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96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部设置有烘干螺旋管,烘干螺旋管上端开有进料口,烘干螺旋管上端口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上安装有集风管Ⅰ,烘干螺旋管下端口设置有出料口,烘干螺旋管下端上表面倾斜安装有烘干进风管;集风管Ⅰ与送风机连通,集风管Ⅰ与送风机间安装有干燥箱,送风机出风口连接有回风管,回风管另外一端连接在烘干进风管上;采用螺旋状的烘干管道,通过下方吹入热风对下滑的褐煤块进行简单、高效的烘干,而烘干后的热风经过脱水处理后重新进入管道,重复利用,减低能源消耗,结构简单,可以对进入烘干设备前褐煤块烘干减低4~6%的水分,减少设备运行时间,提高烘干效率,增大处理量的设备。

A pre drying device for lignite raw co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褐煤烘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因其煤化程度较低,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洗煤和提炼处理。而经过洗煤处理后的褐煤为了使其快速干燥缩短加工时间,均会采用干燥装置对其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后续的提炼处理,但不管是采用滚筒干燥设备还是振动混流干燥均存在耗能过大,单机设备处理量不大,脱水率不高,烘干时间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简单便捷高效的预烘干装置对褐煤原煤进行预烘干处理,减低进入烘干机中褐煤水分,减少设备运行时间,提高烘干效率,增大处理量的设备。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烘干螺旋管,所述烘干螺旋管上端开有进料口,所述烘干螺旋管上端口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安装有集风管Ⅰ,所述烘干螺旋管下端口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烘干螺旋管下端上表面倾斜安装有烘干进风管;所述集风管Ⅰ与送风机连通,所述集风管Ⅰ与送风机间安装有干燥箱,所述送风机出风口连接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另外一端连接在烘干进风管上。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提升喂料机,所述提升喂料机出口端与进料口连通,所述提升喂料机出料端顶部设置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安装有集风管Ⅱ,所述集风管Ⅱ与集风管Ⅰ连通。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输送机,所述出料口下侧设置有输送机。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筒体底部安装有支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螺旋状的烘干管道,通过下方吹入热风对下滑的褐煤块进行简单、高效的烘干,而烘干后的热风经过脱水处理后重新进入管道,重复利用,减低能源消耗,结构简单,采购成本低,也可完全自行设计生产,可以对进入烘干设备前褐煤块烘干减低4~6%的水分,减低进入烘干机中褐煤水分,减少设备运行时间,提高烘干效率,增大处理量的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的俯视图,其中仅画出了烘干螺旋管和输送机俯视结构。上图中:1-筒体,2-烘干螺旋管,3-支脚,4-进料口,5-出风口,6-集风管Ⅰ,7-烘干进风管,8-回风管,9-出料口,10-干燥箱,11-送风机,12-提升喂料机,13-集风罩,14-集风管Ⅱ,15-输送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底部安装有支脚3。筒体1内部设置有烘干螺旋管2,烘干管采用螺旋设计可以让褐煤块较长时间停留在烘干管里,且该设计不占用产地,可以在有限的生产空间里没设置安装,烘干螺旋管2可以采用方管或圆管,因为烘干的材质为褐煤块,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容量较大的方管,烘干螺旋管2的螺旋应该具有一定斜度,这样才能让经过颚式破碎机破碎后的褐煤块能螺旋下滑。烘干螺旋管2,上下两端延伸出筒体1外,烘干螺旋管2上端开有进料口4,进料口4为方口,对应进料口4设置有提升喂料机12,提升喂料机12的出料斗与进料口4对接,对接处可以采用软橡胶片或PE条对缝隙处进行密封软连。烘干螺旋管2上端口设置有出风口5,出风口5上安装有集风管Ⅰ6,用于回收对褐煤块进行烘干处理后的热风。烘干螺旋管2下端口设置有出料口9,出料口9上安装有斜下料斗,出料口9下侧设置有输送机15,输送机15采用带式输送机。烘干螺旋管2下端上表面倾斜安装有烘干进风管7;烘干进风管7一端连接热风机,集风管Ⅰ6与送风机11连通,集风管Ⅰ6与送风机11间安装有干燥箱10,送风机11出风口连接有回风管8,回风管8另外一端连接在烘干进风管7上。经过烘干进风管7进入烘干螺旋管2的热风最后主要经过集风管Ⅰ6进行回收,但是还是有部分会经过进料口4进入提升喂料机12内,此时在提升喂料机12出料端顶部设置有集风罩13,集风罩13安装有集风管Ⅱ14,集风管Ⅱ14与集风管Ⅰ6连通对进入提升喂料机12内的热风进行回收。处理时:经水洗后的含有水分的褐煤经过提升喂料机12进行提升进入烘干螺旋管2,并会沿烘干螺旋管2下滑,此时从烘干螺旋管2下端吹入热风,经过热风可以带走褐煤中4~6%的水分,热风从倾斜设计的烘干进风管7切向吹入烘干螺旋管2内,并在后续热风的推动下沿烘干螺旋管2向上运动,其与向下滑动的褐煤迎面对吹,能尽量带走褐煤中的水分,而到达烘干螺旋管2上的出风口5处的热风虽然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但是其温度任然可以利用于对褐煤进行热干,此时通过风管Ⅰ6、送风机11、干燥箱10对含水热风进行脱水处理后,重新进入烘干进风管7进行利用。对于出风口5、烘干进风口处有需要的话可以加装栅格网或过滤网,防止褐煤块和褐煤粉进入管道。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技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部设置有烘干螺旋管(2),所述烘干螺旋管(2)上端开有进料口(4),所述烘干螺旋管(2)上端口设置有出风口(5),所述出风口(5)上安装有集风管Ⅰ(6),所述烘干螺旋管(2)下端口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烘干螺旋管(2)下端上表面倾斜安装有烘干进风管(7);所述集风管Ⅰ(6)与送风机(11)连通,所述集风管Ⅰ(6)与送风机(11)间安装有干燥箱(10),所述送风机(11)出风口连接有回风管(8),所述回风管(8)另外一端连接在烘干进风管(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褐煤原煤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部设置有烘干螺旋管(2),所述烘干螺旋管(2)上端开有进料口(4),所述烘干螺旋管(2)上端口设置有出风口(5),所述出风口(5)上安装有集风管Ⅰ(6),所述烘干螺旋管(2)下端口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烘干螺旋管(2)下端上表面倾斜安装有烘干进风管(7);所述集风管Ⅰ(6)与送风机(11)连通,所述集风管Ⅰ(6)与送风机(11)间安装有干燥箱(10),所述送风机(11)出风口连接有回风管(8),所述回风管(8)另外一端连接在烘干进风管(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奇钱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弥勒羚羊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