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漆雾捕集的水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漆雾捕集的水幕系统。
技术介绍
在涂装作业过程中,油漆在高压作用下雾化成微粒,但从喷枪喷出后,并不是所有的油漆都会附着到被涂物表面,约一半以上的油漆会飘散在空气中,这一部分的油漆被称之为“过喷量”。过喷的油漆颗粒随气流形成漆雾。如果不对这些过喷的漆雾进行处理,不仅使得喷涂区域内的空气洁净度达不到要求,还会污染被涂物,也会使得喷涂区域积聚大量的有毒害气体,不仅污染周边空气而且人员也无法进入该区域正常作业。为了制造一个能满足喷涂作业时所需条件的空间,必须对漆雾进行集中处理并达标排放。常用的湿式漆雾捕集设备采用水幕系统对漆雾进行捕集处理,但其捕集效率还有待提升,漆雾与水幕的混合不够充分,造成大量漆雾散逸,大大提高了后续的废气处理以及空气的循环利用的成本。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水幕系统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漆雾捕集的水幕系统,以提升漆雾捕集效率。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漆雾捕集的水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漆雾容收组件,该漆雾容收组件的进气口与喷漆空间连通,其出气口与排气设备连通,由排气设备将喷漆空间中因喷漆操作而产生的漆雾带入漆雾容收组件内;/n水幕生发组件,该水幕生发组件装配于漆雾容收组件内,并位于漆雾容收组件的进气口处,水幕生发组件的入口与供水设备连通,其出口与回收设备连通,由供水设备向水幕生发组件供水,水在水幕生发组件内流动的过程中产生水幕,喷漆空间中的漆雾进入漆雾容收组件后从水幕中通过,漆雾中的油漆与水结合形成漆水混合物,漆雾中的空气与水结合形成气水混合物,漆水混合物经水幕生发组件的出口进入回收设备中;/n气水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漆雾捕集的水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漆雾容收组件,该漆雾容收组件的进气口与喷漆空间连通,其出气口与排气设备连通,由排气设备将喷漆空间中因喷漆操作而产生的漆雾带入漆雾容收组件内;
水幕生发组件,该水幕生发组件装配于漆雾容收组件内,并位于漆雾容收组件的进气口处,水幕生发组件的入口与供水设备连通,其出口与回收设备连通,由供水设备向水幕生发组件供水,水在水幕生发组件内流动的过程中产生水幕,喷漆空间中的漆雾进入漆雾容收组件后从水幕中通过,漆雾中的油漆与水结合形成漆水混合物,漆雾中的空气与水结合形成气水混合物,漆水混合物经水幕生发组件的出口进入回收设备中;
气水分离组件,该气水分离组件装配于漆雾容收组件内,并位于漆雾容收组件的出气口处,气水分离组件的入口与水幕生发组件的出口连通,其出口与漆雾容收组件的出气口连通,其排水口与回收设备连通,水幕生发组件中的气水混合物进入气水分离组件内,气水混合物在气水分离组件内流动过程中分离为废气与废水,废气经出气口进入排气设备中,废水经排水口进入回收设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漆雾捕集的水幕系统,其特征在于,漆雾容收组件包括:
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中装配有围护壳体,在围护壳体内形成漆雾容纳空间,围护壳体位于喷漆空间下方,进气口开设于围护壳体的顶侧壁板中,出气口开设于围护壳体的前侧壁板下端,使漆雾在围护壳体内从上向下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漆雾捕集的水幕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幕生发组件包括:
第一储水槽与第一导流板,第一储水槽装配于前侧壁板上端,并与供水设备连通,由供水设备向第一储水槽内供水,第一储水槽的后侧边与第一导流板的前侧边接合,接合处设有第一溢流边,第一溢流边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储水槽内的水充满后从第一溢流边上溢出,并流至第一导流板的顶面,第一导流板的后侧边具有第一引流边,第一引流边向第一导流板下方卷折,第一导流板顶面上的水从第一引流边上流下时形成第一水幕;
第二储水槽与第二导流板,第二储水槽位于后侧壁板上端,并与供水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日鼎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