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和设备本体,柔性显示屏包括平面显示区域和至少一个曲面显示区域,曲面显示区域与平面显示区域相邻且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曲面显示区域由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拼接形成,柔性显示屏的平面显示区域与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对应,柔性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一部分对应,柔性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域与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二部分对应,以增大显示面积,并在利用同一柔性显示屏覆盖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以及侧面的曲面区域的基础上,保证曲面显示区域不会出现褶皱现象,减小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缝隙,提高用户体验。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显示区域的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交互工具,相应的,人们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不增加电子设备尺寸的情况下,增大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提高用户体验,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平面显示区域和至少一个曲面显示区域,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与所述平面显示区域相邻且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所述曲面显示区域由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拼接形成;设备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平面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对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一部分对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二部分对应。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多个曲面显示区域。可选的,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过渡曲面;所述过渡曲面由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组成;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与所述过渡曲面对应。可选的,所述过渡曲面包括第一过渡曲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通过第一过渡曲面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或,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曲面。可选的,所述过渡曲面包括第二过渡曲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组成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组成部分和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组成部分;所述第二侧面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三组成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三组成部分和所述第一表面的第四组成部分;所述第二组成部分和所述第四组成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过渡曲面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分界线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分界线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垂直;或,所述第一表面为圆形表面。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开口,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在所述开口的位置拼接。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开口,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第一折叠区域,所述第一折叠区域为以第一折叠线形成的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折叠线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边;第二折叠区域,所述第二折叠区域为以第二折叠线形成的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折叠线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边;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边拼接。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第一折叠区域,所述第一折叠区域为以第一折叠线形成的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折叠线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边;第二折叠区域,所述第二折叠区域为以第二折叠线形成的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面的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折叠线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边;如果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边拼接以隐藏第三折叠区域,所述第三折叠区域与所述第一折叠区域具有第三折叠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区域与所述第二折叠区域具有第四折叠线。可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平面显示区域和所述曲面显示区域显示。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包括:将柔性显示屏贴合在盖板的内侧面,所述盖板包括平面区域和至少一个曲面区域,所述平面区域与所述曲面区域相邻且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平面显示区域与所述平面区域对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曲面显示区域与所述曲面区域对应,以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平面显示区域和至少一个曲面显示区域,所述平面显示区域和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所述曲面显示区域由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拼接形成;将所述盖板和所述柔性显示屏形成的整体固定到设备本体上,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平面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对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一部分对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二部分对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一部分被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覆盖,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二部分被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域覆盖,从而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拼接覆盖所述设备本体侧面的曲面区域,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侧面的曲面区域的显示,并在利用同一柔性显示屏覆盖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以及侧面的曲面区域的基础上,保证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不会出现褶皱现象。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拼接覆盖所述设备本体侧面的曲面区域,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缝隙,提高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设备本体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设备本体中,设备本体在其第二侧面所在侧的侧视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设备本体的俯视图;图5为图4所示设备本体中,设备本体在其第二侧面所在侧的侧视图;图6(a)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设备本体的俯视图;图6(b)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设备本体的俯视图;图7为图6(a)所示设备本体中,设备本体在其第二侧面所在侧的侧视图;图8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设备本体的俯视图;图9为图8所示设备本体中,设备本体在其第二侧面所在侧的侧视图;图10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设备本体在其第二侧面所在侧的侧视图;图11为图10所示设备本体对应的电子设备中,设备本体在其第一侧面所在侧的侧视图;图1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图1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图14为图13所示柔性显示屏在组装到设备本体上之前,沿X方向的局部侧视图;图1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图16为图15所示柔性显示屏在组装到设备本体上之前,沿X方向的局部侧视图;图1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n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平面显示区域和至少一个曲面显示区域,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与所述平面显示区域相邻且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所述曲面显示区域由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拼接形成;/n设备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平面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对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一部分对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二部分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平面显示区域和至少一个曲面显示区域,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与所述平面显示区域相邻且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所述曲面显示区域由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拼接形成;
设备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平面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对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一部分对应;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的第二部分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多个曲面显示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设备本体的侧面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过渡曲面;所述过渡曲面由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组成;所述曲面显示区域与所述过渡曲面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过渡曲面包括第一过渡曲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通过第一过渡曲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或,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过渡曲面包括第二过渡曲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组成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组成部分和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组成部分;
所述第二侧面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三组成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三组成部分和所述第一表面的第四组成部分;
所述第二组成部分和所述第四组成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过渡曲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分界线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分界线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垂直;
或,所述第一表面为圆形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开口,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建永,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