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及其壁挂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726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壁挂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及其壁挂炉。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供电及反馈端子、高压放电电路以及点火电极端子,所述供电及反馈端子还电连接有用于检测火焰电流的火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火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控制器,所述点火电极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壁挂炉上的单针点火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脉冲点火器的集成度,实现单针点火并检火的目的,并且可有效减少点火、检火针及电线数量,既节省材料成本及简化安装工序,同时又可优化电线连接避免接错线的风险。

A single needle pulse ignition fire detector and its wall hang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及其壁挂炉
本技术涉及壁挂炉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及其壁挂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壁挂炉脉冲点火装置,采用双针的脉冲点火器并结合双针点火针和单独的检火针,双针的脉冲点火器与双针点火针通过电连接,在点火针上产生点火电弧完成点火;点火过程通过检火针检测火焰电流判断是否点着火。采用此种方式总共用到三根针和电线,接线麻烦且存在接错线的风险。另外,现有的脉冲点火器,只有高压输出电路,没有检火电路,因此存在无法检测火焰电流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供电及反馈端子、高压放电电路以及点火电极端子,所述供电及反馈端子还电连接有用于检测火焰电流的火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火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控制器,所述点火电极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壁挂炉上的单针点火针。在本技术方案中,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点火时,通过电线从供电及反馈端子输入电信号,经过点火电路板上的高压放电电路转化为高压脉冲信号,通过点火电极端子输出,通过电线传输给壁挂炉上的单针点火针,单针点火针对壳体接地放电,形成高压电弧实现壁挂炉点火;点着火后,壁挂炉的单针点火针将火焰电流信号通过电线传输到点火电极端子,通过点火电极端子接收到火焰电流信号,再经过供电及反馈端子传输给检测火焰电流的火焰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火焰信号处理电路将处理的信号传送至控制器。通过此方案提升脉冲点火器集成度,实现单针点火并检火的目的,并且可有效减少点火、检火针及电线数量,既节省材料成本及简化安装工序,同时又可优化电线连接避免接错线的风险。优选地,所述高压放电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2、电容C1、双向触发二极管D3、双向触发二极管D4以及高压包T1,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及反馈端子的第一端子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1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3的一端相连,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高压包T1的初级绕组的一端,所述高压包T1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及反馈端子的第二端子相连;所述高压包T1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与所述点火电极端子相连,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的一端与供电及反馈端子的第三端子电连接,所述高压包T1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的另一端均接地。优选地,火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2、电容C3以及变压器T2,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供电及反馈端子的第三端子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以及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以及控制器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在5V电源上,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的副边一端相连,所述变压器T2的副边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变压器T2的原边接220V交流输入。优选地,所述供电及反馈端子、高压放电电路以及点火电极端子集成在点火电路板上,点火电路板装设在点火装置上壳与点火装置底壳所形成的空腔中。优选地,所述点火装置上壳两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点火装置底壳凸设有与所述卡扣结构相适配的卡块。在本技术方案中,点火装置上壳与点火装置底壳采用卡扣结构与卡块结构的连接,可以方便两者的安装于与拆卸,从而便于将点火电路板放置在点火装置上壳与点火装置底壳形成的空腔结构中。优选地,所述点火电路板还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与壁挂炉壳体接触形成直接接地。在本技术方案中,接地端子与点火电路板焊接,通过接地端子与臂挂炉壳体接触形成直接接地,从而实现点火电路板可靠接地,保证点火电路板的安全可靠运行。优选地,所述接地端子包括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与所述第二折板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折板用于与点火电路板相连,所述第二折板上设置有通孔结构,所述第二折板上设置有卡钩结构,所述卡钩结构上设置有开槽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通孔结构的设置便于通过螺钉将接地端子安装在壁挂炉壳体上。卡钩结构可以与点火装置底壳相连接,从而实现接地端子与点火装置底壳之间的牢固安装。开槽结构增加了卡钩结构的弹性,使得卡钩结构在与点火装置底壳之间连接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优选地,所述点火装置底壳上设置有螺纹安装结构,所述螺纹安装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点火装置底壳侧壁上的安装块、设于安装块上的螺纹孔以及用于接地端子的第一折板伸入至空腔结构中的插孔结构;所述安装块的端面与所述点火装置底壳的端面相平齐。优选地,所述安装块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折板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第二折板相适配。在本技术方案中,凹槽结构一方面可以定位第二折板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安装在安装块上第二折板的底面与点火装置底壳的底部相平齐,在将点火装置底壳安装在壁挂炉壳体上时,保证了点火装置底壳与壁挂炉壳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优选地,所述安装块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卡钩结构的开口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卡钩结构插入至开口结构中,可以使得卡钩结构卡接于开口结构中,从而保证了接地端子与点火装置底壳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防止接地端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壁挂炉,所述壁挂炉采用如上述所述的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升脉冲点火器的集成度,实现单针点火并检火的目的,并且可有效减少点火、检火针及电线数量,既节省材料成本及简化安装工序,同时又可优化电线连接避免接错线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点火电路以及火焰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中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的原理框图;图3是本技术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中点火电路板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中点火装置底壳与接地端子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供电及反馈端子(21)、高压放电电路(22)以及点火电极端子(23),所述供电及反馈端子(21)还电连接有用于检测火焰电流的火焰信号处理电路(24),所述火焰信号处理电路(24)电连接控制器(8),所述点火电极端子(23)通过导线连接壁挂炉上的单针点火针(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供电及反馈端子(21)、高压放电电路(22)以及点火电极端子(23),所述供电及反馈端子(21)还电连接有用于检测火焰电流的火焰信号处理电路(24),所述火焰信号处理电路(24)电连接控制器(8),所述点火电极端子(23)通过导线连接壁挂炉上的单针点火针(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放电电路(22)包括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2、电容C1、双向触发二极管D3、双向触发二极管D4以及高压包T1,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及反馈端子(21)的第一端子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1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3的一端相连,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高压包T1的初级绕组的一端,所述高压包T1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及反馈端子(21)的第二端子相连;所述高压包T1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与所述点火电极端子(23)相连,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4的一端与供电及反馈端子(21)的第三端子电连接,所述高压包T1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4的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针脉冲点火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信号处理电路(24)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2、电容C3以及变压器T2,其中电阻R7的一端与供电及反馈端子(21)的第三端子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以及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以及控制器(8)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在5V电源上,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的副边一端相连,所述变压器T2的副边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变压器T2的原边接220V交流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林林勇周仲良徐麦建梁友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