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4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涉及管道配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微型水泵,还包括接头;接头上面表面开有用于安装微型水泵的安装槽;接头内部对称开设进水腔、回水腔;接头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管;接头侧面且位于进水管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多个与进水腔连通的分流支管;安装槽一侧壁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连通的第一循环回流水管;接头相对另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回水腔连通的回水管;接头侧面且位于回水管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多个与回水腔连通的回流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接头与微型水泵配合使用,增加局部均温化循环,减小温差对地暖管的老化危害,解决了现有地暖管外部加热循环不足的问题。

A kind of multi pipe connection joint of PVC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
本技术属于管道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
技术介绍
地暖管在不同位置度额散热效率不同,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外部的循环加热设备停止,快速散热部位的地暖管及此区域空间散热较快,此区域地暖管中水温快速下降,此区域没有后续的加热;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此区域时,外部的加热循环重新启动,致使别的区域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此区域之外的高温区域时,此区域温度降低止设定温度以下时,外部的加热循环不启动,致使别的区域温度持续降低,此区域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且没有热量循环补充;整体的地暖管通过连通接头与外部供暖设备相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通过设计的接头与微型水泵配合使用,增加局部均温化循环,减小温差对地暖管的老化危害,解决了现有地暖管外部加热循环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包括微型水泵,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上面表面开有用于安装微型水泵的安装槽;所述接头内部对称开设进水腔、回水腔;所述接头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接头侧面且位于进水管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多个与进水腔连通的分流支管;所述安装槽一侧壁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连通的第一循环回流水管;所述接头相对另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回水腔连通的回水管;所述接头侧面且位于回水管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多个与回水腔连通的回流支管;所述安装槽一侧壁贯穿固定有与回水腔连通的第二循环回流水管;所述微型水泵进水口通过软管与第二循环回流水管连接;所述微型水泵出水口通过软管与第一循环回流水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腔包括第一半球腔室、一端与第一半球腔室圆弧顶端连通的第一L形腔室;所述第一L形腔室另一端与第一循环回流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半球腔室侧壁且位于进水管周侧固定有第一导流环。进一步地,所述回水腔包括第二半球腔室、一端与第二半球腔室圆弧顶端连通的第二L形腔室;所述第二L形腔室另一端与第二循环回流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半球腔室侧壁且位于回水管周侧固定有第二导流环。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为长方体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单接头与两根地暖管组成双回路,热水在接头的进水腔中分散到多个地暖管中分流,在多个地暖管的另一端回流到回水腔中进行汇集,汇集完成后通过回水管输送回到地暖加热箱中,在加热的初步时期,地暖加热箱内输送到进水腔中的水温相对回水腔内水的温差较大,通过开启的微型水泵将回水腔一侧的低温水输送到高温区的进水腔中,将水温进行中和同时增大水流的速率,减小温差对地暖管的老化危害。2、本技术通过地暖开启的同时将接头上安装的微型水泵通过外置的开关打开,将两根地暖管中的水通过接头进行循环,持续的循环能量损耗小,且流动的水流能将两根地暖管中的水的温度均匀化,在外部循环加热结束后能够对低温区域持续循环供热。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接头内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微型水泵,2-接头,3-安装槽,4-进水腔,5-回水腔,6-进水管,7-分流支管,8-第一循环回流水管,9-回水管,10-回流支管,11-第二循环回流水管,12-第一半球腔室,13-第一L形腔室,14-第二半球腔室,15-第二L形腔室,16-第一导流环,17-第二导流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包括微型水泵1,还包括接头2,接头2为长方体结构;接头2上面表面开有用于安装微型水泵1的安装槽3;接头2内部对称开设进水腔4、回水腔5;接头2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4连通的进水管6;接头2侧面且位于进水管6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两个与进水腔4连通的分流支管7;安装槽3一侧壁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4连通的第一循环回流水管8;进水管6与分流支管7均为外螺纹管,对应的进水管6与分流支管7上分别螺纹连接有适配的锁紧螺母;接头2相对另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回水腔5连通的回水管9;接头2侧面且位于回水管9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两个与回水腔5连通的回流支管10;安装槽3一侧壁贯穿固定有与回水腔5连通的第二循环回流水管11;回水管9与回流支管10均为外螺纹管,对应的回水管9与回流支管10上分别螺纹连接有适配的锁紧螺母;微型水泵1进水口通过软管与第二循环回流水管11连接;微型水泵1出水口通过软管与第一循环回流水管8连接;进水腔4包括第一半球腔室12、一端与第一半球腔室12圆弧顶端连通的第一L形腔室13;第一L形腔室13另一端与第一循环回流水管8连通;第一半球腔室12侧壁且位于进水管6周侧固定有第一导流环16;回水腔5包括第二半球腔室14、一端与第二半球腔室14圆弧顶端连通的第二L形腔室15;第二L形腔室15另一端与第二循环回流水管11连通;第二半球腔室14侧壁且位于回水管9周侧固定有第二导流环17。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使用时,地暖加热箱的出水管与进水管6连通,地暖加热箱的回水管与回水管9连通,微型水泵1进水口通过软管与第二循环回流水管11连接,微型水泵1出水口通过软管与第一循环回流水管8连接,两根地暖软管的一端通过螺纹接头分别与两个分流支管7连接,两根地暖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接头分别与两个回流支管10连接,单接头2与两根地暖管组成双回路,热水在接头2的进水腔4中分散到多个地暖管中分流,在多个地暖管的另一端回流到回水腔5中进行汇集,汇集完成后通过回水管9输送回到地暖加热箱中,在加热的初步时期,地暖加热箱内输送到进水腔4中的水温相对回水腔5内水的温差较大,通过开启的微型水泵1将回水腔5一侧的低温水输送到高温区的进水腔4中,将水温进行中和同时增大水流的速率,减小温差对地暖管的老化危害;地暖开启的同时将接头2上安装的微型水泵1通过外置的开关打开,将两根地暖管中的水通过接头2进行循环,持续的循环能量损耗小,且流动的水流能将两根地暖管中的水的温度均匀化,在外部循环加热结束后能够对低温区域持续循环供热。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包括微型水泵(1),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接头(2);所述接头(2)上面表面开有用于安装微型水泵(1)的安装槽(3);/n所述接头(2)内部对称开设进水腔(4)、回水腔(5);所述接头(2)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4)连通的进水管(6);所述接头(2)侧面且位于进水管(6)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多个与进水腔(4)连通的分流支管(7);所述安装槽(3)一侧壁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4)连通的第一循环回流水管(8);/n所述接头(2)相对另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回水腔(5)连通的回水管(9);所述接头(2)侧面且位于回水管(9)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多个与回水腔(5)连通的回流支管(10);所述安装槽(3)一侧壁贯穿固定有与回水腔(5)连通的第二循环回流水管(11);/n所述微型水泵(1)进水口通过软管与第二循环回流水管(11)连接;所述微型水泵(1)出水口通过软管与第一循环回流水管(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管多管连通接头,包括微型水泵(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接头(2);所述接头(2)上面表面开有用于安装微型水泵(1)的安装槽(3);
所述接头(2)内部对称开设进水腔(4)、回水腔(5);所述接头(2)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4)连通的进水管(6);所述接头(2)侧面且位于进水管(6)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多个与进水腔(4)连通的分流支管(7);所述安装槽(3)一侧壁贯穿固定有与进水腔(4)连通的第一循环回流水管(8);
所述接头(2)相对另一侧面贯穿固定有与回水腔(5)连通的回水管(9);所述接头(2)侧面且位于回水管(9)周侧环形排列贯穿固定有多个与回水腔(5)连通的回流支管(10);所述安装槽(3)一侧壁贯穿固定有与回水腔(5)连通的第二循环回流水管(11);
所述微型水泵(1)进水口通过软管与第二循环回流水管(11)连接;所述微型水泵(1)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品冠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