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81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外框架的一相对侧板上表面分别固定有支撑板;外框架的下表面分别铰接一组支撑腿和一组调节撑杆;若干支撑腿和若干调节撑杆呈矩形设置,且相邻的支撑腿和调节撑杆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内框架内并列安装有若干真空集热管;内框架的一侧板沿长度方向并列固定有若干弧形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调节撑杆的高度以及调节连杆的长度来实现外框架倾斜角度的调节;并通过齿轮与弧形齿条的啮合传动,来实现内框架倾斜角度的调节,此过程可有效的实现真空集热管对太阳的追踪,提高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和产热能力。

An adjustable solar water heater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热水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并降低了能耗。而现有的热水器集热组件大多安装在阳光通透的房顶或阳台以便吸收太阳光能;但现有的热水器集热组件固定好后,其固定架和真空集热管的方向不可调节,使得热水器集热组件不能够很好的充分利用太阳能来为更多热水的产出做好基础;因此有待研究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来调节固定架和真空集热管的方向以便更好的吸收太阳光能,产生更多的热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通过调节调节撑杆的高度以及调节连杆的长度来实现外框架倾斜角度的调节;并通过齿轮与弧形齿条的啮合传动,来实现内框架倾斜角度的调节,解决了现有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不能够进行倾斜角度和转向调节,进而导致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能量转换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所述外框架的一相对侧板上表面分别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外框架的下表面分别铰接一组支撑腿和一组调节撑杆;若干所述支撑腿和若干所述调节撑杆呈矩形设置,且相邻的所述支撑腿和调节撑杆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所述内框架内并列安装有若干真空集热管;所述内框架的一侧板沿长度方向并列固定有若干弧形齿条;所述内框架的一相对侧板外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与支撑板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弧形齿条与固定在传动杆周侧面上的齿轮啮合传动,且所述传动杆装设在外框架的上表面,所述传动杆的端部与固定在外框架上表面上的电机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面上开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上开有与第二盲孔相连通的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上固定有一与支撑腿相适配的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杆的周侧面与第二盲孔相适配,且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开有直槽口,所述直槽口的一相对侧面上均布开有若干组弧形槽口,一组所述弧形槽口和第三贯穿孔内贯穿有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固定有与调节撑杆相适配的第二连接环。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撑杆包括铰接杆、支撑杆和第一连接螺栓;所述铰接杆的顶端与外框架的下表面相铰接,所述铰接杆的底端端面上开有第一盲孔,所述铰接杆的周侧面上开有与第一盲孔相连通的一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盲孔与支撑杆的周侧面相适配,且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垫板,所述支撑杆的周侧面上均布开有若干第二贯穿孔,一所述第二贯穿孔和所述第一贯穿孔内贯穿有一第一连接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与电机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的一侧板上均布开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与弧形齿条的摆动轨迹相对应,且所述贯穿口的一相对侧面上安装有导向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调节支撑杆上第二贯穿孔与铰接杆上第一贯穿孔的配合位置来调节调节撑杆的高度,并通过调节第一连杆上第三贯穿孔与第二连杆上弧形槽口的配合位置,以调节调节连杆的长度,加强支撑腿和调节撑杆之间的连接强度;此过程可有效的调节外框架和内框架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以便真空集热管能够好的吸收太阳光能,为人们提供热水使用的便利性。2、本技术通过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而齿轮与弧形齿条形成啮合传动,最后实现内框架以转动杆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实现内框架倾斜角度的调节,以便真空集热管有效的吸收太阳能,提供高效的热能,方便人们使用热水。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腿和调节撑杆在外框架上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调节撑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框架,2-内框架,3-支撑腿,4-调节撑杆,5-调节连杆,6-传动杆,7-导向轮,101-支撑板,102-贯穿口,201-真空集热管,202-弧形齿条,203-转动杆,401-铰接杆,402-支撑杆,403-第一连接螺栓,501-第一连杆,502-第二连杆,503-第二连接螺栓,504-第一连接环,505-二连接环,601-齿轮,602-电机,4011-第一贯穿孔,4021-第二贯穿孔,5011-第三贯穿孔,5021-直槽口,5022-弧形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设置”、“上”、“下”、“端”、“侧面”、“内”、“周侧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包括外框架1和内框架2,外框架1的一相对侧板上表面分别固定有支撑板101;外框架1的下表面分别铰接一组支撑腿3和一组调节撑杆4;此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主要是利用真空集热管201来对真空集热管201内的冷媒进行加热,而冷媒通过水泵驱动来实现冷媒与水的换热,而水泵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此外内框架2还可以换成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平板集热器,通过机构来实现平板集热器的摇摆,进而对太阳实现追踪,提高集热效率;若干支撑腿3和若干调节撑杆4呈矩形设置,且相邻的支撑腿3和调节撑杆4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5;前支撑腿3位于外框架1的前端下表面,而调节撑杆4位于外框架1的后端下表面,使外框架1倾斜,内框架2内的真空集热管201面向太阳,实现太阳能的收集;内框架2内并列安装有若干真空集热管201;内框架2的一侧板沿长度方向并列固定有若干弧形齿条202;内框架2的一相对侧板外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转动杆203,且转动杆203与支撑板101形成转动连接;弧形齿条202与固定在传动杆6周侧面上的齿轮601啮合传动,且传动杆6装设在外框架1的上表面,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包括外框架(1)和内框架(2),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框架(1)的一相对侧板上表面分别固定有支撑板(101);所述外框架(1)的下表面分别铰接一组支撑腿(3)和一组调节撑杆(4);/n若干所述支撑腿(3)和若干所述调节撑杆(4)呈矩形设置,且相邻的所述支撑腿(3)和调节撑杆(4)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5);/n所述内框架(2)内并列安装有若干真空集热管(201);所述内框架(2)的一侧板沿长度方向并列固定有若干弧形齿条(202);所述内框架(2)的一相对侧板外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转动杆(203),且所述转动杆(203)与支撑板(101)形成转动连接;/n所述弧形齿条(202)与固定在传动杆(6)周侧面上的齿轮(601)啮合传动,且所述传动杆(6)装设在外框架(1)的上表面,所述传动杆(6)的端部与固定在外框架(1)上表面上的电机(60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包括外框架(1)和内框架(2),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架(1)的一相对侧板上表面分别固定有支撑板(101);所述外框架(1)的下表面分别铰接一组支撑腿(3)和一组调节撑杆(4);
若干所述支撑腿(3)和若干所述调节撑杆(4)呈矩形设置,且相邻的所述支撑腿(3)和调节撑杆(4)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5);
所述内框架(2)内并列安装有若干真空集热管(201);所述内框架(2)的一侧板沿长度方向并列固定有若干弧形齿条(202);所述内框架(2)的一相对侧板外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转动杆(203),且所述转动杆(203)与支撑板(101)形成转动连接;
所述弧形齿条(202)与固定在传动杆(6)周侧面上的齿轮(601)啮合传动,且所述传动杆(6)装设在外框架(1)的上表面,所述传动杆(6)的端部与固定在外框架(1)上表面上的电机(60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连杆(5)包括第一连杆(501)、第二连杆(502)和第二连接螺栓(503);所述第一连杆(501)的一端面上开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一连杆(501)的一端部上开有与第二盲孔相连通的第三贯穿孔(5011);所述第一连杆(501)的另一端部上固定有一与支撑腿(3)相适配的第一连接环(504);
所述第二连杆(502)的周侧面与第二盲孔相适配,且所述第二连杆(502)的一端部开有直槽口(5021),所述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保春杨德尧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荣事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