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57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包括帽体、面罩和帽檐,帽体包括对应头顶的顶帽、对应耳侧部和后脑位置的中帽和对应脖颈位置的下帽,下帽为中帽底端一体延伸至包覆颈部形成;帽檐与顶帽固定连接;帽檐靠近顶帽的一端的顶部固有送风过滤器,送风过滤器的顶部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进风口,底部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贯穿帽檐与密闭空间相通;面罩上开设有呼气口,呼气口连通有呼气软管,呼气软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送风过滤器与电池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多功能防护帽,用户吸入新鲜空气是经过送风过滤器杀菌消毒过滤后再进入用户的吸入范围,用户呼出的空气经过管道排出至外界,可有效阻止通过空气或者飞沫传播的各种病毒的风险。

A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ve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防护帽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防护用品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帽。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的日常防护也渐渐深入到寻常百姓家。目前,传统的一次性防护帽主要用于简单防护,仅仅简单地防护头发,针对病毒和细菌防护性能较低,使用时间长后容易再次滋生细菌;而且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即丢弃,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不仅会加大垃圾处理难度,甚至加大再次传播病毒的风险。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杀菌的多功能防护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护罩,用户吸入新鲜空气是经过杀菌消毒过滤后再进入用户的吸入范围,用户呼出的空气经过管道排出至外界,并不在用户吸入的范围内,可有效防止呼出的气体污染需要吸入的新鲜空气,可有效阻止通过空气或者飞沫传播的各种病毒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包括帽体、透明面罩和帽檐,所述帽体包括对应头顶的顶帽、对应耳侧部和后脑位置的中帽和对应脖颈位置的下帽,所述下帽为所述中帽底端一体延伸至包覆颈部形成;所述透明面罩位于对应面部位置且与所述中帽固定连接;所述顶帽与所述帽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帽檐与所述顶帽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帽后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池;所述透明面罩、所述顶帽、所述帽檐与所述中帽构成密闭空间;所述帽檐靠近所述顶帽的一端的顶部固定有送风过滤器,所述送风过滤器的顶部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进风口,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贯穿所述帽檐与所述密闭空间相通;所述透明面罩上开设有呼气口,所述呼气口连通有呼气软管,所述呼气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帽固定,并与外界相通;所述呼气软管内固定有过滤芯;所述送风过滤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功能防护帽,用户吸入新鲜空气是经过送风过滤器杀菌消毒过滤后再进入用户的吸入范围,用户呼出的空气经过管道排出至外界,并不在用户吸入的范围内,可有效防止呼出的气体污染需要吸入的新鲜空气,可有效阻止通过空气或者飞沫传播的各种病毒的风险。优选的,所述送风过滤器包括风扇罩体、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风扇和消毒液过滤芯,所述风扇罩体固定于所述帽檐上,所述一级过滤网和所述二级过滤网上下固定于所述风扇罩体的顶部,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风扇罩体内部,所述消毒液过滤芯位于所述风扇罩体的两侧,所述进风口设在所述风扇罩体靠近所述消毒液过滤芯的两侧,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风扇罩体底部,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其中,一级过滤网和二级过滤网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主要过滤掉粉尘和颗粒物,再经过消毒液过滤芯对空气中的病毒或细菌进行消毒过滤,最终通进风口进入到风扇罩体内部,在上进风下出风的风扇作用下,将过滤后的新鲜空气经出风口吹入到密闭空间内。优选的,还包括面部养护组件,所述帽檐内具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靠近所述中帽一侧布置,所述帽檐对应所述第二内腔且靠近所述中帽的一端设有内腔进风口和内腔出风口;所述第一内腔内为储液腔,所述出风口对应内腔进风口位置且密封连通;所述内腔出风口连通密闭空间;所述面部养护组件包括支撑件、复位弹簧和推柄,所述储液腔与第二内腔的隔板上开设有渗液口;所述推柄包括封堵部、滑动部、连接部以及按压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帽檐下侧固定连接且具有支撑内腔,所述封堵部一端与所述渗液口适配且二者插接密封,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一体成型;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且与所述第二内腔下壁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内腔的上壁之间具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内腔的底壁上设有贯穿内外的滑孔,所述连接部穿设在滑孔中,其一端与所述滑动部固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内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水平固定靠近所述中帽的一端的所述支撑内腔内壁,另一端所述复位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设置且贯穿所述支撑内腔外壁;所述滑动部靠近所述封堵部一端底部的所述第二内腔底壁开设有有气液喷液口;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封堵部的一侧可滑动覆盖住所述内腔出风口。使用时,手动推动按压部,支撑件随着按压部的推动向顶帽方向移动,滑动部封闭出风口,同时露出喷液口,封堵部与渗液口分离,储液腔内的液体从渗液口流出,风扇吹进来的新风通过滑动部顶部与帽檐上壁之间的缝隙,将渗液口流出的液体通过喷液口喷出,从而喷至用户的面部,对面部进行护肤保护。储液腔内可放置灭菌类液体、空气清新剂或润肤护肤类液体。由于支撑件内放置有复位弹簧,当用户的手离开按压部,则按压部自动恢复原状。优选的,所述帽檐上与所述风扇罩体远离所述顶帽一侧的对应位置铰接有锁紧杆,所述风扇罩体靠近所述顶帽的一侧与所述帽檐活动连接,另一侧的设置有凹槽,所述锁紧杆卡于所述凹槽内支撑所述风扇罩体使其固定。当用户不需送风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时,可将锁紧杆逆时针旋转至于所述帽檐平行,然后将风扇罩体顺时针旋转至顶帽内,收纳方便。优选的,所述帽檐对应所述内腔进气气口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复位挡板,且所述风扇罩体内侧对应所述复位挡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复位挡板倾角调节杆,所述复位挡板倾角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复位挡板的顶端相接触。复位挡板倾角调节杆对复位挡板的角度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起到缓冲的作用,另一方面当送风过滤器不使用时,还可以撤销复位挡板倾角调节杆,复位挡板自动复位,封闭出气口,作为普通鸭舌帽使用。优选的,所述储液腔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加注液体的气门芯。优选的,所述帽体内侧安装有耳麦和话筒,所述耳麦和所述话筒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且与外界电子设备无线连接。耳麦和话筒的设置,便于用户与外界进行交流。优选的,所述风扇罩体远离所述帽体的一侧固定有显示屏和外界温湿度探头,所述顶帽内侧靠近所述帽檐的一端安装有额温探头,所述外界温湿度探头和所述额温探头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帽檐的侧面固定有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LED灯、喇叭、LED灯开关和风扇开关。外界温湿度探头对外界的温湿度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传递到显示屏,额温探头对用户的额头温度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传递到显示屏,LED灯用于照明,喇叭用户对话筒的语音进行扩音。LED灯开关对LED灯进行控制,风扇开关对风扇进行控制开启和关闭。优选的,所述顶帽和所述帽体均采用防护级软质布料,且所述顶帽与所述帽体通过拉链和魔术贴连接,所述帽体底端颈部位置设有束紧绳。优选的,所述帽檐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组件,且所述太阳能组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护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送风过滤器对一般病毒或细菌能够过滤杀灭,使用户吸入进新鲜空气,同时,呼出的气体通过呼气软管排出到隔离外的空气中,可有效防止呼出的气体污染需要吸入的空气,降低通过空气或者飞沫传播各种病毒的风险。(2)、顶帽与帽体可拆卸连接,可将帽体拆卸下来,剩余顶帽与帽檐一同使用;通过按压按压部,能够切换风扇的风道,将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喷液口喷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透明面罩(2)和帽檐(4),所述帽体包括对应头顶的顶帽(3)、对应耳侧部和后脑位置的中帽(1)和对应脖颈位置的下帽,所述下帽为所述中帽(1)底端一体延伸至包覆颈部形成;所述透明面罩(2)位于对应面部位置且与所述中帽(1)固定连接;所述顶帽(3)与所述帽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帽檐(4)与所述顶帽(3)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帽(3)后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池(5);/n所述透明面罩(2)、所述顶帽(3)、所述帽檐(4)与所述中帽(1)构成密闭空间;所述帽檐(4)靠近所述顶帽(3)的一端的顶部固定有送风过滤器(6),所述送风过滤器(6)的顶部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进风口,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贯穿所述帽檐(4)与所述密闭空间相通;所述透明面罩(2)上开设有呼气口,所述呼气口连通有呼气软管(7),所述呼气软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帽(1)固定,并与外界相通;所述呼气软管(7)内固定有过滤芯;所述送风过滤器(6)与所述电池(5)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透明面罩(2)和帽檐(4),所述帽体包括对应头顶的顶帽(3)、对应耳侧部和后脑位置的中帽(1)和对应脖颈位置的下帽,所述下帽为所述中帽(1)底端一体延伸至包覆颈部形成;所述透明面罩(2)位于对应面部位置且与所述中帽(1)固定连接;所述顶帽(3)与所述帽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帽檐(4)与所述顶帽(3)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帽(3)后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池(5);
所述透明面罩(2)、所述顶帽(3)、所述帽檐(4)与所述中帽(1)构成密闭空间;所述帽檐(4)靠近所述顶帽(3)的一端的顶部固定有送风过滤器(6),所述送风过滤器(6)的顶部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进风口,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贯穿所述帽檐(4)与所述密闭空间相通;所述透明面罩(2)上开设有呼气口,所述呼气口连通有呼气软管(7),所述呼气软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帽(1)固定,并与外界相通;所述呼气软管(7)内固定有过滤芯;所述送风过滤器(6)与所述电池(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过滤器(6)包括风扇罩体(61)、一级过滤网(62)、二级过滤网(63)、风扇和消毒液过滤芯(64),
所述风扇罩体(61)设于所述帽檐(4)上;所述一级过滤网(62)和所述二级过滤网(63)上下固定于所述风扇罩体(61)的顶部;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风扇罩体(61)内部;所述消毒液过滤芯(64)位于所述风扇罩体(61)的两侧,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风扇罩体(61)靠近所述消毒液过滤芯(64)的两侧的顶部;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风扇罩体(61)底部,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池(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护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部养护组件,所述帽檐(4)内具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靠近所述中帽(1)一侧布置,所述帽檐对应所述第二内腔且靠近所述中帽(1)的一端设有内腔进风口和内腔出风口;所述第一内腔内为储液腔(8),所述出风口对应内腔进风口位置且密封连通;所述内腔出风口连通密闭空间;
所述面部养护组件包括支撑件(9)、复位弹簧(10)和推柄,所述储液腔(8)与第二内腔的隔板上开设有渗液口(81);
所述推柄包括封堵部(11)、滑动部(12)、连接部(13)以及按压部(14);所述支撑件(9)与所述帽檐(4)下侧固定连接且具有支撑内腔,所述封堵部(11)一端与所述渗液口(81)适配且二者插接密封,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12)一体成型;
所述滑动部(12)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且与所述第二内腔下壁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内腔的上壁之间具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内腔的底壁上设有贯穿内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文
申请(专利权)人:财鼎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