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271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患者进入密闭隔离空间,将下巴放置固定在支撑架上并张口;医护人员穿着普通的防护衣服帽子口罩坐在独立空间中操作持物钳,持物钳前端设置有摄像头;首先取出卡扣在传送带上试管内的棉签,通过持物钳前方摄像头放大观察并传输图像到显示屏上,确认咽峡部位;选择合适位置涂抹棉签后,再放回入试管里,传送带将采集完样本的试管带出密闭隔离空间;患者完成采样可以离开,断电后将持物钳泡入盛有消毒液的器皿内,同时打开密闭隔离空间里的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确保样本由持物钳采集,避免了感染源与采样医护人员共处同一空间,从而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防止交叉感染。

A collection method of oropharyngeal sw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
技术介绍
咽拭子是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从而了解患者患病情况。呼吸道病毒传播疾病流行期例如现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发热门诊及定点收治医院需要大量反复采集口咽拭子,而现有医疗工作中咽拭子采集者主要依靠医护人员手工操作,通过手带手套,用夹持钳夹取棉签,通过棉签采样,该操作的特点在于动作简单却暴露感染风险很大,其缺点在于:人工需要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面罩眼罩等,才可进行采集,在多人采集期间需反复消毒,脱换手套,效率低。病毒会随着患者脱掉口罩,口腔打开,而大量呼出气体造成采集者的高暴露风险,另外,由于采集咽喉处造成患者恶心等咳嗽反应会导致气溶胶的喷出,从而污染采集房间的环境。造成周围人员的呼吸及接触等传播途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它可确保样本由持物钳采集,避免了感染源与采样医护人员共处同一空间,从而有效保护医护人员。持物钳可以放置多组,多组持物钳可以交替消毒从而提高效率,防止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患者进入大约1.5平米的密闭隔离空间(1),坐在取样桌前,摘掉口罩;/nS2, 将下巴放置固定在支撑架(3)上并张口;/nS3,医护人员穿着普通的防护衣服帽子口罩坐在独立空间(2)中操作持物钳(4),持物钳(4)前端设置有摄像头(5);/nS4, 首先取出卡扣在传送带(8)上试管(6)内的棉签(7),通过持物钳(4)前方摄像头(5)放大观察并传输图像到显示屏(9)上,确认咽峡部位;/nS5,选择合适位置涂抹棉签(7)后,再放回入试管(6)里,传送带(8)将采集完样本的试管(6)带出密闭隔离空间(1);/nS6,患者完成采样可以离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患者进入大约1.5平米的密闭隔离空间(1),坐在取样桌前,摘掉口罩;
S2,将下巴放置固定在支撑架(3)上并张口;
S3,医护人员穿着普通的防护衣服帽子口罩坐在独立空间(2)中操作持物钳(4),持物钳(4)前端设置有摄像头(5);
S4,首先取出卡扣在传送带(8)上试管(6)内的棉签(7),通过持物钳(4)前方摄像头(5)放大观察并传输图像到显示屏(9)上,确认咽峡部位;
S5,选择合适位置涂抹棉签(7)后,再放回入试管(6)里,传送带(8)将采集完样本的试管(6)带出密闭隔离空间(1);
S6,患者完成采样可以离开,断电后将持物钳(4)的夹持部泡入盛有消毒液的器皿(11)内,同时打开密闭隔离空间(1)里的紫外线灯管(10);
S7,在持物钳(4)夹持部浸泡消毒及紫外线灯管(10)对密闭隔离空间(1)消毒的过程中,另外的患者可以进入其他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玥邬福全孟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