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尖劈降噪的静音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63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尖劈降噪的静音新风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新风机噪音过大的问题,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中依次设置的风机、静压板、滤网组,风机靠近进风口,将进风口的气体快速吹向静压板,并通过固定风机的固定板缓冲风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风机吹出的气流与静压板接触后,动压转变为静压,并流向水平的滤网组,在气体静压力的作用下,穿过滤网组而被净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风机、滤网组的摆放位置,形成一个类似静压箱的结构,使得通过滤网组的是均匀的,不会集中于一处,并利用其中的尖劈对噪音进行吸收,运行噪音更低。

Silent fresh fan based on wedge noise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尖劈降噪的静音新风机
本技术属于新风系统
,具体涉及基于尖劈降噪的静音新风机。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通过净化室外空气将其导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单体新风机是目前主要用在家庭的一种新风机,在墙面打孔,将新风机与室外连接,将处理过的空气通入室内,利用微正压原理通过门窗缝隙排出室内空气,能耗相对第一种更低,而且没有清洗管道的后续成本,因此适用范围较广,但是这种单体新风机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噪音比较大,在家庭使用的话就会很难忍受,噪音的主要来源就是风机、风噪两方面,风机产生噪音是因为叶片回转会与空气产生摩擦,转速越快,其噪音越尖锐;在风机运转期间,其动翼背面会产生涡流,该涡流会降低风机效率,同时产生噪音,另外,风机使用时产生的振动,振动产生的噪音经风管或是空腔形成共振,噪音不断变大;风噪就是气流流动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发出的啸音,因此在现有技术的新风机使用过程中,噪音是难以控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尖劈降噪的静音新风机,能够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尖劈降噪的静音新风机,包括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的外壳、风机、滤网组、静压板,所述外壳靠近进气管所在面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开口用于安装风机,所述静压板将外壳内部分隔成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其中较大的部分与进气管连通,较小的部分中设置有滤网组,并与出气管连通,滤网组是由水平设置的若干滤网组成,出气管设置在滤网组的底面,所述静压板远离出气管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进气管中的气体通过该开口进入滤网组进行过滤,所述静压板朝向进气管所在平面的方向设置有若干尖劈,尖劈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不位于外壳的一组相对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固定有桨叶转动轴的侧面下方的固定板内设置有若干吸声腔,吸声腔是位于固定板内部的密闭空腔;所述风机固定有桨叶转动轴的侧面上方的固定板中均匀设置有多组缓冲腔,一组缓冲腔是由两个空腔缓冲腔组成,缓冲腔不是密闭空腔,其开口均在侧面。进一步地,同一组内的两个缓冲腔开口位置不在同一个面。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风机与滤网组靠近两侧设置,中间部位留出较大的面积,固定滤网组的静压板正对风机,形成一个类似静压箱的空间,避免风机产生的气流直接冲撞外壳产生噪音。(2)气流是受到静压力推动而穿过滤网组,因此穿过滤网组的量是均匀的,不会集中在滤网组的某一个区域。(3)利用尖劈分散气流直接冲击静压板的力,同时利用尖劈吸声的原理,将风机叶轮转动产生的噪音吸收,保证运行过程中的稳定。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外壳,11-进气管,12-出气管,2-风机,21-固定板,22-吸声腔,23-缓冲腔,31-尖劈,32-静压板,4-滤网组。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是基于尖劈降噪的静音新风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新风机噪音过大的问题,包括外壳1以及位于外壳1中依次设置的风机2、静压板32、滤网组4,风机2靠近进风口,将进风口的气体快速吹向静压板32,并通过固定风机2的固定板21缓冲风机2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风机2吹出的气流与静压板32接触后,动压转变为静压,在气体静压力的作用下,均匀流向水平的滤网组4,穿过滤网组4而被净化,本实施例通过调整风机2、滤网组4的摆放位置,形成一个类似静压箱的结构,使得通过滤网组4的气流是均匀的,不会集中于一处。如图1所示,外壳1的形状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外壳1上的进气管11与出气管12不在外壳1相对的一组面上,出气管12设置在外壳1侧面远离进气管11的位置上;外壳1内靠近进风管的位置还垂向设置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几何中心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风机2的开口,风机2将固定板21靠近进气管11一侧的气体传递到固定板的另一侧,固定板21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固定板21的厚度大于风机2厚度,风机2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板21的开口中,在风机2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被固定板21吸收,从而避免风机2振动产生噪音。进一步地,以图1中的位向为例进行说明,所述风机2固定有桨叶转动轴的侧面下方的固定板21内设置有若干吸声腔22,吸声腔22是位于固定板21内部的密闭空腔,空腔能够阻挡声音的传播,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风机2固定有桨叶转动轴的侧面上方的固定板21中均匀设置有多组缓冲腔23,一组缓冲腔23是由两个空腔缓冲腔23组成,缓冲腔23不是密闭空腔,其开口均在侧面,同一组内的两个缓冲腔23开口位置不在同一个面,受到风机2转动的振动时,由于缓冲腔23是开口,缓冲腔23在变形时不会受到缓冲腔23中气体的阻碍,缓冲腔23会随之变形,来缓冲掉振动的影响。外壳1内还倾斜设置有静压板32,静压板32将外壳1内部分割成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如图1所示,较小的部分与出气管12连通,较大的部分与进气管11连通,较小的部分中设置有滤网组4,并与出气管12连通,滤网组4是由水平设置的若干滤网组成,出气管12设置在滤网组4的底面,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静压板32远离出气管12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进气管11中的气体通过该开口进入滤网组4进行过滤。静压板32朝向进气管11的面上设置有若干尖劈31,尖劈31是圆锥形,尖劈31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且尖劈31轴线的高远大于底面半径,如图1所示,风机2吹出的气流较为集中,会先作用到一部分尖劈31上,被这些尖劈31分散,气流顺着尖劈31表面运动,与静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尖劈降噪的静音新风机,包括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的外壳、风机、滤网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压板,所述外壳靠近进气管所在面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开口用于安装风机,所述静压板将外壳内部分隔成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其中较大的部分与进气管连通,较小的部分中设置有滤网组,并与出气管连通,滤网组是由水平设置的若干滤网组成,出气管设置在滤网组的底面,所述静压板远离出气管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进气管中的气体通过该开口进入滤网组进行过滤,所述静压板朝向进气管所在平面的方向设置有若干尖劈,尖劈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尖劈降噪的静音新风机,包括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的外壳、风机、滤网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压板,所述外壳靠近进气管所在面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开口用于安装风机,所述静压板将外壳内部分隔成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其中较大的部分与进气管连通,较小的部分中设置有滤网组,并与出气管连通,滤网组是由水平设置的若干滤网组成,出气管设置在滤网组的底面,所述静压板远离出气管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进气管中的气体通过该开口进入滤网组进行过滤,所述静压板朝向进气管所在平面的方向设置有若干尖劈,尖劈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净康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