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119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吸汗透气结构可快速、有效将防护罩内使用者排出的汗液、产生的热气排出。而且吸汗带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吸汗排湿功能、还具有抗菌灭菌功能。同时,吸汗带与延伸挡部配合,既可有效排汗透气,还能避免外部液体等通过吸汗带进入防护罩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将口罩与防护罩结合,可减缓医护人员长期佩戴口罩造成耳后压疮等问题。

A medical head and neck protective cover and its u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防护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常用一次性圆帽用于防止其头部中的头发、头屑、汗液等物质对患者的伤口等造成污染,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同样一次性圆帽搭配口罩等,也可为医护人员起到防护隔离病菌、病毒的功能。但对于可通过唾沫、液体等或其他介质传染病毒。单纯的一次性圆帽和口罩已经难于给医护人员完整的防护,医护人员的颈部、面部等部位均处于裸露状态,依然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在此情况下多采用防护服。比如公告号为CN203829042U的专利公开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头面颈罩,由帽子部分、眼罩部分和口颈罩部分结合在一起,可实现完全遮盖头部、面部和颈部,以避免受到患者血液和体液的喷溅,当然也可为医护人员用于治疗传染病毒时的防护。该医用防护头面罩有三部分紧密连接组成,使用过程中无法透气,长时间使用,极为不舒适;甚至可能会导致医护人员视野模糊,影响医疗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防护罩透气性差、无法排汗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包括罩体和与罩体连成一体的披肩部,以及面部开口。所述罩体包括头顶部、前额部、后枕部和侧部。所述前额部下沿、罩体与披肩部的连接部位、披肩部的下边缘均设有吸汗透气结构。所述披肩部前侧设有披肩开口,披肩开口两端通过一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披肩开口位于面部开口下方的一侧,披肩开口连接位置的披肩部局部重叠。所述连接机构可以是拉链、纽扣、魔术贴等连接结构。通过吸汗透气结构可快速、有效将防护罩内使用者排出的汗液、产生的热气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罩体、披肩部至少包括亲肤内层、外防水层;所述亲肤内层位于与吸汗透气结构对应的部位均匀布有内通孔;所述吸汗透气结构位于亲肤内层外;所述吸汗透气结构为吸汗带;所述吸汗带由内至外包括吸汗层、灭菌层、排出透气层和防水膜层;所述吸汗层、灭菌层、排出透气层、防水膜层分别设有通孔;相邻层的通孔相互错开;所述位于外防水层位于与吸汗带对应的位置设有缝隙。相互错开的通孔可避免外部液体等进入防护罩内。进一步地,所述缝隙与吸汗带同向、为条形状;所述与吸汗带对应位置的外防水层朝缝隙上面或下面设有延伸挡部;所述延伸挡部可完全遮挡缝隙。吸汗带与延伸挡部配合,既可有效排汗透气,还能避免外部液体等通过吸汗带进入防护罩内。进一步地,所述吸汗层为吸水棉;所述灭菌层为竹炭纤维或富有银离子的抗菌材料。吸汗带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吸汗排湿功能、还具有抗菌灭菌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与披肩部位于吸汗透气结构的下面内设有调节绳;所述调节绳的锁眼位于后枕部。调节绳可使防护罩与使用者头部连接更贴合,避免使用过程中防护罩发生移动影响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而且设置有调节绳,可适当减少防护罩的型号,提高防护罩的通用性,适用于头围相近的人群。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面部开口下部的口罩;所述口罩两侧连接于面部开口两侧的侧部内;所述口罩的下沿位于披肩部内侧。口罩与防护罩结合,可减缓医护人员长期佩戴口罩造成耳后压疮等问题。进一步地,所述侧部靠面部开口的位置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口罩外侧设有魔术贴刺面。进一步地,所述口罩内设有可替换的口罩滤片。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穿戴操作:通过连接机构打开的披肩开口,将罩体穿戴于使用者头部;通过连接机构,闭合披肩开口;调整调节绳,使罩体固定于使用者头部;A2:脱下操作:调整调节绳,使罩体松释;并通过连接机构打开披肩开口,脱下防护罩;A3:使用操作:穿戴过程中,适当揭开延伸挡部。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1:穿戴操作:先通过连接机构打开的披肩开口,将罩体穿戴于使用者头部;再将口罩安装连接于面部开口下部;接着通过连接机构,闭合披肩开口;调整调节绳,使罩体固定于使用者头部;B2:脱下操作:调整调节绳,使罩体松释;并通过连接机构打开披肩开口,脱下防护罩;将口罩从面部开口下部拆下;B3:替换口罩或口罩滤片操作:先通过连接机构打开披肩开口;再将口罩从面部开口下部拆下;接着将新的口罩或更换或新口罩滤片的口罩黏贴于面部开口下部的魔术贴毛面;最后通过连接机构,闭合披肩开口。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吸汗透气结构可快速、有效将防护罩内使用者排出的汗液、产生的热气排出。2、吸汗带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吸汗排湿功能、还具有抗菌灭菌功能。3、吸汗带与延伸挡部配合,既可有效排汗透气,还能避免外部液体等通过吸汗带进入防护罩内。4、口罩与防护罩结合,可减缓医护人员长期佩戴口罩造成耳后压疮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调节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口罩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罩体;2、披肩部;3、面部开口;4、头顶部;5、前额部;6、后枕部;7、侧部;8、吸汗透气结构;9、披肩开口;10、连接机构;11、亲肤内层;12、外防水层;13、内通孔;14、吸汗层;15、灭菌层;16、排出透气层;17、防水膜层;18、通孔;19、缝隙;20、延伸挡部;21、调节绳;22、口罩;23、魔术贴毛面;24、魔术贴刺面;25、口罩滤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向用语,仅是参考说明书附图1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记载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包括罩体1和与罩体1连成一体的披肩部2,以及面部开口3。所述罩体1包括头顶部4、前额部5、后枕部6和侧部7。所述前额部5下沿、罩体1与披肩部2的连接部位、披肩部2的下边缘均设有吸汗透气结构8。所述披肩部2前侧设有披肩开口9,披肩开口9两端通过一连接机构10可拆卸连接。所述披肩开口9位于面部开口3下方的一侧,披肩开口9连接位置的披肩部2局部重叠。所述连接机构10可以是拉链、纽扣、魔术贴等连接结构,图中所示的为拉链结构。通过吸汗透气结构8可快速、有效将防护罩内使用者排出的汗液、产生的热气排出。所述罩体1、披肩部2至少包括亲肤内层11、外防水层12;所述亲肤内层11位于与吸汗透气结构8对应的部位均匀布有内通孔13;所述吸汗透气结构8位于亲肤内层11外;所述吸汗透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和与罩体连成一体的披肩部,以及面部开口;所述罩体包括头顶部、前额部、后枕部和侧部;所述前额部下沿、罩体与披肩部的连接部位、披肩部的下边缘均设有吸汗透气结构;所述披肩部前侧设有披肩开口,披肩开口两端通过一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和与罩体连成一体的披肩部,以及面部开口;所述罩体包括头顶部、前额部、后枕部和侧部;所述前额部下沿、罩体与披肩部的连接部位、披肩部的下边缘均设有吸汗透气结构;所述披肩部前侧设有披肩开口,披肩开口两端通过一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披肩部至少包括亲肤内层、外防水层;所述亲肤内层位于与吸汗透气结构对应的部位均匀布有内通孔;所述吸汗透气结构位于亲肤内层外;所述吸汗透气结构为吸汗带;所述吸汗带由内至外包括吸汗层、灭菌层、排出透气层和防水膜层;所述吸汗层、灭菌层、排出透气层、防水膜层分别设有通孔;相邻层的通孔相互错开;所述位于外防水层位于与吸汗带对应的位置设有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与吸汗带同向、为条形状;所述与吸汗带对应位置的外防水层朝缝隙上面或下面设有延伸挡部;所述延伸挡部可完全遮挡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层为吸水棉;所述灭菌层为竹炭纤维或富有银离子的抗菌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与披肩部位于吸汗透气结构的下面内设有调节绳;所述调节绳的锁眼位于后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的头颈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面部开口下部的口罩;所述口罩两侧连接于面部开口两侧的侧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圆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