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可改变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01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39
光纤连接器,其构造成通过提供可锁定外壳体而允许容易地改变连接器极性。在一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包括:内壳体;至少一个键,所述至少一个键构造成沿内壳体移动以便改变所述光纤连接器的极性;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在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周围并且构造成在纵向方向上滑动以便暴露所述至少一个键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外壳体包括柔性部分,所述柔性部分构造成锁定到内壳体以便将外壳体相对于内壳体保持在向后拉动位置。

Connector with changeable pola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性可改变的连接器本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极性可改变的连接器”、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6月30日的国际申请PCT/US2017/04017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780042392.X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6年7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205,77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对带宽的需求持续呈指数增长。为了有效和经济地满足该需求,数据中心必须以低损耗预算实现超高密度布线。光纤已成为数据中心所使用的标准布线介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和传输速度需求。各个光纤非常小。例如,即使使用保护涂层,光纤的直径也可能仅为约250微米(仅为人类头发直径的约4倍)。因此,数百根光纤可以安装在占用相对较小空间的电缆中。但是,为了在电缆之间进行连接,光纤端接有连接器。多根光纤可以布置在单个连接器内。例如,诸如使用多光纤推入/拉出(MPO)技术的多芯连接器可以包含和连接12或24根光纤。诸如MPO型连接器的连接器通常包括壳体部分,该壳体部分包含端接光纤的端部的套箍。套箍通常用于保持光纤的端部以连接光纤。可与MPO型连接器一起使用的一种光学套箍是MT(机械传输)套箍。通常,MPO连接器连接在一起以将一个光纤电缆的光传输路径连接至另一光纤电缆或装置,并且该连接可以通过将MPO连接器插入到MPO适配器中来进行。适配器通常包括壳体或壳体的一部分,该壳体或壳体的一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端口,该端口构造成接收和保持连接器,以促进连接器套箍与另一连接器或其他装置的套箍光学连接。适配器可用于促进底盘内包含的连接。本文使用的术语“底盘”广泛地指用于容置电气部件或切换部件的容纳结构。由于使用预端接光纤组件,保持并行光纤链路中的极性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简单地说,极性保持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适当连续性。为了确保连接器与适配器正确匹配,连接器和适配器通常包括固定的键合特征,其允许连接器通常仅以一种匹配构造与适配器匹配。虽然这具有防止具有错误极性的连接的优点,但是也可能使得难以在现场改变连接的极性。因此,仍然存在对具有在现场容易地改变连接器的极性的灵活性的多芯光纤连接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套箍和围绕套箍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内壳体,该内壳体包括用于插入到光纤适配器中的第一端以及相对第一端设置的第二端。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键,该键构造成沿着内壳体移动以便改变所述光纤连接器相对于适配器的极性。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围绕所述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且构造成在纵向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端滑动以便暴露所述至少一个键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外壳体包括柔性部分,所述柔性部分构造成锁定到内壳体的第二端以便在内壳体的第二端处将外壳体保持在拉动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部分可以构造成接合内壳体的第二端处的匹配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部分可以包括开口,并且匹配部分可以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构造成在柔性部分被推向第二端时接合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可以具有圆形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偏压构件,用于朝向内壳体的第一端偏压外壳体。在各个实施例中,连接器可以是MPO连接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部分可以包括平坦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键可以包括具有拔模角的表面。内壳体可以包括具有对应拔模角的对应表面,并且该对应表面构造成保持所述至少一个键。在一个实施例中,拔模角可以为约三度。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极性可改变的MPO连接器和适配器的透视图;图2A和2B描绘了MPO连接器的匹配/极性构造;图3A和3B是光纤连接器壳体的代表性顶部和底部透视图,该光纤连接器壳体具有用于改变连接器的极性的可拆卸键;图4是具有两个用于改变连接器的极性的键的光纤连接器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具有可锁定外壳体的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图6是图5的光纤连接器的后透视图;图7是图5的光纤连接器的侧视图;图8是图5的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的柔性部分的详细侧视图;图9是图5的光纤连接器的可锁定外壳体部分和内壳体部分的详细视图;和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具有拔模角的键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可以改变多芯光纤连接器(例如,MPO连接器)的极性,连接器的壳体可以构造成包括可移除的键,该可移除的键可以定位在壳体上的交替位置处。为了改变极性,该键可以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改变极性需要使用者向后滑动并向后保持住连接器的外壳体,将键推入外壳体的一侧或从外壳体的一侧拉出,并且执行相反操作,即,在外壳体的相对一侧拉出键或将它推入外壳体的相对一侧。然而,该过程理想地需要“三只手”,并且可以通过提供连接器的可锁定外壳体而在本文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促进该过程,以便允许使用者使用双手来移动键。各个实施例提供多芯光纤连接器,例如MPO连接器,其具有外壳体,该外壳体构造成从主体或内壳体向后拉动,然后被挤压以将其锁定,使得外壳体不会被推回其原始位置。这允许使用者在不必向后保持住外壳体的情况下就改变键的位置,从而降低改变连接器的极性所需的操作的复杂性。在各个实施例中,键可以构造成使得其不会轻易滑出连接器。例如,键可以被构造成包括具有拔模角的表面而不是平坦表面。此外,连接器的主体或内壳体可以包括具有拔模角的对应表面并且该对应表面构造成接合键。在一个实施例中,拔模角可以为约3度。拔模角防止键轻易脱出连接器或从连接器中滑出。本文公开的各实施例提供若干优点,包括例如易于使用的极性改变功能。如果键与连接器不正确对准,则连接器通常将变为不可用。然而,极性改变功能通过容易地切换连接器的极性来允许诸如MPO连接器的连接器可用。此外,各实施例构造成防止键轻易地从连接器滑出。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光纤”旨在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单模和多模光波导,包括一根或多根裸光纤、涂覆光纤、松套管光纤、紧密缓冲光纤、带状光纤、弯曲性能光纤、弯曲不敏感光纤、纳米结构光纤或任何其他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部件。多芯光学电缆包括多个光纤。这种光学电缆根据其特定用途具有各种名称,并且当连接到用于使用选择极性形成至跨接电缆的连接的光纤模块时可以被认为是“干线电缆”或“干线”。为了将电缆连接在一起或与其他光纤装置相连接,电缆的终端可以包括连接器。连接器可以包括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构造成与适配器相互作用并与适配器连接。简单形式的适配器可以包括两个对准的端口,用于对准其中的光纤连接器,以端对端地对准和连接光纤。如本文所述,连接器和适配器可以被认为是多芯连接器和多芯适配器。虽然以下的描述是针对具有MT光学套箍的MPO适配器和MPO连接器,但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适配器、连接器和套箍类型。MPO连接器10和适配器12的实施例整体在图1中表示。连接器10的第一端可以包括套箍14,该套箍可以是如图所示的多芯套箍。另外,连接器10可以具有附接于其的光纤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n套箍;/n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套箍的至少一部分周围,所述内壳体具有沿着轴线间隔开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所述内壳体的前端部分构造成插入到光纤适配器中,所述内壳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套箍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侧和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包括沿着所述轴线从后端延伸到前端的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穿过所述内壳体的前端部分敞开,所述第二侧包括沿着所述轴线从后端延伸到前端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穿过所述内壳体的前端部分敞开;/n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周围;/n对准键,所述对准键构造成:/n用于可移除地附接至所述内壳体的第一侧以对应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一极性,其中,当所述对准键附接至所述内壳体的第一侧以对应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一极性时,所述对准键的一部分被接收在所述第一槽中;/n用于可移除地附接至所述内壳体的第二侧以对应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二极性,其中,当所述对准键附接至所述内壳体的第二侧以对应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二极性时,所述对准键的一部分被接收在所述第二槽中,并且所述第一极性与所述第二极性相反;并且/n用于相对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二者移动以在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之间改变所述光纤连接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08 US 15/205,773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套箍;
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套箍的至少一部分周围,所述内壳体具有沿着轴线间隔开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所述内壳体的前端部分构造成插入到光纤适配器中,所述内壳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套箍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侧和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包括沿着所述轴线从后端延伸到前端的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穿过所述内壳体的前端部分敞开,所述第二侧包括沿着所述轴线从后端延伸到前端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穿过所述内壳体的前端部分敞开;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周围;
对准键,所述对准键构造成:
用于可移除地附接至所述内壳体的第一侧以对应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一极性,其中,当所述对准键附接至所述内壳体的第一侧以对应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一极性时,所述对准键的一部分被接收在所述第一槽中;
用于可移除地附接至所述内壳体的第二侧以对应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二极性,其中,当所述对准键附接至所述内壳体的第二侧以对应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二极性时,所述对准键的一部分被接收在所述第二槽中,并且所述第一极性与所述第二极性相反;并且
用于相对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二者移动以在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之间改变所述光纤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体构造成朝向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远端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体构造成在朝向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远端滑动之后被保持在锁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偏压构件,用于朝向所述内壳体的前部偏压所述外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当所述外壳体被朝向所述内壳体的前部偏压时,所述对准键被锁定就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光纤连接器是MPO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对准键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将所述光纤连接器的极性从所述第一极性改变为所述第二极性。


8.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套箍;
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套箍的至少一部分周围,所述内壳体具有沿着轴线间隔开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所述内壳体的前端部分构造成插入到光纤适配器中,所述内壳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套箍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侧和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包括沿着所述轴线从后端延伸到前端的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穿过所述内壳体的前端部分敞开,所述第二侧包括沿着所述轴线从后端延伸到前端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穿过所述内壳体的前端部分敞开;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周围;
至少一个对准键,所述至少一个对准键构造成:
用于在第一位置处可释放地连接至所述内壳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一极性,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对准键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一义张浚辅
申请(专利权)人:扇港元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