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膏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392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进行预混,充分混合,得到预混液A;B、调借预混液A的pH至6‑7,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戊二醇的混合物加入到预混液A中,搅拌均匀;C、加入增稠剂,混合均匀;D、将牙膏中的其他组分加入到步骤C所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得到抑菌膏膏体,通过先将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进行预混,并加入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戊二醇混合物提高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的预混效果,提高抑菌膏膏体的使用效果。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bacterial cream for oral c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膏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膏体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口腔护理抑菌膏。
技术介绍
针对牙齿及口腔特点,臻选高纯度植物抑菌成分抑制多种口腔有害菌,健康口腔。变形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引起龋齿和牙周病的两种重要且常见的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非酵解糖的革兰氏阴性厌氧球杆菌,是研究广泛且证据充足的重要牙周致病菌之一。患牙周病不是什么好事,口腔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也对健康不利,这是引发牙周病的一种主要细菌。不仅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引起发炎,它还能导致现在常见的抗生素抗性。事实上它们会把对牙齿有益的细菌挤兑走,并取代它们的位置。牙龈卟啉单胞菌一旦失控,它最终会导致牙齿从牙龈上脱落下来。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球菌,是口腔天然菌群中占比例最大的链球菌属中的一种,为牙斑的主要成分之一。龋病是发生于牙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在口腔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幽门螺杆菌(HP)是胃肠道非常重要的致病菌,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证实,人类口腔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HP,且口腔与胃粘膜HP高度同源,作为口腔致病菌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牙周炎、口臭、舌炎、口腔扁平苔癣、口腔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等多种口腔疾病。除此之外,2017年中国温州市中医院口腔科做了儿童龋齿与口腔HP感染的相关性调查研究,指明儿童龋齿与HP密切相关。最新的研究表明,口腔中HP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可能是胃部HP复发再感染的来源。姜原产于东南亚、中国、秘鲁等偏热带雨林地区,并在亚洲、印度、阿拉伯等地区被用作传统药物历史悠久。姜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主要由萜类物质构成的挥发油、姜酚类、姜酮类、姜二酮类、姜二醇类、姜烯酚类等构成的姜辣素,二苯基庚烷类姜黄素等几类成分,共计100多种。姜性温,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治肠胃炎、呕吐、手足皮肤皲裂等疾病。在食品行业,生姜提取物富含挥发性姜精油、抑菌成分姜辣素及抗氧化成分姜烯酚、嫩化成分生姜蛋白酶等,具有增加食品风味,抑制油脂氧化酸败,提高食品保质期等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在化妆品行业,姜根提取物作为功效性成分广泛应用在舒敏、抗衰、美白、防晒等化妆品中。姜根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安全性,研究表明,姜根提取物具有止呕抗胃溃疡、抗菌、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改善心脑血管等优异的药理作用,应用价值广。目前,在已知的专利文献中,已知姜根提取物对口腔环境具有抑菌消炎作用,但由于姜根提取物中富含姜酚类、姜酮类、姜二酮类、姜二醇类、姜烯酚类等构成的姜辣素,因此,申请人发现,姜根提取物在牙膏中无法均匀分散,尤其在其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团聚的姜根提取物在短暂的刷牙过程中无法发挥作用,大多数姜根提取物组分还未来得及施展开,就被漱口水冲走。因此,提高姜根提取物在牙膏中的分散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进行预混,充分混合,得到预混液A;B、调借预混液A的pH至6-7,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戊二醇的混合物加入到预混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液B;C、加入增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体系;D、将牙膏中的其他组分加入到步骤C所得到的的混合体系中,搅拌得到口腔护理抑菌膏膏体。在之前的文献中,已经证实,姜根提取物中的姜醇与红没药醇能起到协同的抗菌消炎作用,但实验证明,姜根中的姜醇与其他提取成分难以在抑菌膏中分开,其与红没药醇无法均匀混合,因此,本申请先将姜根提取物与红没药醇混合,再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两性表面活性剂,使得姜根提取物能与红没药醇形成均匀的分散结构,尤其是红没药醇在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能与姜醇形成弱“氢键”,使得使得红没药醇与姜醇形成弱连接体,包围在姜根提取物的其他成分中,在后续的混合工艺中,由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所形成的的“整体”不再分开,大大提高了混合效果。红没药醇的结构式如下:红没药醇是一种单环不饱和半倍萜醇,天然存在于欧药菊(又名母洋甘菊、母菊、春黄菊)一种成份。欧药菊是最早最为流行并广为应用的治疗性植物之一。古希腊名医迪奥斯科里德(Dioscoride,公元40-90年)强烈推荐外用欧药菊治疗皮肤疾病;古希腊名医及作家伽林(Galen,公元130-199年)推荐口腔溃疡患者将欧药菊泡茶饮用;迄今,西方仍然习惯外用或局部使用欧药菊治疗刺激和炎症,如德国药典[GermanPharmacopeia(DAB)]收载的“华沙利胆丸“中,就以欧药菊作为主要成分使用。而欧药菊的消炎、镇定、舒敏、治疗细菌感染的皮肤病包括牙龈和口腔,主要成分即为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中富含姜酚类、姜酮类、姜二酮类、姜二醇类、姜烯酚类等构成的姜辣素。优选的,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的总用量为抑菌膏膏体所有组分总质量的0.2-0.3wt%,用量过多,姜根提取物的异味难以完全掩盖,用量太少,则无法达到功效,且相比现有技术(CN108904416A)中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总量0.7-1wt%的用量,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合方式的改善,降低了将近一半的用量,使得消炎牙膏的异味降低,提高了使用舒适度。但由于姜根提取物和红没药醇本身物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仅仅通过将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进行预混并不能完全达到将两者均匀混合的目的,为此,本申请通过将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预混形成的预混液A中加入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和戊二醇混合物,进一步促进其混合的均匀性,形成均一相。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是本领域已知的表面活性剂,在已知的抑菌膏配方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是已知的,其优选的,采用两性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两者的组合,其优选的组分含量通常为1-5wt%总物质质量,且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抑菌膏膏体中也是已知的。本专利技术中,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混合物并不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形式存在,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混合物用量为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总量的50-80wt%,以分散红没药醇和姜根提取物。优选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的摩尔配比为1:2-1:5,优选的,1:3-1:4,其中,戊二醇占三种物质混合物总质量的5-10%;由此可见,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混合物的用量相比抑菌膏膏体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可以为“忽略不计”的程度,也说明其作用于现有技术不同,且戊二醇的使用,可以为姜根提取物和红没药醇形成均一的分散相提供支持,同时能改善均相体系粘度,使得搅拌更叫高效。优选的,步骤A中搅拌速度为100-400rpm,步骤B中搅拌速度为100-400rpm,由于溶液本身粘度不高,因此,可以在较低转速下搅拌。本专利技术中,步骤C中加入的增稠剂没有特别限定,增稠剂是抑菌膏中的常规组分,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合理范围内的稠度并增强膏体的性能,增稠剂的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定,比如羧基乙烯基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nA、将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进行预混,充分混合,得到预混液A;/nB、调借预混液A的pH至6-7,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戊二醇的混合物加入到预混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液B;/nC、加入增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体系;/nD、将牙膏中的其他组分加入到步骤C所得到的的混合体系中,搅拌得到口腔护理抑菌膏膏体;/n所述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的用量为抑菌膏膏体所有组分总质量的0.2-0.3w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将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进行预混,充分混合,得到预混液A;
B、调借预混液A的pH至6-7,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戊二醇的混合物加入到预混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液B;
C、加入增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体系;
D、将牙膏中的其他组分加入到步骤C所得到的的混合体系中,搅拌得到口腔护理抑菌膏膏体;
所述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的用量为抑菌膏膏体所有组分总质量的0.2-0.3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搅拌速度为100-400rp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搅拌速度为100-400rp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护理抑菌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且表面活性剂不是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燕萍毛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馨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