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该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内均开设有腔体,该腔体内设有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包括盖板、第一转轴、弹簧和牵引绳,该盖板上端与腔体顶端相连,该弹簧一端固定在盖板的下端,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腔体底部,该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腔体底部,该牵引绳的一端缠绕固定在第一转轴上,该牵引绳的另一端与盖板下端相连接,枕头上每个部位都可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适应不同人的身体曲线和睡眠卧姿,给予每个用户良好的睡眠体验。
A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枕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枕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为当今都市人的普遍现象,人们卧床休息时,头部需要用枕头支撑从而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因此,枕头的适合与否尤为重要,若所选枕头不合适,则会颈椎酸痛、失眠梦多、第二天浑身乏力等,影响了第二天的正常生活。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曲线和睡眠卧姿等因素,想选择一款合适的枕头极为不易,由于人们在侧卧或者仰卧时,适合的枕头高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市面上有一些可以根据睡姿的不同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出现,这些枕头大都具有结构复杂、使用气缸进行高度的调节、生产成本较高等缺点,且现有枕头不具备防漏风的结构,在冬天使用枕头睡眠时容易使肩膀着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枕头,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该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内均开设有腔体,该腔体内设有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包括盖板、第一转轴、弹簧和牵引绳,该盖板上端与腔体顶端相连,该弹簧一端固定在盖板的下端,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腔体底部,该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腔体底部,该牵引绳的一端缠绕固定在第一转轴上,该牵引绳的另一端与盖板下端相连接,所述枕头本体上固定有颈部支撑部,该颈部支撑部位于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之间,该颈部支撑部由支撑垫和第二转轴组成,该支撑垫所用材质为弹性体材质,该支撑垫下端面缠绕在第二转轴上。优选的,所述枕头本体上固定有气囊,该气囊位于颈部支撑部正后方,该气囊为可充放气的气囊,可通过调节气囊内的气压控制气囊的高度,用户可根据自己的睡眠习惯对后脑位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更加人性化。优选的,所述弹性体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或海绵或硅胶或乳胶,颈部支撑部可根据用户颈部的受力情况通过第二转轴对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增加了舒适度。优选的,所述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旁均设有氛围灯,该氛围灯为橙色灯,橙色灯具有驱蚊效果,给予了人们良好的睡眠体验。优选的,所述颈部支撑部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条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结构符合人体力学设计,多个支撑点可以将人体头部产生的压力完美的分解,人们颈椎部位不会受到头部的压力。优选的,所述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在垂直方向上相平行,该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的前端呈半圆形,该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的前端长于枕头本体,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在睡觉时可包裹住用户,可防止漏风,起到保暖作用。优选的,所述左侧卧调节区、右侧卧调节区和颈部支撑部上均设有羽绒,该羽绒位于左侧卧调节区、右侧卧调节区和颈部支撑部的前侧面上,设置羽绒可增加枕头的柔软性和保暖性能。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与电机相连接,该电机设置在腔体内,用户可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来达到调节枕头高度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可对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进行高度调节,且升降组件成本较低,通过设置气囊可对枕头本体后端进行高度的调节,通过设置颈部支撑部可利用弹性体材质的性质对枕头本体前端的高度进行调节,枕头上每个部位都可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适应不同人的身体曲线和睡眠卧姿,给予每个用户良好的睡眠体验,左侧卧调节区和右侧卧调节区在睡觉时可包裹住用户,可防止漏风,通过设置羽绒可以起到防风保暖作用,通过设置橙色的氛围灯可以用于驱蚊,给用户制造了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颈部支撑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该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内均开设有腔体,该腔体内设有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包括盖板5、第一转轴8、弹簧7和牵引绳6,该盖板5上端与腔体顶端相连,该弹簧7一端固定在盖板5的下端,该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在腔体底部,该第一转轴8可转动的设置在腔体底部,该牵引绳6的一端缠绕固定在第一转轴8上,该牵引绳6的另一端与盖板5下端相连接,所述枕头本体上固定有颈部支撑部4,该颈部支撑部4位于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之间,该颈部支撑部4由支撑垫10和第二转轴11组成,该支撑垫10所用材质为弹性体材质,该支撑垫10下端面缠绕在第二转轴11上,通过第二转轴11的转动使弹性体形状产生变化以此升降调节颈椎位置的高低。其中,弹性体材质包括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或海绵或硅胶或乳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手动或电机旋转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11的方式控制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旋转,当第一转轴8正向旋转时,可使牵引绳6逐渐缠绕在第一转轴8上,使未缠绕在第一转轴8上的牵引绳6长度逐渐减少,牵引绳6可拉动盖板5逐渐下降,当第一转轴8反向旋转时,可使第一转轴8上的牵引绳6逐渐松开,使未缠绕在第一转轴8上的牵引绳6长度逐渐增加,此时,盖板5在弹簧7弹力的作用下逐渐上升,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效果,正向旋转第二转轴11时,可使支撑垫10逐渐扭转,此时支撑垫10的高度逐渐降低,当第二转轴11反向旋转时,支撑垫10反向扭转,此时支撑垫10的高度逐渐升高,用户也可对气囊3进行手动充气或使用气泵进行充气,以调节气囊3的高度,从而改变后脑部的高度,氛围灯9为橙色灯,氛围灯9开启后可具有驱蚊效果,波浪形结构符合人体力学设计,多个支撑点可以将人体头部产生的压力完美的分解,人们颈椎部位不会受到头部的压力,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的前端呈半圆形,该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的前端长于枕头本体,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在睡觉时可包裹住用户,可防止漏风,起到保暖作用,左侧卧调节区1、右侧卧调节区2和颈部支撑部4的前侧面上填充的羽绒可增加枕头的柔软性和保暖性能。对支撑垫10的调节不限于上述方法,也可通过对支撑垫10进行机械拉扯或挤压的方式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该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内均开设有腔体,该腔体内设有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包括盖板(5)、第一转轴(8)、弹簧(7)和牵引绳(6),该盖板(5)上端与腔体顶端相连,该弹簧(7)一端固定在盖板(5)的下端,该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在腔体底部,该第一转轴(8)可转动的设置在腔体底部,该牵引绳(6)的一端缠绕固定在第一转轴(8)上,该牵引绳(6)的另一端与盖板(5)下端相连接,所述枕头本体上固定有颈部支撑部(4),该颈部支撑部(4)位于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之间,该颈部支撑部(4)由支撑垫(10)和第二转轴(11)组成,该支撑垫(10)所用材质为弹性体材质,该支撑垫(10)下端面缠绕在第二转轴(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该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内均开设有腔体,该腔体内设有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包括盖板(5)、第一转轴(8)、弹簧(7)和牵引绳(6),该盖板(5)上端与腔体顶端相连,该弹簧(7)一端固定在盖板(5)的下端,该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在腔体底部,该第一转轴(8)可转动的设置在腔体底部,该牵引绳(6)的一端缠绕固定在第一转轴(8)上,该牵引绳(6)的另一端与盖板(5)下端相连接,所述枕头本体上固定有颈部支撑部(4),该颈部支撑部(4)位于左侧卧调节区(1)和右侧卧调节区(2)之间,该颈部支撑部(4)由支撑垫(10)和第二转轴(11)组成,该支撑垫(10)所用材质为弹性体材质,该支撑垫(10)下端面缠绕在第二转轴(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上固定有气囊(3),该气囊(3)位于颈部支撑部(4)正后方,该气囊(3)为可充放气的气囊(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