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凤梅专利>正文

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理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34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理疗设备,属于人体微循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设备对患者因身体抖动促进人体微循环,同时对患者还起到理疗康复作用;另外,床板和枕垫的颈部和腰部位置安装电磁震动片,可以让使用者在感觉到颈椎和腰部酸痛时随时能得到放松理疗,降低各种酸痛症的发生;另外,生物磁纤维层的设置,可对人体产生磁场效应,使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由于麦饭石和有机锗纤维层的设置,可以提供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改善人体微循环,增强细胞免疫力,并能起到预防和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作用。

A physiotherapy device for promoting microcirculation of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理疗设备本案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多功能改善人体微循环的理疗装置,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11-09,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1096436.5。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微循环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理疗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代社会工业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平均每天至少要工作8个小时左右,尤其对于办公室的人员,容易引起颈椎、腰背酸痛,长此以往就会引发颈椎病等疾病,有些人选择购买按摩椅等按摩器具进行放松,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经济能力可以承担,而且也不是在工作时随时随刻都能进行按摩放松。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间新陈代谢物质交换的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供给组织细胞氧气和养料,带走代谢废物,保证了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微循环紊乱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急性的炎症、创伤、烧伤、休克,慢性的溃疡病、肝炎、肝硬化、老年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白殿风、痔疮等。因此改善微循环有助于身体的强健和疾病的康复,寻求好的改善微循环的方法一直为医学界所重视。现有的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血流量的方法包括:1)药物疗法:以山莨菪碱,阿托品,樟柳碱等为代表,它们共同特点是扩张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增加血流量。2)物理疗法,包括:超短波、频谱、氦氖激光、热疗、矿泉浴等均有扩张微血管和增加血流量的作用,还有微元生化纤维制成的纺织材料可以吸收人体和外界的能量,释放出远红外线,起到改善微循环作用,3)传统疗法有:拍打法、擦身法、抖动法,其中,抖动法是由自身发动的浑身抖动。方法是挺胸站立,以脚跟和膝盖为轴,有意识地进行全身上下各部位肌肉和内脏颤抖,此法对全身微循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现有的摇摆姿势和健身功能单一,其运行方法主要靠人工控制,模式单一,不能适应个性化需求,不能适应辅助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为本专利技术所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理疗设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理疗设备,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底面的支撑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两端的两连接座,其中,在所述两个连接座之间设置弹性抖动结构,在所述弹性抖动结构的一侧设有动力驱动机构,由所述动力驱动机构传动的肩部固定机构。所述弹性抖动结构包括支撑杆,相对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下段的两摆杆,设置在所述两摆杆端部的振动电机,在所述振动电机的转子轴两端分别设有偏心块,在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往复振动板,所述往复振动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弹性元件;在所述往复振动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床板,设置在所述床板一端的枕垫;所述床板上还设有绷带,所述绷带是用于捆扎人体,避免人体躺卧在床板上时,因弹性抖动结构的抖动身体偏移。在人体置于所述床板上表面的腰部和人体搁置在枕垫的颈部上表面上安装有电磁震动片,所述床板和枕垫是由远红外纤维层构成,在所述远红外纤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生物磁纤维层,在远红外纤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麦饭石和有机锗纤维层。所述床板上固定有微循环仪器的探头组,探头组包括纤维软镜和无线传输的手持探头,可进行人体外周微循环检测,纤维软镜可对指甲皱襞微循环、口腔黏膜微循环、胃肠黏膜微循环进行测量。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往复振动板一端的导向杆,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导向套,在所述导向杆延伸至所述导向套内部的一段外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导向套的一端横截面开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杆的开口,另一端横截面固定连接挡块,所述挡块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连接座顶面的固定柱相连接得到锁紧挂扣,所述导向杆置于所述导向套内的端部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复位弹簧外径的挡片。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面,位于所述枕垫一侧的凹形支架,固定在所述凹形支架上的减速电机,中心转轴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的主动转盘,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转盘的中心转轴上的驱动件和角度旋转机构,位于所述驱动件一侧的从动齿轮组件;所述减速电机的所述主动转盘的周向设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的内侧面连续开设若干个限位槽口。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主动转盘同步转动的旋转件,连接在所述旋转件上的主动齿轮,分别铰接在所述旋转件两端的限位棘爪,所述限位棘爪的自由端部与所述限位槽口相配合。所述角度旋转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主动转盘的中心转轴上的联动杆,连接在所述联动杆上的弓形导向件,所述弓形导向件的内侧面上均匀开设置若干个齿槽。所述从动齿轮组件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同轴的从动齿轮I,所述从动齿轮I与所述弓形导向件的内侧面上的所述齿槽相靠接。所述肩部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联动杆上的连杆,所述连杆贯穿所述枕垫上的通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联动杆上的固定杆A,设置在所述连杆另一端的L形导向件,以及分别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固定杆A和L形导向件上的肩部锁紧结构;所述肩部锁紧结构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杆A和/或所述L形导向件上的摇臂,另一端连接有柔性材质制成的椭圆形限位体。所述偏心块为扇形偏心块。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让需要康复理疗的患者躺卧在床板上,头部放置在枕垫上,开启减速电机,由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转盘的中心转轴同轴,主动转盘和设置在主动转盘的中心转轴上的驱动件同步转动,而从动齿轮组件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I与主动齿轮同轴,从动齿轮I转动的同时带动弓形导向件绕主动转盘的中心转轴转动,使得联动杆上的固定杆A和L形导向件上的肩部锁紧结构的椭圆形限位体将患者的肩部固定住,开启振动电机,安装在振动电机上的偏心块激振,而弹性支撑元件带动床板以支撑杆为中心转轴往复抖动,患者的整个身体随从床板一同往复抖动,从而实现患者因身体抖动促进人体微循环,同时对患者还起到理疗康复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患者躺卧在床板上,头部放置在枕垫上,开启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转盘的中心转轴同轴,主动转盘和设置在主动转盘的中心转轴上的驱动件同步转动,而从动齿轮组件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I与主动齿轮同轴,从动齿轮I转动的同时带动弓形导向件绕主动转盘的中心转轴转动,使得联动杆上的固定杆A和L形导向件上的肩部锁紧结构的椭圆形限位体将患者的肩部固定住,开启振动电机,安装在振动电机上的偏心块激振,此时,弹性支撑元件带动床板以支撑杆为中心转轴往复抖动,患者的整个身体随从床板一同往复抖动,实现患者因身体抖动促进人体微循环,同时对患者还起到理疗康复作用;另外,床板和枕垫的颈部和腰部位置安装电磁震动片,可以让使用者在感觉到颈椎和腰部酸痛时随时能得到放松理疗,降低各种酸痛症的发生;另外,生物磁纤维层的设置,可对人体产生磁场效应,使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由于麦饭石和有机锗纤维层的设置,可以提供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改善人体微循环,增强细胞免疫力,并能起到预防和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理疗设备,包括底板(1),设置在所述底板(1)底面的支撑腿(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顶面两端的两连接座(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连接座(3)之间设置弹性抖动结构(4),在所述弹性抖动结构(4)的一侧设有动力驱动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理疗设备,包括底板(1),设置在所述底板(1)底面的支撑腿(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顶面两端的两连接座(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连接座(3)之间设置弹性抖动结构(4),在所述弹性抖动结构(4)的一侧设有动力驱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抖动结构(4)包括支撑杆(40),相对连接在所述支撑杆(40)下段的两摆杆(41),设置在所述两摆杆(41)端部的振动电机(42),在所述振动电机(42)的转子轴两端分别设有偏心块(43),在所述支撑杆(40)顶部设有往复振动板(44),所述往复振动板(44)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弹性元件(45);在所述往复振动板(4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床板(46),设置在所述床板(46)一端的枕垫(4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5)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往复振动板(44)一端的导向杆(450),套接在所述导向杆(450)上的导向套(451),在所述导向杆(450)延伸至所述导向套(451)内部的一段外侧设有复位弹簧(452);
所述导向套(451)的一端横截面开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杆(450)的开口,另一端横截面固定连接挡块(4510),所述挡块(4510)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连接座(3)顶面的固定柱(30)相连接得到锁紧挂扣(4511),所述导向杆(450)置于所述导向套(451)内的端部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复位弹簧(452)外径的挡片(45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面,位于所述枕垫(47)一侧的凹形支架(50),固定在所述凹形支架(50)上的减速电机(51),中心转轴与所述减速电机(51)的输出轴同轴的主动转盘(52),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转盘(52)的中心转轴上的驱动件(53)和角度旋转机构(54),位于所述驱动件(53)一侧的从动齿轮组件(5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盘(52)的周向设有环形套(520),所述环形套(52)的内侧面连续开设若干个限位槽口(52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3)包括与所述主动转盘(52)同步转动的旋转件(530),连接在所述旋转件(530)上的主动齿轮(531),分别铰接在所述旋转件(530)两端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许凤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