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型刮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70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轴型刮膜系统,包括蒸馏柱与刮膜框,刮膜框的两端中心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蒸馏柱的内部,刮膜框上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有多组刮膜机构;刮膜机构包括刮膜珠、导杆与限位杆,刮膜框上等角度转动连接有多组导杆与限位杆,每组导杆与限位杆上均贯穿有刮膜珠,刮膜珠上用于与导杆连接的回转孔设置为偏心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利用双轴贯穿设置刮膜珠,刮膜珠在成膜过程中不发生自转,在刮膜框转动的过程中刮膜珠对蒸馏柱的内壁进行物料成膜,结构简单同时能使得物料在蒸馏柱的内壁成膜均匀,能适用于各种粘度物料的成膜,可做到无金属外露的优点。

A biaxial film scrap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型刮膜系统
本技术属于生化
,具体为一种双轴型刮膜系统。
技术介绍
在分子蒸馏或是薄膜蒸发设备中核心部件中存在一种刮膜系统结构,该刮膜系统是让物料在蒸馏器内壁上形成均匀的薄膜的重要组件。现有的刮膜系统有两种,第一种,如图1所示,为辊轮式刮膜系统,辊轮6套在垂直的导杆41外面,导杆41与旋转刮膜框2相连,当刮膜框2带动辊轮6旋转时,辊轮6由离心力作用将蒸馏柱1内壁上的物料压成薄膜。这种系统结构简单,成膜均匀,但由于辊轮本身会自转,不能用于高粘度物料,使用范围较窄。第二种,如图2所示,为刮板式刮膜系统,刮板7与弹性金属片8相连,当刮膜框2转动时,刮板7在离心力作用下贴近蒸馏柱1内壁,作用于物料而产生薄膜,刮板7运动时不自转,能处理高粘度物料和移除蒸馏柱1内壁上积聚的物料。虽然该种方法的适用面更广,由于刮板7呈细长条垂直安装,为了成膜均匀,在材料、结构、精度方面都很苛刻,通常情况下,不能做到无金属外露,仍存在使用局限。综上所述,现有的刮膜系统存在适用面窄,成膜不够均匀,且在成膜过程中,不能做到无金属外露的情况,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刮膜系统自身成膜不够均匀,且在成膜过程中不能做到无金属外露的情况,使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轴型刮膜系统,其具有通过利用双轴贯穿设置刮膜珠,刮膜珠在成膜过程中不发生自转,在刮膜框转动的过程中刮膜珠对蒸馏柱的内壁进行物料成膜,结构简单同时能使得物料在蒸馏柱的内壁成膜均匀,能适用于各种粘度物料的成膜,可做到无金属外露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轴型刮膜系统,包括蒸馏柱与刮膜框,所述刮膜框的一端中心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蒸馏柱的内部,所述刮膜框上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有多组刮膜机构,所述刮膜机构用于刮动蒸馏柱内壁上的物料并使得物料均匀成膜;所述刮膜机构包括刮膜珠、导杆与限位杆,所述刮膜框上等角度转动连接有多组所述导杆与所述限位杆,每组所述导杆与所述限位杆上均贯穿有所述刮膜珠,所述刮膜珠上用于与所述导杆连接的回转孔设置为偏心孔,所述限位杆用于对所述刮膜珠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防止所述刮膜珠自身发生自转;当刮膜系统工作时,所述刮膜珠与所述蒸馏柱内壁相接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刮膜框转动,刮膜珠在离心力作用下贴近蒸馏柱内壁,刮膜珠可以以导杆为中心转动,但由于其转动范围受限位杆限制,使得刮膜珠自身不会自转,刮膜珠能使物料在蒸馏柱内壁上均匀成膜,结构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分子蒸馏或薄膜蒸发设备中。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刮膜机构上的所述刮膜珠沿所述刮膜框的高度方向设置的数量为N,所述N≥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每组刮膜机构上的刮膜珠沿刮膜框的高度方向设置有N串,使得刮膜珠在旋转时更能自适应贴近蒸馏柱内壁,不仅提高物料在蒸馏柱内壁上的成膜均匀度,同时能做到在成膜过程中无金属外露,成膜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刮膜珠靠近所述蒸馏柱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刮膜珠转动工作,使物料在蒸馏柱内壁上成膜时,凹槽的设置可以改变物料在蒸馏柱内壁上停留的时间,从而可使得设备适应不同粘度的物料成膜,扩大了设备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与所述刮膜珠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设置为倾斜角。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由驱动件驱动旋转。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刮膜框转动,实现成膜。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与限位杆的外侧壁上均镀有氟。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与限位杆的外部均套接有PTFE套管。进一步的,所述刮膜珠的材料包括耐高温层、耐腐蚀层与耐磨层。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与所述限位杆的材料设置为不锈钢材质、玻璃或合金材质等。进一步的,所述刮膜框的材料设置为PTFE材质或金属等。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双轴贯穿设膜珠,使得刮膜珠在成膜过程中不发生自转,在刮膜框转动的过程中,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刮膜珠贴近蒸馏柱内壁,对蒸馏柱内壁的物料实现成膜,结构简单,能使得物料在蒸馏柱的内壁成膜均匀;2、通过在刮珠膜上设置多组刮膜机构,每组刮膜机构上的刮膜珠沿刮膜框的高度方向设置有N串,N≥1,使得刮膜珠在旋转时更能自适应贴近蒸馏柱内壁,提高物料在蒸馏柱内壁上的成膜均匀;3、通过在刮珠膜的外侧壁上开设倾斜的凹槽,可改变物料在蒸馏柱内壁上停留的时间,从而使得设备可适应不同粘度的物料,扩大了设备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辊轮式刮膜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刮板式刮膜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蒸馏柱;2、刮膜框;3、转轴;4、刮膜机构;41、导杆;42、限位杆;43、刮膜珠;44、凹槽;5、驱动件;6、辊轮;7、刮板;8、弹性金属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3-4,一种双轴型刮膜系统,包括蒸馏柱1与刮膜框2,刮膜框2的一端中心位置处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于蒸馏柱1的内部,刮膜框2上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有多组刮膜机构4,刮膜机构4用于刮动蒸馏柱1内壁上的物料并使得物料均匀成膜;刮膜机构4包括刮膜珠43、导杆41与限位杆42,刮膜框2上等角度转动连接有多组导杆41与限位杆42,每组导杆41与限位杆42上均贯穿有刮膜珠43,刮膜珠43上用于与导杆41连接的回转孔设置为偏心孔,限位杆42用于对刮膜珠43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刮膜珠43自身发生自转;当刮膜系统工作时,刮膜珠43与蒸馏柱1内壁相接触。转轴3由驱动件5驱动。优选的,驱动件5设为电机或磁力驱动器。这样,工作时,电机驱动转轴3转动,转轴3转动后带动刮膜框2转动,刮膜珠43在离心力作用下贴近蒸馏柱1内壁,刮膜珠43可以以导杆41为中心转动,但由于其转动范围受限位杆42限制,使得刮膜珠43自身不会自转,刮膜珠43能使物料在蒸馏柱1内壁上均匀成膜,结构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分子蒸馏或薄膜蒸发设备中。每组刮膜机构4上的刮膜珠43沿刮膜框2的高度方向设置的数量为N,N≥1。这样,将每组刮膜机构4上的刮膜珠43沿刮膜框2的高度方向设置有N串,使得刮膜珠43在旋转时更能自适应贴近蒸馏柱1内壁,不仅提高物料在蒸馏柱1内壁上的成膜均匀度,同时能做到在成膜过程中无金属外露,成膜效果好。刮膜珠43靠近蒸馏柱1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4,凹槽44与刮膜珠43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设置为倾斜角。这样,当刮膜珠43转动工作,使物料在蒸馏柱1内壁上成膜时,凹槽44的设置可以改变物料在蒸馏柱1内壁上停留的时间,从而可使得设备适应不同粘度的物料成膜,扩大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型刮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馏柱(1)与刮膜框(2),所述刮膜框(2)的一端中心位置处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于所述蒸馏柱(1)的内部,所述刮膜框(2)上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有多组刮膜机构(4),所述刮膜机构(4)用于刮动蒸馏柱(1)内壁上的物料并使得物料均匀成膜;/n所述刮膜机构(4)包括刮膜珠(43)、导杆(41)与限位杆(42),所述刮膜框(2)上等角度转动连接有多组所述导杆(41)与所述限位杆(42),每组所述导杆(41)与所述限位杆(42)上均贯穿有所述刮膜珠(43),所述刮膜珠(43)上用于与所述导杆(41)连接的回转孔设置为偏心孔,所述限位杆(42)用于对所述刮膜珠(43)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防止所述刮膜珠(43)自身发生自转;/n当刮膜系统工作时,所述刮膜珠(43)与所述蒸馏柱(1)内壁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型刮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馏柱(1)与刮膜框(2),所述刮膜框(2)的一端中心位置处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于所述蒸馏柱(1)的内部,所述刮膜框(2)上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有多组刮膜机构(4),所述刮膜机构(4)用于刮动蒸馏柱(1)内壁上的物料并使得物料均匀成膜;
所述刮膜机构(4)包括刮膜珠(43)、导杆(41)与限位杆(42),所述刮膜框(2)上等角度转动连接有多组所述导杆(41)与所述限位杆(42),每组所述导杆(41)与所述限位杆(42)上均贯穿有所述刮膜珠(43),所述刮膜珠(43)上用于与所述导杆(41)连接的回转孔设置为偏心孔,所述限位杆(42)用于对所述刮膜珠(43)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防止所述刮膜珠(43)自身发生自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点生物科技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