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蚊幼虫的卫生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97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蚊幼虫的卫生杀虫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活性组分A和活性化合物B,所述活性组分A为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所述活性组分B为吡虫啉、噻虫啉、噻虫嗪、啶虫脒或烯啶虫胺;二者的重量比为40:1~1:40。此外,该复配制剂采用特殊方法制备的免烘干颗粒剂,最大程度保留了Bti的生物活性。与Bti单剂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药效更好、更稳定,且更易大范围使用,有利于生物农药Bti的推广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治理蚊虫对有机磷的抗性,产品气味低且对环境安全,特别适合实际使用中用于卫生蚊类幼虫的防治。

A hygienic insecticide composition for mosquito larvae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蚊幼虫的卫生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卫生杀虫组合物,尤其涉及到一种防治蚊幼虫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介绍
蚊虫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病媒昆虫之一,能传播疟疾、塞卡病毒、登革热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疟疾每年导致非洲几十万至上百万的死亡病例;塞卡病毒这几年在南美洲引起大量的畸形婴儿;登革热时不时的都会在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流行爆发,2014年我国广东感染的登革热病例超过1万例。故蚊虫防治一直是国家地区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及工程,WHO及主要国家的蚊虫防治经验表明:孳生地水源处理是根本的防治手段(蚊卵、幼虫及蛹均生活在水中),而孳生地药剂处理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登记的孳生地处理药剂主要有三大类:有机磷、保幼激素类及微生物类。有机磷类为双硫磷及倍硫磷,我国防治蚊幼虫的主要药剂,长期使用蚊虫已对其产生抗药性,山东济南、江苏南京、无锡、徐州、广东广州、深圳、潮汕等地均报道淡色库蚊和/或白纹伊蚊幼虫对双硫磷生产不同程度抗性(赵志刚等,2016;陈志龙等,2011;陈金等,2018;王义冠,2016),防治效果明显下降,且有机磷类药剂气味较重;保幼激素类以吡丙醚为主,作用于幼虫化蛹和/或蛹羽化阶段,阻止化蛹和/或羽化,但不致死幼虫及蛹,故在调查“布雷图指数”(BreteauIndex),被吡丙醚处理过的幼虫虽无法羽化为成虫,但记录为阳性容器,影响吡丙醚在PCO(PestControlOperation)行业的应用;微生物类主要为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简称Bti),因国内用药理念、生产发酵工艺有待提高、药效受环境影响大等因素,制约了Bti在蚊幼防治中的应用。Bti为细菌类生物杀虫剂,为昆虫中肠干扰物,胃毒作用,其在产孢时同时产生晶体蛋白质—内毒素,破坏肠道上表皮细胞,穿透肠道底膜进入血淋巴,最后昆虫因饥饿和败血症而死亡。Bti防治蚊幼活性高且专一性强,且毒性低对环境友好,其作为生态系统的天然部分,Bti腐败为无毒复合物及有机物。Bti的推广应用符合国家提倡使用生物农药的理念,更是积极响应国家提出农药零增长计划。但目前Bti登记产品少,且Bti制剂产品进不了很多PCO公司采购名单,一方面跟国内用药理念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及药效不稳定的影响。紫外线照射,会是Bti快速失活,同时孳生水源中的水温、pH值、污染程度等也会影响Bti的药效,相较于双硫磷、吡丙醚等化学合成药剂,Bti药效稳定性受环境影响更大。新烟碱类吡虫啉原药大鼠经口及经皮毒性分为别LD50=424mg/kg及>5000mg/kg(低毒),原药对虹鳟鱼LC50(96h)=211mg/L(低毒),对大型溞EC50(48h)>85mg/L(低毒),对藻类EC50>100mg/L(低毒),对日本鹌鹑14-21天LD50>2000mg/kg(低毒)(数据来源于FAO);新烟碱类噻虫嗪、噻虫啉、啶虫脒原药毒性为低毒,原药对虹鳟鱼、大型溞、藻类及日本鹌鹑的毒性均于低毒(数据来源于FAO);双硫磷原药毒性为低毒,而其对虹鳟鱼毒性为中毒、对大型溞毒性为剧毒(数据来源于WHO);吡丙醚原药毒性为低毒,而其对虹鳟鱼及大型溞毒性均为高毒。故新烟碱类吡虫啉、噻虫啉等杀虫剂对水生生物鱼、大型溞、藻类的毒性低于双硫磷及吡丙醚,Bti与其复配后,对环境安全性不受影响。国内登记的“苏云金杆菌”产品,是常规的苏云金杆菌品种,其主要用于大田防治鳞翅目幼虫,使用方法一般为喷雾;而本申请所采用的“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其产生的毒蛋白类型有别于其他亚种的,且其专一防治双翅目蚊幼虫,使用场所主要为蚊幼孳生地,即各种水源,制剂剂型除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外,颗粒剂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剂型,故施药方法还包括撒施法。综上所述“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与现有技术的“苏云金杆菌”,不管在毒蛋白类型、防治对象(专一性)、使用场所、使用方法均存在较大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Bti制剂所遇的困难,推广Bti的应用、提升Bti的药效及药效稳定性,治理蚊虫对有机磷类的抗性,同时不影响Bti产品的气味及安全性,提供了一种Bti与特定新烟碱类复配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蚊幼虫(孑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的饵剂配方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治蚊幼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活性组分A和活性化合物B,所述活性组分A为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所述活性组分B为吡虫啉、噻虫啉、噻虫嗪、啶虫脒或烯啶虫胺;二者的重量比为40:1~1:40。所述活性组分B选自吡虫啉、烯啶虫胺的一种;进一步所述活性组分B为吡虫啉。优选地,活性成分A和活性化合物B的重量比为20:1~1:20,更优选为5:1~1:5;所述7000ITU/mgBti母药含量记为100%,即1%Bti制剂相当于含70ITU/m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制剂配方,该制剂配方包括活性组合物及辅助成分。所述杀虫组合物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悬浮剂、可湿性分剂、颗粒剂、粉剂。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烘干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用量如下:活性组分A:50~200ITU/mg;活性组分B:0.5~5.0%;润湿分散剂:1%~10%;液体粘结剂:5%~30%;防腐剂:0.5-1%;酸碱调节剂:0.8-2%;填料:2-10%;多孔性载体:补足至100%;所述润湿分散剂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硫酸盐、萘磺酸盐、烷基琥珀酸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聚醚磷酸酯及其盐、聚羧酸盐、嵌段聚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腐剂包括但不限于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双乙酸钠、尼泊金酯或其钠盐、溴硝醇、戊二醇、青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盐酸环丙沙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碱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柠檬酸、草酸、氯化铵、酒石酸及琥珀酸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包括但不限于高岭土、白炭黑、陶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硅藻土、白炭黑及轻钙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液体粘结剂为: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孔性载体为:凹凸棒颗粒、红砖颗粒、煤矸石颗粒、膨胀珍珠岩颗粒、玉米芯颗粒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活性组分A、活性组分B、润湿分散剂、防腐剂、酸碱调节剂和填料混合均匀后气流粉碎得粉料;2)用适量液体粘结剂将多孔性载体充分润湿后,加入上述粉料后滚动吸附均匀;3)常温静置,待多孔性载体将液体粘结剂充分吸收,颗粒间不粘、流动性好后,过筛、分装。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中的“%”为重量百分比。将组合物配制的制剂直接或稀释后使用,根据要达到的目的和所处的环境,按照组合物的性质选择施用方法,以喷雾、喷粉、撒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蚊幼虫的卫生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活性组分A和活性化合物B,所述活性组分A为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所述活性组分B为吡虫啉、噻虫啉、噻虫嗪、啶虫脒或烯啶虫胺;二者的重量比为40:1~1:40,设定7000ITU/mg Bti母药含量记为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蚊幼虫的卫生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活性组分A和活性化合物B,所述活性组分A为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所述活性组分B为吡虫啉、噻虫啉、噻虫嗪、啶虫脒或烯啶虫胺;二者的重量比为40:1~1:40,设定7000ITU/mgBti母药含量记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二者的重量比为20:1~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二者的重量比为5: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配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或粉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配制成免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牛潘利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功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