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6876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仙茅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子筛选;S2: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S3:生态种植,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仙茅的产量和质量等相关技术体系指标,综合评判出仙茅的最优的生态种植技术;S4:病虫防治,根据病虫害种类筛选出主要病虫害的专属农药,提出综合防治意见;S5:采收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对仙茅种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技术,从而提高了良种选择效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和准确鉴定,能够保证仙茅基原的准确性,能够构建仙茅和树木的立体生态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既可获得仙茅、其他树木的丰收,又可降低肥料、管理和劳力成本。

A plant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yield of citron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仙茅种植
,具体为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仙茅为补肾壮阳的代表中药、保健品原料药,在中成药生产中需求量一直较大。在应用仙茅规范化生产与示范技术,将仙茅粗放式种植改为规范化生产,提高在栽种、田管、加工等技术过程中规范化程度,提高仙茅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同时,示范基地的建设,将加快仙茅的产业规范化进程,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满足市场需求、发挥道地优势、农民脱贫致富的目的。但是目前仙茅在种植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良种的选择、病虫的防治等,没有规范化的生产技术规程,需要一步步的进行探索,在探索时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研究计划和方向,所以现提出了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主要为解决不能很好的能够构建仙茅和树木的立体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子筛选,广泛收集和整理现有品种和种质基础上,采用经典分类方法进行种源物种鉴定,依据形态学、农艺学、产量、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主成分、聚类和综合评判等分析,制定出有效进行川东北地区仙茅种质类型划分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建立根据形态学、农艺学、产量和质量为指标的仙茅种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技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和准确鉴定;S2: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在种植期间,对仙茅的播种时间、种根规格、种植密度、中耕除草、科学施肥等操作环节的关键技术要求和关键控制标准,以获得最大经济产量和优良品质为目的,制定出仙茅的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S3:生态种植,仙茅是喜阴植物,在林下或遮阳条件下生长良好,筛选适宜的遮阳条件,开展仙茅种植模式研究,设置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植物(皂角、猕猴桃等)、间作植物(黄豆、绿豆、豆角等),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仙茅的产量和质量等相关技术体系指标,综合评判出仙茅的最优的生态种植技术;S4:病虫防治,叶枯病、根腐病是仙茅主要的病害,4-9月降雨早且多的年份或田间湿度大,发病早而重,扩展蔓延速度快,在前期准确鉴定的病虫害种类基础上,根据病虫害种类筛选出主要病虫害的专属农药,提出综合防治意见;S5:采收加工,对仙茅的根茎进行不同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的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等因素研究,采用阴干、晒干及微波干燥等方法,探索出仙茅根茎的最佳采收期,加工方法,制定出仙茅的采收、加工规范。进一步的,所述S1中对筛选出1-2种优良种质,在适宜地区开展仙茅的人工种植,繁育出优质种苗、种根。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2中包括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数据传输器,通过摄像头进行监控,监控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器传输到终端,然后进行经数据统计,以获得最大经济产量和优良品质为目的,获得仙茅规范化技术体系。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筛选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伴生树种、间作植物,如皂角、猕猴桃、黄豆、绿豆时,需要记录不同筛选条件下对仙茅的影响数据。进一步的,所述S1中需要对形态学、农艺学、产量、质量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制作表格,方便进行对比。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4中在对仙茅进行病虫防治时,需要统计不同季节,不同湿度和温度下对仙茅的影响,而且需要对仙茅进行分开施肥,统计在不同肥料下的仙茅产量,选择一种最优的施肥方案。(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广泛收集和整理现有品种和种质基础上,采用经典分类方法进行种源物种鉴定,依据形态学、农艺学、产量、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主成分、聚类和综合评判等分析,制定出有效进行川东北地区仙茅种质类型划分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能够快速对仙茅种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技术,从而提高了良种选择效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和准确鉴定,能够保证仙茅基原的准确性。2、通过在种植期间对仙茅的播种时间、种根规格、种植密度、中耕除草、科学施肥等操作环节的关键技术要求和关键控制标准,以获得最大经济产量和优良品质为目的,制定出仙茅的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3、通过对仙茅病虫防治的观察规划,能够根据病虫害种类筛选出主要病虫害的专属农药,提出综合防治意见。4、同筛选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伴生树种、间作植物,如皂角、猕猴桃、黄豆、绿豆对仙茅的影响,能够构建仙茅——树木(蔬菜、遮阳网)的立体生态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既可获得仙茅、其他树木(蔬菜)的丰收,又可降低肥料、管理和劳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子筛选,广泛收集和整理现有品种和种质基础上,采用经典分类方法进行种源物种鉴定,依据形态学、农艺学、产量、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主成分、聚类和综合评判等分析,制定出有效进行川东北地区仙茅种质类型划分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建立根据形态学、农艺学、产量和质量为指标的仙茅种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技术,从而提高了良种选择效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和准确鉴定,能够保证仙茅基原的准确性;S2: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在种植期间,对仙茅的播种时间、种根规格、种植密度、中耕除草、科学施肥等操作环节的关键技术要求和关键控制标准,以获得最大经济产量和优良品质为目的,制定出仙茅的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S3:生态种植,仙茅是喜阴植物,在林下或遮阳条件下生长良好,筛选适宜的遮阳条件,开展仙茅种植模式研究,设置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植物(皂角、猕猴桃等)、间作植物(黄豆、绿豆、豆角等),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仙茅的产量和质量等相关技术体系指标,综合评判出仙茅的最优的生态种植技术;S4:病虫防治,叶枯病、根腐病是仙茅主要的病害,4-9月降雨早且多的年份或田间湿度大,发病早而重,扩展蔓延速度快,在前期准确鉴定的病虫害种类基础上,根据病虫害种类筛选出主要病虫害的专属农药,提出综合防治意见;S5:采收加工,对仙茅的根茎进行不同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的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等因素研究,采用阴干、晒干及微波干燥等方法,探索出仙茅根茎的最佳采收期,加工方法,制定出仙茅的采收、加工规范。本专利技术中,S1中对筛选出1-2种优良种质,在适宜地区开展仙茅的人工种植,繁育出优质种苗、种根,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优良的种质,S2中包括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数据传输器,通过摄像头进行监控,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种子筛选,广泛收集和整理现有品种和种质基础上,采用经典分类方法进行种源物种鉴定,依据形态学、农艺学、产量、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主成分、聚类和综合评判等分析,制定出有效进行川东北地区仙茅种质类型划分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建立根据形态学、农艺学、产量和质量为指标的仙茅种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技术,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和准确鉴定;/nS2: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在种植期间,对仙茅的播种时间、种根规格、种植密度、中耕除草、科学施肥等操作环节的关键技术要求和关键控制标准,制定出仙茅的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nS3:生态种植,在林下或遮阳条件下生长良好,筛选适宜的遮阳条件,开展仙茅种植模式研究,设置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植物、间作植物,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仙茅的产量和质量等相关技术体系指标,综合评判出仙茅的最优的生态种植技术;/nS4:病虫防治,在降雨早且多的月份、在前期准确鉴定的病虫害种类基础上,根据病虫害种类筛选出主要病虫害的专属农药,提出综合防治意见;/nS5:采收加工,对仙茅的根茎进行不同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的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等因素研究,采用阴干、晒干及微波干燥的方法,探索出仙茅根茎的最佳采收期,加工方法,制定出仙茅的采收、加工规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仙茅产量的种植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筛选,广泛收集和整理现有品种和种质基础上,采用经典分类方法进行种源物种鉴定,依据形态学、农艺学、产量、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主成分、聚类和综合评判等分析,制定出有效进行川东北地区仙茅种质类型划分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建立根据形态学、农艺学、产量和质量为指标的仙茅种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技术,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和准确鉴定;
S2: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在种植期间,对仙茅的播种时间、种根规格、种植密度、中耕除草、科学施肥等操作环节的关键技术要求和关键控制标准,制定出仙茅的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S3:生态种植,在林下或遮阳条件下生长良好,筛选适宜的遮阳条件,开展仙茅种植模式研究,设置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植物、间作植物,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仙茅的产量和质量等相关技术体系指标,综合评判出仙茅的最优的生态种植技术;
S4:病虫防治,在降雨早且多的月份、在前期准确鉴定的病虫害种类基础上,根据病虫害种类筛选出主要病虫害的专属农药,提出综合防治意见;
S5:采收加工,对仙茅的根茎进行不同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的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等因素研究,采用阴干、晒干及微波干燥的方法,探索出仙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瑞中药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