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以及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以及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要量日益增加,但捕捞量受到天然渔业资源更新的限制,年渔获量不断增加的趋势已达到顶点,今后单靠捕捞天然渔业资源将无法满足需求量;在近海地区,可因养殖产量增长减轻捕捞强度,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生态失去平衡;在内陆水域,水产养殖与农业的其他一些生产相结合,利于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传统的水产养殖为静水养殖,静水养殖主要增氧方法是种植伊乐藻为主,轮叶黑藻搭配,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制造氧气,提高水中氧含量以满足水产生物生长需要。但在夜间,水中植物不但不制造氧气,还消耗水体内的氧气,同时水中各种生物都在消耗氧气,因此夜间水体大呼吸均在不断消耗氧气,其中凌晨溶氧量最低可降到1mg/L或更低。以小龙虾养殖为例,该溶氧量远低于龙虾对养殖水体低层含氧量4-5mg/L的要求,养殖水体少氧或缺氧会造成养殖生物生长缓慢、易生病、甚至死亡的风险。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养殖塘和第二养殖塘,所述第一养殖塘的地势高于第二养殖塘的地势;所述第一养殖塘和第二养殖塘之间布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位于第二养殖塘内,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第一养殖塘内;所述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和水阀;/n所述第一养殖塘包括养殖区,所述养殖区的外周侧设有塘埂,所述养殖区与塘埂之间开挖有环沟;所述塘埂的四周布置有防逃网;所述塘埂包括中部的平台面,以及位于平台面两侧的内斜坡面和外斜坡面;所述内斜坡面上布置有增氧设备,从水管出水口流出的水,流经增氧设备后进入环沟内然后扩散至第一养殖塘内;/n所述第一养殖塘远离第二养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养殖塘和第二养殖塘,所述第一养殖塘的地势高于第二养殖塘的地势;所述第一养殖塘和第二养殖塘之间布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位于第二养殖塘内,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第一养殖塘内;所述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和水阀;
所述第一养殖塘包括养殖区,所述养殖区的外周侧设有塘埂,所述养殖区与塘埂之间开挖有环沟;所述塘埂的四周布置有防逃网;所述塘埂包括中部的平台面,以及位于平台面两侧的内斜坡面和外斜坡面;所述内斜坡面上布置有增氧设备,从水管出水口流出的水,流经增氧设备后进入环沟内然后扩散至第一养殖塘内;
所述第一养殖塘远离第二养殖塘的一侧有排水口,第一养殖塘和第二养殖塘之间开挖有排水沟,排水口通过排水沟与第二养殖塘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养殖塘为储水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养殖塘的结构与第一养殖塘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二养殖区、第二塘埂和第二环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设备为波浪斜板;所述波浪斜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波浪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设备为增氧水轮机;所述增氧水轮机包括供水流通过的水道底板,所述水道底板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垂直于水流方向对称固定有隔板,所述水道底板侧边对称固定有挡板,所述隔板与挡板围合形成的容纳腔;所述挡板之间垂直于水流方向固定有多个叶片辊;相邻两个叶片辊之间布置有固定在水道底板上的阻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水轮机上还安装有发电机;所述排水沟内放置有发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塘内还安装有风扇,风扇产生的空气流朝向增氧设备。
8.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活水增氧高密度水产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龙虾与稻混合养殖过程以及蟹养殖过程:
关于小龙虾与稻混合养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江淮地区4月、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