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33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床体、支撑板、滑动轮、头枕、通气孔、轴承、曲轴、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套、滑轨、限位块、升降板、吹风机、风嘴和连杆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可以通过吹风机工作,对病人背部吹风,使得背部通风透气,提高舒适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头枕中设置多重缓冲结构,大大提高舒适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理疗灯可以移动,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实用性广。

A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device for head and neck tum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护理
,特别涉及一种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头颈部肿瘤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三大部分。颈部肿瘤在综合性医院属于普通外科,比较常见的就是甲状腺肿瘤;耳鼻喉科肿瘤常见的有喉癌、副鼻窦癌等;口腔颌面部肿瘤常见的为各种口腔癌,如舌癌、牙龈癌、颊癌等。因此,头颈部所发生的肿瘤,其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之多,居全身肿瘤之首。同时,头颈部重要器官比较集中,解剖关系复杂,治疗方法各异。目前的头颈肿瘤病人在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不宜活动,但是长期卧床,背部不通风不透气,造成不适,目前的头枕结构也比较简单,舒适度不够,不利用病人术后的恢复,所以需要一种技术来弥补这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床体、支撑板、滑动轮、头枕、通气孔、轴承、曲轴、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套、滑轨、限位块、升降板、吹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支撑板(2)、滑动轮(3)、头枕(4)、通气孔(5)、轴承(6)、曲轴(7)、电机(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轴套(11)、滑轨(12)、限位块(13)、升降板(14)、吹风机(15)、风嘴(16)和连杆(17);/n所述床体(1)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n所述支撑板(2)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数个滑动轮(3);/n所述床体(1)左端上连接有头枕(4),所述床体(1)中设有数个通气孔(5);/n所述曲轴(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6)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2)之间;/n所述曲轴(7)左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支撑板(2)、滑动轮(3)、头枕(4)、通气孔(5)、轴承(6)、曲轴(7)、电机(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轴套(11)、滑轨(12)、限位块(13)、升降板(14)、吹风机(15)、风嘴(16)和连杆(17);
所述床体(1)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
所述支撑板(2)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数个滑动轮(3);
所述床体(1)左端上连接有头枕(4),所述床体(1)中设有数个通气孔(5);
所述曲轴(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6)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2)之间;
所述曲轴(7)左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
所述电机(8)固定连接在左侧的支撑板(2)上,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相互啮合在一起;
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
所述滑轨(12)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板(14);
所述升降板(14)上固定连接有数个吹风机(15),所述吹风机(15)的输出端上均固定连通有风嘴(16);
所述轴套(11)包覆连接在曲轴(7)中端位置上;
所述连杆(17)的顶端铰接在升降板(14)上,所述连杆(17)的末端铰接在轴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艾香陈杰夏美丹沈利凤孙美蓉许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