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造口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55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20
一种回肠造口扩张器,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扩张狭窄造口的技术问题。该扩张器包括主导管、扩张气囊;所述扩张气囊呈环形,主导管以紧配合方式穿过扩张气囊的环孔,扩张气囊上设有用于控制扩张气囊充放气的扩张进气阀;所述主导管的左端固定有蕈头,所述蕈头为空心腔体,蕈头的腔壁上开设有一个粪水导出口及多个粪水导入口,其中的粪水导出口与主导管的左端管口对接;所述主导管上设有冲洗通道,冲洗通道的出水口连通蕈头的内腔,冲洗通道的进水口位于主导管的右部,冲洗通道的内腔与主导管的管腔通过冲洗通道上的各个旁通口相互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扩张器,用于狭窄造口的扩张、导流。

Ileostomy expa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肠造口扩张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肠造口扩张器的技术。
技术介绍
回肠造口术是医生为了治疗某些疾病,在患者腹壁上做一个人工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患者大便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造口狭窄是回肠造口术的常见并发症,形成造口狭窄的原因有两个:1)部分患者由于腹壁肌肉强壮有力,收缩时会将肠管夹闭,影响排便;2)由于手术刺激引起的回肠水肿。患者发生造口狭窄后必须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引起肠梗阻,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现有的造口狭窄治疗有两种,方法一是医生将手指伸入造口实施造口扩张,该方法的缺点是无法持续的扩张造口(医生不可能24h在病人身边扩张);方法二是将导管伸入造口实施扩张,该方法的缺点是导管一旦堵塞后需要将导管拔出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用于造口扩张,并且无需拔出即可清理堵管物的回肠造口扩张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回肠造口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扩张气囊;所述扩张气囊呈环形,主导管以紧配合方式穿过扩张气囊的环孔,扩张气囊上设有用于控制扩张气囊充放气的扩张进气阀;所述主导管的左端固定有蕈头,所述蕈头为空心腔体,蕈头的腔壁上开设有一个粪水导出口及多个粪水导入口,其中的粪水导出口与主导管的左端管口对接;所述主导管上设有冲洗通道,冲洗通道的出水口连通蕈头的内腔,冲洗通道的进水口位于主导管的右部,并且在冲洗通道上设有多个旁通口,冲洗通道的内腔与主导管的管腔通过冲洗通道上的各个旁通口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蕈头为软质腔体。进一步的,所述蕈头的腔壁上形成有可充放气的腔壁气囊,主导管的右部设有用于控制蕈头腔壁上的腔壁气囊充放气的蕈头进气阀。进一步的,所述主导管上设有冲洗通道,冲洗通道的出水口连通蕈头的内腔,冲洗通道的进水口位于主导管的右部。进一步的,所述主导管的右部设有冷光光源,主导管上设有用于将冷光光源的出射光线导引至蕈头的光源通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肠造口扩张器,通过主导管与扩张气囊的配合,可利用主导管将扩张气囊导引至造口的待扩张部位,并根据造口的口径控制扩张气囊的膨胀度,即可实现造口扩张,必要时还可通过冲洗通道注水冲洗蕈头内腔及主导管的管腔,还可以利用蕈头腔壁上的腔壁气囊挤压蕈头内的粪便,无需拔出主导管即可清理堵管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回肠造口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回肠造口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1、扩张气囊2;所述扩张气囊2呈环形,主导管1以紧配合方式穿过扩张气囊2的环孔,扩张气囊2上设有用于控制扩张气囊充放气的扩张进气阀4;所述主导管1的左端固定有蕈头3,所述蕈头3为空心腔体,蕈头3的腔壁上开设有一个粪水导出口及多个粪水导入口7,其中的粪水导出口与主导管1的左端管口对接;所述主导管1上设有冲洗通道,冲洗通道的出水口连通蕈头3的内腔,冲洗通道的进水口5位于主导管的右部;并且在冲洗通道上设有多个旁通口,冲洗通道的内腔与主导管的管腔通过冲洗通道上的各个旁通口相互连通;所述主导管1的右部设有冷光光源8,主导管1上设有用于将冷光光源8的出射光线导引至蕈头3的光源通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蕈头3为软质腔体,并且蕈头3的腔壁上形成有可充放气的腔壁气囊,主导管1的右部设有用于控制蕈头腔壁上的腔壁气囊充放气的蕈头进气阀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主导管1上印制有用于标示长度的刻度,该刻度从主导管的左部延伸至主导管的右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狭窄造口的扩张,其使用方法如下:先通过扩张进气阀4对扩张气囊2实施放气,使扩张气囊2收瘪,然后将主导管1的左部插入造口,并使扩张气囊2到达造口的需扩张位置,然后再通过扩张进气阀4对扩张气囊2实施充气,使扩张气囊2膨胀,利用扩张气囊2对造口实施扩张。蕈头3为软体,置入造口方便,粪物可通过各个粪水导入口7进入蕈头3,再通过主导管引流导出体外,通过蕈头进气阀6,还可以向蕈头腔壁上的腔壁气囊充气、放气,从而对蕈头内的粪便实施挤压,防止粪便堵塞主导管;必要时还可通过冲洗通道注水冲洗蕈头内腔及主导管的管腔,有效防止堵管。主导管1插入造口过程中,可利用冷光光源8提供照明光线,使医生能在可视环境下操作,避免插入过程中损伤组织,通过主导管上的刻度,还能获知主导管的插入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肠造口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扩张气囊;所述扩张气囊呈环形,主导管以紧配合方式穿过扩张气囊的环孔,扩张气囊上设有用于控制扩张气囊充放气的扩张进气阀;/n所述主导管的左端固定有蕈头,所述蕈头为空心腔体,蕈头的腔壁上开设有一个粪水导出口及多个粪水导入口,其中的粪水导出口与主导管的左端管口对接;/n所述主导管上设有冲洗通道,冲洗通道的出水口连通蕈头的内腔,冲洗通道的进水口位于主导管的右部,并且在冲洗通道上设有多个旁通口,冲洗通道的内腔与主导管的管腔通过冲洗通道上的各个旁通口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肠造口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扩张气囊;所述扩张气囊呈环形,主导管以紧配合方式穿过扩张气囊的环孔,扩张气囊上设有用于控制扩张气囊充放气的扩张进气阀;
所述主导管的左端固定有蕈头,所述蕈头为空心腔体,蕈头的腔壁上开设有一个粪水导出口及多个粪水导入口,其中的粪水导出口与主导管的左端管口对接;
所述主导管上设有冲洗通道,冲洗通道的出水口连通蕈头的内腔,冲洗通道的进水口位于主导管的右部,并且在冲洗通道上设有多个旁通口,冲洗通道的内腔与主导管的管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涛傅传刚周主青韩俊毅黄贲李雪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