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33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包括:将预先提取的冠状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增大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空气压强直到所述冠状病毒破裂,记录所述冠状病毒破裂时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目标空气压强值,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将所述高压氧舱的大气压强值缓慢升高到气压指导值并持续预设时间段,同时跟踪监测所述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的生命特征,所述气压指导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空气压强值。利用高压氧舱提供的气压指导值将冠状病毒压至破裂死亡,即便病毒变异,也只需调整致使病毒破裂的气压指导值,从而实现彻底治疗冠状病毒的效果,且治疗设备简单以及治疗成本低。

A method of treating coronavirus based on hyperbaric oxygen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及医疗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
技术介绍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感染人、鼠、猪、猫、犬、狼、鸡、牛、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传统治疗冠状病毒通常采用特效药治疗方法,第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分析出冠状病毒的外壳蛋白成份,研究出一种化学物质,利用这种物质能分解“冠状病毒外壳的蛋白质”,在组织液中遇见病毒,就附在病毒身上,把病毒外壳进行分解,这个时候病毒内的RNA核酸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在分解冠状病毒外壳的蛋白质的同时,通常对人体的伤害也会很大,即具有药物副作用。第二种方法的原理是在冠状病毒细胞核里面分解病毒的RNA,阻止其复制。这种方法实现难度大,而且还要通过细胞膜的阻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将预先提取的冠状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增大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空气压强直到所述冠状病毒破裂,记录所述冠状病毒破裂时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目标空气压强值;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将所述高压氧舱的大气压强值缓慢升高到气压指导值并持续预设时间段,同时跟踪监测所述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的生命特征,所述气压指导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空气压强值。优选的,所述冠状病毒包括HCoV-229E(人冠状病毒229E)、HCoV-OC43(人冠状病毒OC43)、HCoV-NL63(人冠状病毒NL63)、HCoV-HKU1(长翼蝠冠状病毒)、SARS-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和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先对冠状病毒进行受压测试,从而计算出冠状病毒致死的目标气压值,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利用高压氧舱提供的气压指导值可将患者体内的冠状病毒压至破裂死亡,即便病毒变异,也只需重新对变异后的病毒进行受压测试,计算出变异后的冠状病毒致死的目标气压值,从而只需调整高压氧舱提供的气压指导值即可,从而实现彻底治疗冠状病毒的效果,且不用针对每一种冠状病毒或变异后的冠状病毒进行研发特效药,而人体对特效药物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更彻底,且节约因研发特效药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冠状病毒的治疗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所使用的治疗设备简单,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体与大自然形成的外循环系统和内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的治疗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具体包括:S1,将预先提取的冠状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增大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空气压强直到所述冠状病毒破裂,记录所述冠状病毒破裂时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目标空气压强值;S2,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将所述高压氧舱的大气压强值缓慢升高到气压指导值并持续,同时跟踪监测所述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的生命特征,所述气压指导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空气压强值。高压氧舱在疾病治疗上适用范围很广,临床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CO中毒、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具体结构在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810064333.9,名称为高压氧舱)中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其工作原理为:氧气由血液携带进入到肺里就会立刻溶解到血液中,正常人的血液中所溶解氧气量与环境压力有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只有1/5,所以人血里溶解的氧气很少,满足不了人体的需要。但氧气容易进入到红血球中并随红血球移动而运输,溶解在血液里的氧很少。但由于红细胞携带的氧气比溶解到血中的氧气高几十倍,所以正常人能满足运送氧气的吸氧量。如高压氧实验:1956年荷兰的科学家实验。将小猪身上的血从动脉抽出后再从静脉注入盐水,然后放到高压氧舱中并加上三个大气压的氧气,小猪在这个高压氧舱中活了15分钟,把血重新输入到小猪的身上后它活的还是很好,小猪是靠溶解氧而继续活着的,科学家将此实验命名为无血液的生命。早有多次实验得出结论:人在高压氧舱中溶解在血液中的氧随着高压氧舱的压力增高而增加。在2个大气压的高压氧舱里吸纯氧后溶解在血里的氧气增加了14倍,而在3个大气压下就增加了21倍。在已知治疗病毒的过程中,病人的肺部等器官功能衰竭,都会采用为病人输入高压氧进行辅助。具体的,在不同环境下进行的临床医学实验,比比皆是,如天空医疗、水下医疗。其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就是改变“压强”的变化。其证明外界压强不仅对人体表面有影响,对人体内部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冠状病毒主要在人体组织间液中四处游荡,在细胞内核中进行复制,等细胞内核资源用完后就破开细胞膜,又在组织间液中四处游荡,寻找下一个细胞内核。而人体与大自然是一个完整的连通器:有外循环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如图2所示。外循环系统“吸:大气-肺-心-动脉血管(O2,氧气),内循环系统“呼:静脉血管(CO2,二氧化碳)-肺-大气”。大气中的O2经动脉血管进入组织间液,再进入细胞膜,由细胞加工生成CO2再进入组织间液,由静脉血管呼出到大气中。外循环与内循环通过“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n将预先提取的冠状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增大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空气压强直到所述冠状病毒破裂,记录所述冠状病毒破裂时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目标空气压强值;/n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将所述高压氧舱的大气压强值缓慢升高到气压指导值并持续预设时间段,同时跟踪监测所述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的生命特征,所述气压指导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空气压强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压氧舱治疗冠状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将预先提取的冠状病毒放置在密闭的玻璃器皿中,逐渐增大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空气压强直到所述冠状病毒破裂,记录所述冠状病毒破裂时所述玻璃器皿中的目标空气压强值;
当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将所述高压氧舱的大气压强值缓慢升高到气压指导值并持续预设时间段,同时跟踪监测所述已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的生命特征,所述气压指导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空气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军曹世磊汪林蔚石峰刘睿泽王強胡小玲胡艳严丹唐承容周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富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