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便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63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便护理装置,包括注药座、调节杆、固定柱和延伸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底端的固定柱外侧壁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位置处的第一通槽内部底端倾斜布置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穿插有延伸柱,延伸柱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柱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导药管外侧套设的注药管顶端布置呈球面状,并在注药管与注药座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第二复位弹簧产生的挤压力使注药管在不影响与导药管连通的情况下弹起,穿插至患者肛门内部进行给药,呈球面状的顶端避免对患者肛门位置处产生损伤,提升肛门给药的安全性,且可伸缩式的注药管只有在肛门位置处才会延伸出堵塞头外侧,便于肛门位置的确定。

A defecation nur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便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
,具体为一种排便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50%的晚期肿瘤患者有便秘的症状,其中高达95%的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的患者深受便秘的困扰,年长、女性及腹部肿瘤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便秘,持续的便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包括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粪便嵌塞、肠梗阻,同时会加重患者及照顾者的焦虑和痛苦。开塞露是一种治疗便秘的药物,常见的开塞露有两种制剂,一种是甘油制剂,另一种是甘露醇、硫酸镁制剂,两种制剂成分不同,但原理基本一样,都是利用甘油或山梨醇的高浓度,即高渗作用,软化大便,刺激肠壁,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反应,再加上其具有润滑作用,能使大便容易排出。目前,现有的老年人或患者便秘需要排便时,需要使用开塞露进行辅助排便,具有行动能力或有老伴的老年人可以在使用开塞露时自行或由老伴辅助对开塞露进行使用,但自行使用开塞露由于老年人自身不便于观察肛门及开塞露的准确位置,很容易使开塞露上的切口对肛门周围造成划伤,且对于患有便秘的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者,常常需要家属子女对开塞露进行辅助使用,这势必会影响中老年患者的尊严,对病情的好转不利,不便于对排便进行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便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老年人或患者便秘需要排便时,需要使用开塞露辅助进行排便,具有行动能力或有老伴的老年人可以在使用开塞露时自行或由老伴辅助对开塞露进行使用,但自行使用开塞露由于老年人自身不便于观察肛门及开塞露的准确位置,很容易使开塞露上的切口对肛门周围造成划伤,且对于患有便秘的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者,常常需要家属子女对开塞露进行辅助使用,这势必会影响中老年患者的尊严,对病情的好转不利,不便于对排便进行护理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便护理装置,包括注药座、调节杆、固定柱和延伸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底端的固定柱外侧壁一侧设有开口,且开口位置处的第一通槽内部底端倾斜布置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穿插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柱外侧,所述延伸柱呈“L”型,所述延伸柱的内部贯穿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一通槽相连通,且第二通槽内部顶端的拐角位置处倾斜布置有第二反光镜,所述固定柱的底端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内部穿插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方的固定柱外侧壁底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外侧并设有第二齿轮,且调节杆外侧壁靠近第一齿轮的一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轮齿,所述第二齿轮上方的固定柱外侧壁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延伸至套管上方并设有旋转把手,且转杆的底端延伸至套管下方并设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调节杆呈”L”形,所述调节杆远离固定柱一端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调节杆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杆外侧壁位置处并连接有第一导气管,且第一导气管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顶端的外侧并设有加压球,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延伸至调节杆外侧并可拆卸安装有注药座,所述注药座的底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孔,且第一活动杆延伸至调节杆外侧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注药座的内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杆外侧并设有挤推板,所述挤推板的正上方设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远离放置座的一端皆贯穿挤推板并设有限位块,且挤推板与放置座之间的第一滑杆外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注药座底端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注药座下方并连接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顶端位置处并与第一导气管相连通,且第一导气管与第二导气管的连接位置处设有阀门,所述放置槽正上方的注药座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导药管,所述导药管外侧的空腔内部对称设有一对限位杆,所述导药管的底端与放置槽相连通,且导药管内部的底端设有密封圈,所述导药管的外侧套设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的底端延伸至空腔内部,所述注药管底端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套设在限位杆的外侧,且限位盘下方的限位杆外侧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注药管的顶端贯穿注药座并延伸至注药座上方,所述注药管的顶端呈球面状,且注药管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出药口,所述注药座顶部的注药管外侧套设有堵塞头,所述堵塞头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位置处的注药管外侧壁上设有挡板,所述调节槽外侧的堵塞头底部对称设有一对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底端皆延伸至注药座内部顶端,且注药座内部的底端设有与第二滑杆相配合的第三活动槽。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套设有呈“L”形的夹板,夹板上设有与固定柱相配合的插孔,夹板上穿插有调节螺栓,夹板上设有与调节螺栓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孔,且调节螺栓的一端设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光镜与第二反光镜相对应,且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与固定柱和延伸柱之间的夹角皆为度。优选的,所述堵塞头呈半球面状,且堵塞头的外表面包裹有硅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延伸柱穿插至固定柱内部,并在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反光镜与第二反光镜,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肛门位置处的情况可以依次由第一反光镜与第二反光镜的反射后在延伸柱的内部进行反射,使操作者可以由延伸柱位置处对肛门位置进行观察,从而使操作者可以在利用开塞露进行辅助排便的过程中自由操作,更好地将开塞露挤入肛门内部,辅助进行排便,且推拉延伸柱调整穿插至固定柱内部的深度,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便于不同身高大小的患者使用。(2)通过将调节杆穿插在固定柱的底端,并在调节杆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轮齿,且将第一齿轮由固定柱顶端一侧的旋转把手进行调整,当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水平调整时,转动旋转把手,利用旋转把手带动转杆进行转动,由于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则在转杆转动的过程中使第一齿轮产生转动,带动调节杆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便于不同身材大小的使用者进行使用。(3)通过在第一活动槽上穿插有第一活动杆,并在第一活动杆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注药座,且将第一导气管远离调节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顶端位置处并安装有加压球,便于患者在固定柱顶端位置处利用加压球对第一活塞下方的第一活动槽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便护理装置,包括注药座(6)、调节杆(8)、固定柱(13)和延伸柱(1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3)的内部设有第一通槽(29),所述第一通槽(29)底端的固定柱(13)外侧壁一侧设有开口(22),且开口(22)位置处的第一通槽(29)内部底端倾斜布置有第一反光镜(28),所述第一通槽(29)的内部穿插有延伸柱(19),所述延伸柱(1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柱(13)外侧,所述延伸柱(19)呈“L”型,所述延伸柱(19)的内部贯穿有第二通槽(20),所述第二通槽(20)与第一通槽(29)相连通,且第二通槽(20)内部顶端的拐角位置处倾斜布置有第二反光镜(31),所述固定柱(13)的底端设有穿孔(27),所述穿孔(27)的内部穿插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上方的固定柱(13)外侧壁底端设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13)外侧并设有第二齿轮(11),且调节杆(8)外侧壁靠近第一齿轮(10)的一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与第一齿轮(10)相啮合的轮齿(9),所述第二齿轮(11)上方的固定柱(13)外侧壁上设有套管(3),所述套管(3)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顶端延伸至套管(3)上方并设有旋转把手(17),且转杆(5)的底端延伸至套管(3)下方并设有与第二齿轮(11)相啮合的第三齿轮(12),所述调节杆(8)呈”L”形,所述调节杆(8)远离固定柱(13)一端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动槽(24),所述调节杆(8)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26),所述第一通孔(26)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槽(24)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26)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杆(8)外侧壁位置处并连接有第一导气管(2),且第一导气管(2)远离第一通孔(2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13)顶端的外侧并设有加压球(1),所述第一活动槽(24)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25),所述第一活塞(25)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活动杆(7),所述第一活动杆(7)远离第一活塞(25)的一端延伸至调节杆(8)外侧并可拆卸安装有注药座(6),所述注药座(6)的底部设有连接座(34),所述连接座(34)的底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孔(49),且第一活动杆(7)延伸至调节杆(8)外侧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内螺纹孔(49)相配合的外螺纹(23),所述注药座(6)的内部设有放置槽(53),所述放置槽(53)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杆(48),所述固定杆(48)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动槽(52),所述第二活动槽(52)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50),所述第二活塞(50)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活动杆(51),所述第二活动杆(51)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杆(48)外侧并设有挤推板(35),所述挤推板(35)的正上方设有放置座(36),所述放置座(36)的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第一滑杆(46),所述第一滑杆(46)远离放置座(36)的一端皆贯穿挤推板(35)并设有限位块(47),且挤推板(35)与放置座(36)之间的第一滑杆(46)外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5),所述注药座(6)底端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33),所述第二通孔(33)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槽(52)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33)的另一端延伸至注药座(6)下方并连接有第二导气管(4),所述第二导气管(4)远离第二通孔(3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13)顶端位置处并与第一导气管(2)相连通,且第一导气管(2)与第二导气管(4)的连接位置处设有阀门(18),所述放置槽(53)正上方的注药座(6)内部设有空腔(42),所述空腔(4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导药管(41),所述导药管(41)外侧的空腔(42)内部对称设有一对限位杆(57),所述导药管(41)的底端与放置槽(53)相连通,且导药管(41)内部的底端设有密封圈(44),所述导药管(41)的外侧套设有注药管(37),所述注药管(37)的底端延伸至空腔(42)内部,所述注药管(37)底端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盘(55),所述限位盘(55)套设在限位杆(57)的外侧,且限位盘(55)下方的限位杆(57)外侧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4),所述注药管(37)的顶端贯穿注药座(6)并延伸至注药座(6)上方,所述注药管(37)的顶端呈球面状,且注药管(37)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出药口(38),所述注药座(6)顶部的注药管(37)外侧套设有堵塞头(32),所述堵塞头(3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调节槽(58),所述调节槽(58)位置处的注药管(37)外侧壁上设有挡板(40),所述调节槽(58)外侧的堵塞头(32)底部对称设有一对第二滑杆(43),所述第二滑杆(43)的底端皆延伸至注药座(6)内部顶端,且注药座(6)内部的底端设有与第二滑杆(43)相配合的第三活动槽(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便护理装置,包括注药座(6)、调节杆(8)、固定柱(13)和延伸柱(1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3)的内部设有第一通槽(29),所述第一通槽(29)底端的固定柱(13)外侧壁一侧设有开口(22),且开口(22)位置处的第一通槽(29)内部底端倾斜布置有第一反光镜(28),所述第一通槽(29)的内部穿插有延伸柱(19),所述延伸柱(1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柱(13)外侧,所述延伸柱(19)呈“L”型,所述延伸柱(19)的内部贯穿有第二通槽(20),所述第二通槽(20)与第一通槽(29)相连通,且第二通槽(20)内部顶端的拐角位置处倾斜布置有第二反光镜(31),所述固定柱(13)的底端设有穿孔(27),所述穿孔(27)的内部穿插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上方的固定柱(13)外侧壁底端设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13)外侧并设有第二齿轮(11),且调节杆(8)外侧壁靠近第一齿轮(10)的一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与第一齿轮(10)相啮合的轮齿(9),所述第二齿轮(11)上方的固定柱(13)外侧壁上设有套管(3),所述套管(3)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顶端延伸至套管(3)上方并设有旋转把手(17),且转杆(5)的底端延伸至套管(3)下方并设有与第二齿轮(11)相啮合的第三齿轮(12),所述调节杆(8)呈”L”形,所述调节杆(8)远离固定柱(13)一端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动槽(24),所述调节杆(8)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26),所述第一通孔(26)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槽(24)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26)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杆(8)外侧壁位置处并连接有第一导气管(2),且第一导气管(2)远离第一通孔(2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13)顶端的外侧并设有加压球(1),所述第一活动槽(24)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25),所述第一活塞(25)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活动杆(7),所述第一活动杆(7)远离第一活塞(25)的一端延伸至调节杆(8)外侧并可拆卸安装有注药座(6),所述注药座(6)的底部设有连接座(34),所述连接座(34)的底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孔(49),且第一活动杆(7)延伸至调节杆(8)外侧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内螺纹孔(49)相配合的外螺纹(23),所述注药座(6)的内部设有放置槽(53),所述放置槽(53)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杆(48),所述固定杆(48)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动槽(52),所述第二活动槽(52)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50),所述第二活塞(50)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活动杆(51),所述第二活动杆(51)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杆(48)外侧并设有挤推板(35),所述挤推板(35)的正上方设有放置座(36),所述放置座(36)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芳赵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阳谷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