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75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1
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属于新风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热回收芯体、回风口、排风口、进风口、送风口、回风进风室、回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新风出风室、排风初效滤网、排风机、新风初效滤网、高效滤网、送风机、风阀、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还包括单向逆流阀,单向逆流阀包括支撑骨架和若干塑料薄膜,支撑骨架为长方形,支撑骨架上有2排以上通气孔组,每排通气孔组有4个以上通气孔,每排通气孔组设置有1片塑料薄膜,1片塑料薄膜的大小与每排通气孔组的大小相匹配,塑料薄膜的上部边缘与通气孔组的上部边缘粘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室外污染空气倒灌。

A kind of fresh air blower to prevent pollution air from pouring b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
本技术为一种新风机,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属于新风机

技术介绍
空气污染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新风机被人们采用。常用新风机包括壳体、芯体、回风口、排风口、进风口、送风口、滤网、排风机、送风机、风阀;所述芯体设置在壳体中部。当风阀打开,排风机停止,室内的气流依次流经回风口、滤网、风阀、送风机,送到室内,形成内循环,由于此时排风机停止,会导致排风机侧的气流倒灌,室外污染空气会进入室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排风机一侧的气流倒灌,室外污染空气会进入室内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可以达到防止室外污染空气倒灌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包括壳体、热回收芯体、回风口、排风口、进风口、送风口、回风进风室、回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新风出风室、排风初效滤网、排风机、新风初效滤网、高效滤网、送风机、风阀;所述热回收芯体设置在壳体中部,所述回风口设置在壳体右下部,所述排风口设置在壳体左上部,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右上部,所述送风口设置在壳体左下部;所述回风进风室设置在回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所述回风出风室设置在排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所述新风进风室设置在进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所述新风出风室设置在送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回风进风室、回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互相隔开;所述排风初效滤网设置在回风进风室内,所述排风机设置在回风出风室内,排风机的一端伸出室外、即为排风口;所述新风初效滤网设置在新风进风室内,所述高效滤网和送风机设置在新风出风室内,送风机的一端伸入室内、即为送风口;所述风阀设置在回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之间,风阀一端与热回收芯体下端连接,风阀另一端与壳体下侧壁的中部连接;在回风进风室内、排风初效滤网与热回收芯体之间设置有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还包括单向逆流阀,所述单向逆流阀包括支撑骨架和若干塑料薄膜,所述支撑骨架为长方形,支撑骨架上有2排以上通气孔组,每排通气孔组有4个以上通气孔,每排通气孔组设置有1片塑料薄膜,1片塑料薄膜的大小与每排通气孔组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塑料薄膜的上部边缘与通气孔组的上部边缘粘接连接;单向逆流阀设置在热回收芯体与回风出风室相连接的出口处,当受到来自室内侧的排风气流作用下,塑料薄膜会被风吹开;当塑料薄膜被风吹开时,塑料薄膜与支撑骨架之间的夹角为40-50°。所述热回收芯体包括上、下交叉设置的排风通道和进风通道,所述单向逆流阀内置于排风通道中,当排风机开启时,排风气流会吹开阀体,当排风机关闭时,倒灌的反向气流会使阀体关闭。还包括隔板A、隔板B、隔板C,所述隔板A设置在回风进风室与新风进风室之间,隔板A一端与热回收芯体右端连接,隔板A另一端与壳体右侧壁的中部连接;所述隔板B设置在回风出风室与新风出风室之间,隔板B一端与热回收芯体左端连接,隔板B另一端与壳体左侧壁的中部连接;所述隔板C设置在新风进风室与回风出风室之间,隔板C一端与热回收芯体上端连接,隔板C另一端与壳体上侧壁的中部连接。支撑骨架上有4排通气孔组,每排通气孔组有8个通气孔,每排通气孔组设置有1片塑料薄膜,支撑骨架上共设置有32个通气孔和4片塑料薄膜。当塑料薄膜被风吹开时,塑料薄膜与支撑骨架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排风初效滤网和新风初效滤网为G4,高效滤网为H13。所述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为5合1传感器。所述支撑骨架是塑料注塑成型或为金属型材。所述支撑骨架是ABS塑料注塑成型。所述支撑骨架通过滑道插在新风机里;当然,支撑骨架的形式能有多种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排风机侧的气流倒灌,就会使“单向逆流阀”上的塑料薄膜在反向气流的作用下关闭,从而达到“防止污风倒灌”的目的,能够起到快速净化室内PM2.5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部结构图;图2-1是:单向逆流阀主视图;图2-2是:单向逆流阀后视图;图2-3是:单向逆流阀左视图;图2-4是:图2-3的A部放大图;图2-5是:单向逆流阀俯视图;图2-6是:单向逆流阀立体图(主视方向);图2-7是:单向逆流阀立体图(后视方向)。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热回收芯体2、回风口3、排风口4、进风口5、送风口6、回风进风室7、回风出风室8、新风进风室9、新风出风室10、排风初效滤网11、排风机12、新风初效滤网13、高效滤网14、送风机15、风阀16、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17、单向逆流阀18、支撑骨架1801、塑料薄膜1802、通气孔1803、隔板A19、隔板B20、隔板C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2-7所示,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包括壳体1、热回收芯体2、回风口3、排风口4、进风口5、送风口6、回风进风室7、回风出风室8、新风进风室9、新风出风室10、排风初效滤网11、排风机12、新风初效滤网13、高效滤网14、送风机15、风阀16;所述热回收芯体2设置在壳体1中部,所述回风口3设置在壳体1右下部,所述排风口4设置在壳体1左上部,所述进风口5设置在壳体1右上部,所述送风口6设置在壳体1左下部;所述回风进风室7设置在回风口3与热回收芯体2之间,所述回风出风室8设置在排风口4与热回收芯体2之间,所述新风进风室9设置在进风口5与热回收芯体2之间,所述新风出风室10设置在送风口6与热回收芯体2之间,回风进风室7、回风出风室8、新风进风室9和新风出风室10互相隔开;所述排风初效滤网11设置在回风进风室7内,所述排风机12设置在回风出风室8内,排风机12的一端伸出室外、即为排风口4;所述新风初效滤网13设置在新风进风室9内,所述高效滤网14和送风机15设置在新风出风室10内,送风机15的一端伸入室内、即为送风口6;所述风阀16设置在回风进风室7和新风出风室10之间,风阀16一端与热回收芯体2下端连接,风阀16另一端与壳体1下侧壁的中部连接;在回风进风室7内、排风初效滤网11与热回收芯体2之间设置有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17;还包括单向逆流阀18,所述单向逆流阀18包括支撑骨架1801和4片塑料薄膜1802,所述支撑骨架1801为长方形,支撑骨架1801上有4排通气孔组,每排通气孔组有8个通气孔1803,每排通气孔组设置有1片塑料薄膜1802,1片塑料薄膜1802的大小与每排通气孔组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塑料薄膜1802的上部边缘与通气孔组的上部边缘粘接连接;单向逆流阀18设置在热回收芯体2与回风出风室8相连接的出口处,当受到来自室内侧的排风气流作用下,塑料薄膜1802会被风吹开;当塑料薄膜1802被风吹开时,塑料薄膜1802与支撑骨架180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包括壳体、热回收芯体、回风口、排风口、进风口、送风口、回风进风室、回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新风出风室、排风初效滤网、排风机、新风初效滤网、高效滤网、送风机、风阀;所述热回收芯体斜向设置在壳体中部,所述回风口设置在壳体右下部,所述排风口设置在壳体左上部,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右上部,所述送风口设置在壳体左下部;/n所述回风进风室设置在回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所述回风出风室设置在排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所述新风进风室设置在进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所述新风出风室设置在送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回风进风室、回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互相隔开;/n所述排风初效滤网设置在回风进风室内,所述排风机设置在回风出风室内;所述新风初效滤网设置在新风进风室内,所述高效滤网和送风机设置在新风出风室内;/n所述风阀设置在回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之间,风阀一端与热回收芯体下端连接,风阀另一端与壳体下侧壁的中部连接;/n其特征在于:在回风进风室内、排风初效滤网与热回收芯体之间设置有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n还包括单向逆流阀,所述单向逆流阀包括支撑骨架和若干塑料薄膜,所述支撑骨架为长方形,支撑骨架上有2排以上通气孔组,每排通气孔组有4个以上通气孔,每排通气孔组设置有1片塑料薄膜,1片塑料薄膜的大小与每排通气孔组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塑料薄膜的上部边缘与通气孔组的上部边缘粘接连接;/n单向逆流阀设置在热回收芯体与回风出风室相连接的出口处,当受到来自室内侧的排风气流作用下,塑料薄膜会被风吹开;当塑料薄膜被风吹开时,塑料薄膜与支撑骨架之间的夹角为40-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包括壳体、热回收芯体、回风口、排风口、进风口、送风口、回风进风室、回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新风出风室、排风初效滤网、排风机、新风初效滤网、高效滤网、送风机、风阀;所述热回收芯体斜向设置在壳体中部,所述回风口设置在壳体右下部,所述排风口设置在壳体左上部,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右上部,所述送风口设置在壳体左下部;
所述回风进风室设置在回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所述回风出风室设置在排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所述新风进风室设置在进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所述新风出风室设置在送风口与热回收芯体之间,回风进风室、回风出风室、新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互相隔开;
所述排风初效滤网设置在回风进风室内,所述排风机设置在回风出风室内;所述新风初效滤网设置在新风进风室内,所述高效滤网和送风机设置在新风出风室内;
所述风阀设置在回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之间,风阀一端与热回收芯体下端连接,风阀另一端与壳体下侧壁的中部连接;
其特征在于:在回风进风室内、排风初效滤网与热回收芯体之间设置有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
还包括单向逆流阀,所述单向逆流阀包括支撑骨架和若干塑料薄膜,所述支撑骨架为长方形,支撑骨架上有2排以上通气孔组,每排通气孔组有4个以上通气孔,每排通气孔组设置有1片塑料薄膜,1片塑料薄膜的大小与每排通气孔组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塑料薄膜的上部边缘与通气孔组的上部边缘粘接连接;
单向逆流阀设置在热回收芯体与回风出风室相连接的出口处,当受到来自室内侧的排风气流作用下,塑料薄膜会被风吹开;当塑料薄膜被风吹开时,塑料薄膜与支撑骨架之间的夹角为4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污风倒灌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芯体包括上、下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安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