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86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包括若干层水平的栽培床面、承重接头、承重杆、床面接头、支脚、长边支撑杆、宽边支撑杆和搭钩,上下相邻的栽培床面之间留有间距,最下面一层栽培床面的下方设置有支脚,所述栽培床面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承重杆,所述栽培床面与承重杆通过承重接头连接固定。结构简单,灵活方便,可快速拆卸组装,制作成本低廉,坚固美观,可重复利用,适合不同种类食用菌栽培使用的实验专用层架。

A cultivation bed frame device for the growth room of pilose mush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属于食用菌栽培设施

技术介绍
目前,食用菌人工栽培是在相对可控的环境中进行的,塑料栽培袋或塑料栽培瓶都是摆放在床架上,以增加单位空间容积率,节省占地面积,提高设备利用率。实验用的食用菌栽培床架往往参照生产床架,先用金属管或板材焊接,或者以竹木搭建成框架,再用金属、竹片、木板等组合成床面。该种床架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施工组装,成本较高,耗时较长,样式单一,一旦组装完成很难移动,无法更改和拆装,而且实验过程中栽培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需选用不同的床架装置,因此设备利用率低,占地面积大,实验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包括若干层水平的栽培床面、承重接头、承重杆、床面接头、支脚、长边支撑杆、宽边支撑杆和搭钩,上下相邻的栽培床面之间留有间距,最下面一层栽培床面的下方设置有支脚,所述栽培床面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承重杆,所述栽培床面与承重杆通过承重接头连接固定。其中,所述栽培床面设置有长边支撑杆和宽边支撑杆,所述长边支撑杆和宽边支撑杆通过床面接头或承重接头连接固定。其中,所述栽培床面呈矩形形状,所述栽培床面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竖直的承重杆,所述栽培床面设置有若干根平行的长边支撑杆和若干根平行的宽边支撑杆,所述长边支撑杆和宽边支撑杆相互水平垂直,所述宽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承重杆。其中,所述最顶层的栽培床面的四个拐角的承重接头选用三向三通接头,该三向三通接头内插有承重杆、长边支撑杆和宽边支撑杆,其他层的栽培床面的四个拐角的承重接头选用三向四通接头,该三向四通接头内插有长边支撑杆、宽边支撑杆和上下垂直的承重杆,或者长边支撑杆、宽边支撑杆和上下垂直的承重杆和支脚。其中,所述若干层栽培床面内部的长边支撑杆和宽边支撑杆均通过床面接头连接,所述床面接头选用二向四通接头,所述若干层栽培床面内部的长边支撑杆均通过搭钩与位于对应层栽培床面四周的宽边支撑杆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搭钩呈设有缺口的圆环形状,所述宽边支撑杆从缺口处卡入搭钩内。其中,所述床面接头和承重接头的相邻垂直的插接孔之间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连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与床面接头或承重接头的相邻垂直的插接孔的外壁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灵活方便,可快速拆卸组装,制作成本低廉,坚固美观,可重复利用,适合不同种类食用菌栽培使用的实验专用层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图3中的C-C向截面局部视图;附图标记:承重接头1、承重杆2、床面接头3、支脚4、长边支撑杆5、宽边支撑6、搭钩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包括若干层水平的栽培床面a、承重接头1、承重杆2、床面接头3、支脚4、长边支撑杆5、宽边支撑杆6和搭钩7,上下相邻的栽培床面a之间留有间距,最下面一层栽培床面a的下方设置有支脚4,所述栽培床面a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承重杆2,所述栽培床面a与承重杆2通过承重接头1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支脚站立在地面上,支脚将最下面一层栽培床面支撑起来,不与地面接触。承重杆纵向支撑栽培床面,并通过承重接头将每层栽培床面固定在纵向支撑杆的固定高度上。所述栽培床面a设置有长边支撑杆5和宽边支撑杆6,所述长边支撑杆5和宽边支撑杆6通过床面接头3或承重接头1连接固定,长边支撑杆5和宽边支撑杆6组成每层床面的格栅状态,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能够承托住和能够用于摆放一定数量的塑料栽培瓶或者塑料栽培袋。所述栽培床面a呈矩形形状,所述栽培床面a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竖直的承重杆2,所述栽培床面a设置有若干根平行的长边支撑杆5和若干根平行的宽边支撑杆6,所述长边支撑杆5和宽边支撑杆6相互水平垂直,所述宽边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承重杆2;矩形形状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室内摆放时,便于相互拼接,有效利用室内空间。所述最顶层的栽培床面a的四个拐角的承重接头1选用三向三通接头,该三向三通接头内插有承重杆2、长边支撑杆5和宽边支撑杆6,其他层的栽培床面a的四个拐角的承重接头1选用三向四通接头,该三向四通接头内插有长边支撑杆5、宽边支撑杆6和上下垂直的承重杆2,或者长边支撑杆5、宽边支撑杆6和上下垂直的承重杆2和支脚4。所述若干层栽培床面a内部的长边支撑杆5和宽边支撑杆6均通过床面接头3连接,所述床面接头3选用二向四通接头,所述若干层栽培床面a内部的长边支撑杆5均通过搭钩7与位于对应层栽培床面四周的宽边支撑杆6固定连接。所述搭钩7呈设有缺口的圆环形状,所述宽边支撑杆6从缺口处卡入搭钩7内;通过搭钩7使长边支撑杆5能卡紧固定在短边上,位置稳定,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床面接头3和承重接头1的相邻垂直的插接孔之间设置有连板b,所述连板b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连板b的两直角边分别与床面接头3或承重接头1的相邻垂直的插接孔的外壁固定;连板b支撑固定在床面接头3或承重接头1直角夹角中,对床面接头3和承重接头1有加固的作用,延长床面接头3或承重接头1的使用寿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床架装置包括若干层水平的栽培床面(a)、承重接头(1)、承重杆(2)、床面接头(3)、支脚(4)、长边支撑杆(5)、宽边支撑杆(6)和搭钩(7),上下相邻的栽培床面(a)之间留有间距,最下面一层栽培床面(a)的下方设置有支脚(4),所述栽培床面(a)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承重杆(2),所述栽培床面(a)与承重杆(2)通过承重接头(1)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床架装置包括若干层水平的栽培床面(a)、承重接头(1)、承重杆(2)、床面接头(3)、支脚(4)、长边支撑杆(5)、宽边支撑杆(6)和搭钩(7),上下相邻的栽培床面(a)之间留有间距,最下面一层栽培床面(a)的下方设置有支脚(4),所述栽培床面(a)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承重杆(2),所述栽培床面(a)与承重杆(2)通过承重接头(1)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床面(a)设置有长边支撑杆(5)和宽边支撑杆(6),所述长边支撑杆(5)和宽边支撑杆(6)通过床面接头(3)或承重接头(1)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床面(a)呈矩形形状,所述栽培床面(a)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竖直的承重杆(2),所述栽培床面(a)设置有若干根平行的长边支撑杆(5)和若干根平行的宽边支撑杆(6),所述长边支撑杆(5)和宽边支撑杆(6)相互水平垂直,所述宽边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承重杆(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生育室的栽培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顶层的栽培床面(a)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占严珣刘娟赵惠余养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