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25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其技术特点是:心电采集处理模块通过电极采集人体心电信号,经过模拟信号处理后输出至数字部分;心电采集处理模块的数字部分进行心率值计算;将心率值与GPS定位模块获得的定位信息相结合,使佩戴者的运动轨迹呈现在地图上,当心值率出现异常情时自动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其将GPS定位与心率结合在一起实时监测佩戴者的运动状态和身体状态,可以将佩戴者的运动轨迹呈现在地图上,当佩戴者心进入偏僻区域或者不常活动的区域时,结合使用者当时的心率,实现自动报警功能,可广泛用于人体运动状态监测。

Monitoring method of exercise stat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GPS and heart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心率测量
,尤其是一种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心电监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03年,“心电图之父”荷兰教授Einthoven通过1500米的电缆线,记录了世界上第一份完整人体心电图,这在后来被广泛认为是心电监护的雏形。20世纪中晚期,动态心电图(Holter)、床旁心电监护仪先后专利技术并在临床得到应用。日常的心脏监护成为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日常监护预先发现异常征兆,及时给予救治。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疾病、评价心脏功能的重要依据之一。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一般安静时为60~100次/分。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情况而改变。心动过速和过缓都会影响健康,尤其对老人和心脏有问题的人,心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如何有效监测其运动状态及身体状态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将心电检测技术与GPS相结合在一起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心电采集处理模块通过电极采集人体心电信号,经过模拟信号处理后输出至数字部分;/n步骤2、心电采集处理模块的数字部分进行心率值计算;/n步骤3、将心率值与GPS定位模块获得的定位信息相结合,使佩戴者的运动轨迹呈现在地图上,当心值率出现异常情时自动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心电采集处理模块通过电极采集人体心电信号,经过模拟信号处理后输出至数字部分;
步骤2、心电采集处理模块的数字部分进行心率值计算;
步骤3、将心率值与GPS定位模块获得的定位信息相结合,使佩戴者的运动轨迹呈现在地图上,当心值率出现异常情时自动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心电采集处理模块的模拟部分通过标准的一次性心电纽扣电极采集人体心电信号,该心电信号经导联线进入到前置放大电路,经过一个电压跟随器完成心电采集处理模块的阻抗匹配,再通过低通滤波滤除高频信号并通过二级放大及电平抬升后输入至数字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心电采集处理模块的数字部分采用全相位FFT滤波进行心电信号预处理、采用差分绝对值的QRS波检测算法进行心电特征波形识别、特征提取及心率值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GPS与心率结合的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相位FFT滤波进行心电信号预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用前窗F=[f0f1···fN-1]T对输入数据x(n)进行加窗;
⑵用正变换把加窗后的各数据矢量变换到频率域;
⑶在频率域里用矢量H=[H0H1···HN-1]T改变频率特性;
⑷通过反变换把频率域的数据变换回时域;
⑸用后窗b=[b0b1···bN-1]T对反变换后的数据向量进行加窗,再逐个移位叠加取平均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昌赵丽丽王家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网联金乐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科爱思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