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外阴炎的外洗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外洗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旱莲草60‑80份、枸杞叶40‑60份、泥胡菜40‑50份、公英40‑50份、贯众30‑45份、大枫子9‑15份、淡竹叶20‑30份。制备方法是将原料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60分钟,煮沸后文火煎制20‑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外阴炎的中药洗剂。该中药组合物和洗剂具有滋补肝肾、清热解毒、杀菌除菌等作用,可达到有效治疗阴道炎的目的。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external washing for vulviti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外阴炎的外洗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炎的外洗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阴道炎,是妇女常见多发病,是导致外阴阴道症状如瘙痒、灼痛、刺激和异常流液的一组病症。阴道炎包括非特异性阴道炎、外阴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正常健康妇女阴道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如阴道口的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影响下的增生和表层细胞角化,阴道酸碱度保持平衡,使适应碱性的病原体的繁殖受到抑制,而颈管黏液呈碱性,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目前,临床对阴道炎的治疗多采用局部和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和或唑类抗真菌药,疗效肯定,但极易在抗炎杀菌的同时杀灭了阴道内的有益菌群,破坏了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其他阴道疾病的产生,或导致炎症的反复发作,治疗和康复的时间会比较长;其防治阴道炎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对阴道炎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阴道炎归属于中医的“带下”及“阴痒”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湿热蕴结、虫蚀阴中所致,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常及任带二脉失固。中医治疗阴道炎考虑发病的根本原因,因此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选用,中药治疗妇科阴道炎主要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公开号为CN103251708B和CN10151348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治疗妇科阴道炎的口服中药制剂,但口服制剂多以身体整体调理为主,仅针对某特定小部分患者人群,例如湿症可分为寒症和热症两类,某一特定组方不能针对不同体质人群普遍适用。中国专利申请201711170719.X涉及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苦参10-20份,蛇床子10-20份,红藤5-15份,地肤子10-30份,防风5-15份,鹿含草10-30份,黄柏5-15份,金银花5-15份,桑叶10-20份,百部10-20份,地榆10-20份,防风5-15份,土茯苓10-20份,牡丹皮10-20份,白头翁10-20份,狗舌草10-20份,响铃草10-20份,鸡血藤10-20份,白癣皮5-15份,艾叶10-20份,甘草5-15份。但其复方中药组分繁杂,且缺少必要的数据证实其临床治疗效果,其临床应用效果不佳。目前,治疗阴道炎的药物虽多,但仍存在中药组方众多,成分复杂,疗效不稳定、易复发、甚至副作用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外阴炎的外洗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滋补肝肾、清热解毒、杀菌除菌等作用,可达到有效治疗阴道炎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外阴炎的外洗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旱莲草60-80份、枸杞叶40-60份、泥胡菜40-50份、公英40-50份、贯众30-45份、大枫子9-15份、淡竹叶20-30份。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旱莲草68份、枸杞叶50份、泥胡菜42份、公英45份、贯众35份、大枫子10份、淡竹叶25份。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旱莲草75份、枸杞叶55份、泥胡菜48份、公英48份、贯众40份、大枫子12份、淡竹叶28份。利用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备中药洗剂的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将旱莲草60-80g、枸杞叶40-60g、泥胡菜40-50g、公英40-50g、贯众30-45g、大枫子9-15g、淡竹叶20-30g准备好之后,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60分钟,煮沸后文火煎制20-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外阴炎的中药洗剂。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归肾、肝经。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对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牙齿松动、腰背酸痛、下肢痿软诸症以及血热所致的多种出血证有良好疗效。旱莲草含有挥发油、鞣质、皂甙、旱莲草素及维生素A等化学成分。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贯众:味苦、涩,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泥胡菜:味辛,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大枫子:性味:辛,热,有毒。入肺、肝经。祛风燥湿,攻毒杀虫。麻风。外用治毒疮,疥癣,手背皱裂等症。大枫子对多种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公英: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枸杞叶:苦、甘;性凉。有良好的补虚益精,清热明目功效。可治疗精血不足、耳鸣眼花、视力减退、腰膝酸软等症,对阴虚、阳虚都有滋补作用。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具有体轻渗泄,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大部份阴道炎患者的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故临床上常用清热利湿之品来进行治疗,虽然有一时之效,但有些患者用药后还是会反反复复的阴道炎发作,不能根治,根本原因是有些患者的体质较差,如脾虚导致运化能力不足。从中医的人体五脏相生相克的理论来看,脾的运化能力往往受制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肾同源”,如通过滋补肝肾以助脾、清热解毒以除去湿热,则有从根本上进行调理治疗的可能。本专利技术则以该思路出发进行配方设计及改良,具体以旱莲草、枸杞叶为君药,滋补肝肾,补虚益精,凉血养血,提升肝气,补益脾的运化能力;以公英、泥胡菜为臣药,入肝入肾,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于湿毒之气排除,红肿现象消除;以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大枫子、贯众复配作为佐药,协同作用扩大杀虫杀菌谱,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以淡竹叶作为使药,以调和诸药,去除毒性和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因此,本中药组合物的各成分相辅相成,各司其职,协同作用,起到滋补肝肾、清热解毒、杀菌除菌等作用,达到有效治疗阴道炎的目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中药组合物通过旱莲草、枸杞叶、贯众、泥胡菜、大枫子、银花、淡竹叶七味中药的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各司其职,协同作用,起到滋补肝肾、清热解毒、杀菌除菌等作用,达到有效治疗阴道炎的目的,临床使用证明,有效率98%以上,跟踪半年内无复发。2、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的治病原理是从发病根本出发,药理清晰明了、用药精准有效,无须搭配过多的辅助药物成分,即能明显起效,降低阴道炎的治疗成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外阴炎的外洗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旱莲草60-80份、枸杞叶40-60份、泥胡菜40-50份、公英40-50份、贯众30-45份、大枫子9-15份、淡竹叶20-3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外阴炎的外洗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旱莲草60-80份、枸杞叶40-60份、泥胡菜40-50份、公英40-50份、贯众30-45份、大枫子9-15份、淡竹叶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旱莲草68份、枸杞叶50份、泥胡菜42份、公英45份、贯众35份、大枫子10份、淡竹叶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淑青,周红敏,吕德欣,麦美云,曾祥芬,黎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