)中设有电源电路板(5)和器件电路板(4),所述电源电路板(5)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器件电路板(4)连接,为该器件电路板(4)供电;/n所述器件电路板(4)为双层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路板(401)和第二电路板(402),两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401)上开设有槽口,第二电路板(402)上对应于该槽口位置设有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86底盒的ONU,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上壳(2)和底壳(6),其中,所述面板(1)、上壳(2)与底壳(6)可拆卸地连接,其内形成腔体(601);
所述该腔体(601)中设有电源电路板(5)和器件电路板(4),所述电源电路板(5)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器件电路板(4)连接,为该器件电路板(4)供电;
所述器件电路板(4)为双层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路板(401)和第二电路板(402),两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401)上开设有槽口,第二电路板(402)上对应于该槽口位置设有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86底盒的ON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402)相对所述第一电路板(401)设置在更靠近底壳(6)底部,所述通信接口(404)穿过所述第一电路板(401)的槽口以与上壳(2)上的开口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86底盒的ONU,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电路板(4)包括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40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401)或所述第二电路板(402)上,该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403)平行于所述底壳(6)的其中一边设置,便于光纤在86底盒盘留后通过光纤接头直接与所述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403)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86底盒的ONU,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中心开设有面板沉槽(101),所述上壳(2)对应于面板沉槽(101)处设有上壳凸起(201),所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山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网万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