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820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发酵罐;过滤罐,其顶部与发酵罐的出料管连通,底部设有出液管,过滤罐内水平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滑道,过滤罐内设有分离组件,分离组件包括支撑柱、第一电机、过虑筒;混合罐,其顶部设有进液口和进水口,进液口与出液管连通,混合罐的侧壁设有混合液出口;滴灌机构,其包括总管和多个分管,总管与混合液出口连通,多个分管并联并与总管连通,每个分管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滴灌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在苜蓿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生长所需的营养组份的不同添加不同的农家肥原料进行发酵,发酵后的物料经过滤罐处理后得到农家肥液体,再与水进行混合,完成水肥一体化灌溉。

Integrated irrigation equip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for Alfalf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溉领域,具体是一种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牧草,每年要刈割2-4次,多次刈割必然带走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产草量愈高,带走的营养愈多,造成土壤自身养分的不断流失和匮乏。现有技术通过施加液体肥或者固态肥来满足苜蓿的正常生长。传统的土壤施肥方式是在未种植苜蓿前将固态肥混入土壤,但对于多年生的苜蓿草,当刈割一次之后,再次施加的固态肥只能停留在土壤表面,施肥精度低,肥料利用率低。农家肥属于固态肥的一种,其是指在农村中收集、积制和栽种的各种有机肥料。而施加液体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养分,为苜蓿的生长提供营养,但是液体肥大多数是人为合成的化学肥料,价格较高,普及性差,用量控制严格,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苜蓿的后续生长。此外,传统的施肥方式需要与浇水灌溉进行配合,以满足苜蓿的生长,增加了苜蓿种植过程的复杂性,费时费力。因此,针对苜蓿的种植设计一种利用农家肥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的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发酵罐,其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管;过滤罐,其位于所述发酵罐的下方,所述过滤罐的顶部与所述发酵罐的出料管连通,底部设有出液管,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开闭门,所述过滤罐内水平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滑道,所述滑道水平伸出于所述过滤罐设有所述开闭门的侧壁并位于所述开闭门的下方,所述过滤罐内设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支撑柱、第一电机、过虑筒,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其顶端与所述过滤网固接、底端与所述过滤罐的底部固接,所述第一电机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所述过虑筒包括竖直同轴套设的内套筒和外套筒、以及设置在下端并连接内套筒和外套筒的环形板,所述内套筒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套筒的高度,所述内套筒的顶部设有顶点朝上的分流锥,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漏液孔,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插入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分流锥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内套筒之间间隔设置多个加强筋,当所述第一电机处于所述滑道位于所述过滤罐内部的一端时,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支撑柱的正上方且所述过虑筒与所述过滤罐同轴;混合罐,其位于所述过滤罐的下方,所述混合罐的顶部设有进液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管连通,所述混合罐的侧壁靠近其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滴灌机构,其包括总管和多个分管,所述总管与所述混合液出口连通,多个分管并联并与所述总管连通,每个分管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滴灌孔;其中,所述出料管、所述出液管、所述总管、所述分管上均设有阀门。优选的是,还包括:收集室,其设置在所述混合罐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滑道的下方,所述收集室的顶部敞开。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架,其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和分别与立柱固接的两个水平柱,其中一个水平柱与所述发酵罐的外壁固接、另一个水平柱与所述过滤罐的外壁固接。优选的是,所述滑道为三棱柱结构,其伸出于所述过滤罐的一端连接一圆柱形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自由端设有挡块,所述定位轴与所述滑道同轴线、且所述定位轴的轴向端面全部落在所述滑道的轴向端面上。优选的是,所述混合罐内部设有V形缓流板、第一引流板、第二引流板、搅拌辊、搅拌桨,所述V形缓流板包括处于所述进水口下方的第一板体和处于所述进液口下方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固设在所述混合罐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板体的自由端靠近所述混合罐的侧壁,所述第一引流板固设在所述混合罐的侧壁上并处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方,所述第二引流板为向下拱起的曲面板,其位于在所述第一引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引流板的一端固设在所述混合罐的侧壁上、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二板体,所述搅拌辊靠近所述第一引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引流板之间,所述搅拌辊通过设置在所述混合罐外部的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辊的外周间隔设有多个翅片,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轴倾斜设置且一端伸出于所述混合罐的侧壁通过第三电机驱动,所述搅拌叶螺旋缠绕在所述搅拌轴上。优选的是,多个翅片顺时针或逆时针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罐实现了对发酵后的农家肥的旋转离心过滤,快速获得液体初产品,再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混合罐与水混合,能够顺利通过滴灌机构流入土壤。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在苜蓿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生长所需的营养组份的不同添加不同的农家肥原料进行发酵,发酵后的物料经过滤罐处理后得到农家肥液体,再与水进行混合,完成水肥一体化灌溉。农家肥绿色环保,农家肥液体含有各种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养分,与水混合浇灌后,在浇水的同时补充了养分,易于苜蓿吸收,且能改善土壤结构,简化了灌溉和施肥的多次操作。尤其针对苜蓿一年多次刈割提供持续的环保的营养供给,有效促进苜蓿再生长。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轴向”、“径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发酵罐1,其顶部设有进料口11、底部设有出料管12;过滤罐2,其位于所述发酵罐1的下方,所述过滤罐2的顶部与所述发酵罐1的出料管12连通,底部设有出液管21,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开闭门22,所述过滤罐2内水平设有过滤网23,所述过滤网23的上方设置滑道24,所述滑道24水平伸出于所述过滤罐2设有所述开闭门22的侧壁并位于所述开闭门22的下方,所述过滤罐2内设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支撑柱25、第一电机26、过虑筒27,所述支撑柱25竖直设置,其顶端与所述过滤网23固接、底端与所述过滤罐2的底部固接,所述第一电机26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24上,所述过虑筒27包括竖直同轴套设的内套筒和外套筒、以及设置在下端并连接内套筒和外套筒的环形板,所述内套筒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套筒的高度,所述内套筒的顶部设有顶点朝上的分流锥28,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漏液孔,其中,所述第一电机26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插入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分流锥28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酵罐,其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管;/n过滤罐,其位于所述发酵罐的下方,所述过滤罐的顶部与所述发酵罐的出料管连通,底部设有出液管,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开闭门,所述过滤罐内水平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滑道,所述滑道水平伸出于所述过滤罐设有所述开闭门的侧壁并位于所述开闭门的下方,所述过滤罐内设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支撑柱、第一电机、过虑筒,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其顶端与所述过滤网固接、底端与所述过滤罐的底部固接,所述第一电机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所述过虑筒包括竖直同轴套设的内套筒和外套筒、以及设置在下端并连接内套筒和外套筒的环形板,所述内套筒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套筒的高度,所述内套筒的顶部设有顶点朝上的分流锥,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漏液孔,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插入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分流锥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内套筒之间间隔设置多个加强筋,当所述第一电机处于所述滑道位于所述过滤罐内部的一端时,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支撑柱的正上方且所述过虑筒与所述过滤罐同轴;/n混合罐,其位于所述过滤罐的下方,所述混合罐的顶部设有进液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管连通,所述混合罐的侧壁靠近其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n滴灌机构,其包括总管和多个分管,所述总管与所述混合液出口连通,多个分管并联并与所述总管连通,每个分管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滴灌孔;/n其中,所述出料管、所述出液管、所述总管、所述分管上均设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酵罐,其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管;
过滤罐,其位于所述发酵罐的下方,所述过滤罐的顶部与所述发酵罐的出料管连通,底部设有出液管,其中一个侧壁设有开闭门,所述过滤罐内水平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滑道,所述滑道水平伸出于所述过滤罐设有所述开闭门的侧壁并位于所述开闭门的下方,所述过滤罐内设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支撑柱、第一电机、过虑筒,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其顶端与所述过滤网固接、底端与所述过滤罐的底部固接,所述第一电机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所述过虑筒包括竖直同轴套设的内套筒和外套筒、以及设置在下端并连接内套筒和外套筒的环形板,所述内套筒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套筒的高度,所述内套筒的顶部设有顶点朝上的分流锥,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漏液孔,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插入所述内套筒内并与所述分流锥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内套筒之间间隔设置多个加强筋,当所述第一电机处于所述滑道位于所述过滤罐内部的一端时,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支撑柱的正上方且所述过虑筒与所述过滤罐同轴;
混合罐,其位于所述过滤罐的下方,所述混合罐的顶部设有进液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管连通,所述混合罐的侧壁靠近其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
滴灌机构,其包括总管和多个分管,所述总管与所述混合液出口连通,多个分管并联并与所述总管连通,每个分管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滴灌孔;
其中,所述出料管、所述出液管、所述总管、所述分管上均设有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集室,其设置在所述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里强李向林李硕袁庆华商丽荣何峰苗丽宏仝宗永王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