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584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和连接注射器的肛管,肛管的前端有侧孔,所述注射器与肛管一体连接,肛管的前端为圆锥型封闭端,肛管的侧孔为药液进出口,肛管的前段外表面和注射器的外表面均有等间隔分布的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的注射器和肛管不会分离,能够避免污染灌肠液和漏液,也能避免肠穿孔。

Disposable integrated retention enema syri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
技术介绍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其目的是:用于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和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灌肠使用的器械是分体式的注射器和肛管,在使用时连接起来,在操作过程中多次分拆注射器和肛管容易污染灌肠液,且容易让注射器和肛管连接处漏液或因压力过大而分离。另外,由于病人肠道内有压力,在灌肠时,注射器比较难推动,而护士又需要一手手持注射器,一手推注射器推杆,操作起来较吃力,给护士增加了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注射器和肛管不会分离,能够避免污染灌肠液和漏液,也能避免肠穿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和连接注射器的肛管,肛管的前端有侧孔,所述注射器与肛管一体连接,肛管的前端为圆锥型封闭端,肛管的侧孔为药液进出口,肛管的前段外表面和注射器的外表面均有等间隔分布的刻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器包括筒身、置于筒身内的活塞和推杆,筒身的后端外壁有翼板,推杆的前端伸入筒身内固定连接至活塞,推杆的后端伸出筒身后端外,活塞的外壁上套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塞的前后端。塑料薄膜有助于减少活塞阻力,使得推药液更省力。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前后端有凹槽,塑料薄膜的前后两端均分别有弹性胶环,两个弹性胶环分别卡在相应的凹槽处。使塑料薄膜固定牢固,不易松脱,而且也方便更换。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筒身下方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床沿夹,底座的顶面凹陷形成限位槽,筒身限位在限位槽内,限位槽在对应翼板的位置凹陷形成卡槽,翼板卡在卡槽内,底座的后端有用于辅助握持的把手。使注射器筒身牢固固定在底座上,方便推药液时施力。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为弧形弯曲结构。方便手握持施力。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顶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前侧为高端,倾斜面的后侧为低端,限位槽自倾斜面的表面凹陷形成。方便注射器顺利推注药液。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体连接有竖向连接部,竖向连接部的下端一体连接有床沿夹,床沿夹垂直竖向连接部,床沿夹上装有紧固螺丝。结构简单,能够牢固固定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的有益效果如下:(1)注射器及肛管一体连接构成一体式注射器,避免操作时多次分拆注射器及肛管,减少污染灌肠液的风险,避免操作过程中漏液及因压力过大导致分离的情况。(2)注射器表面有灌肠所需刻度,可精密测量灌肠液的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可广泛用于各级医院、社区医院、诊所、家庭病房及家庭中进行保留灌肠。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的示意图。图2为底座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考图1-2,所述的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包括注射器1和连接注射器1的肛管2和位于注射器1下方的底座3。所述注射器1包括筒身1a、置于筒身1a内的活塞1b和推杆1c。筒身1a的后端外壁有翼板1d,推杆1c的前端伸入筒身1a内固定连接至活塞1b,推杆1c的后端伸出筒身1a后端外,活塞1b的外壁上套有塑料薄膜1e,塑料薄膜1e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塞1b的前后端,塑料薄膜1e有助于减少活塞1b阻力,使得推药液更省力。具体是,所述活塞1b的前后端有凹槽1f,塑料薄膜1e的前后两端均分别有弹性胶环1g,两个弹性胶环1g分别卡在相应的凹槽1f处,使塑料薄膜1e固定牢固,不易松脱,而且也方便更换。注射器1的外表面有等间隔分布的刻度,可精密测量灌肠液的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可广泛用于各级医院、社区医院、诊所、家庭病房及家庭中进行保留灌肠。所述肛管2的前端为圆锥型封闭端,所述肛管2的前端有侧孔21,肛管2后端与注射器1前端一体连接,可避免操作时多次分拆注射器1及肛管2,减少污染灌肠液的风险,避免操作过程中漏液及因压力过大导致分离的情况。肛管2的前段外表面有等间隔分布的刻度。所述底座3位于筒身1a下方,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床沿夹31,底座3的顶面凹陷形成限位槽32,筒身1a限位在限位槽32内,限位槽32在对应翼板1d的位置凹陷形成卡槽33,翼板1d卡在卡槽33内,使注射器筒身牢固固定在底座3上,方便推药液时施力。底座3的后端有用于辅助握持的把手34,所述把手34为弧形弯曲结构,方便手握持施力。所述底座3的顶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前侧为高端,倾斜面的后侧为低端,限位槽32自倾斜面的表面凹陷形成,倾斜面方便注射器顺利推注药液。所述底座1的底部一体连接有竖向连接部35,竖向连接部35的下端一体连接有床沿夹31,床沿夹31垂直竖向连接部35,床沿夹31上装有紧固螺丝36,用于紧固在床沿上,以固定床沿夹31。本技术注射器为一次性使用一体式保留灌肠专用注射器,先通过床沿夹31和紧固螺丝36固定底座3到床沿上,再将肛管2前端伸入药液瓶内,拉动注射器1的推杆1c,由于肛管2前端侧孔21为进出液口,从而通过肛管2可抽吸所需灌肠药物至肛管2和注射器1内,再将肛管2前端插入病人肛门内并经直肠达到结肠,并使注射器1的翼板1d卡在卡槽33内以固定注射器1到底座3上,便可双手握持把手34,双手拇指推所述推杆1c,达到顺利推动推杆1c进行灌肠的目的,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和连接注射器的肛管,肛管的前端有侧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与肛管一体连接,肛管的前端为圆锥型封闭端,肛管的侧孔为药液进出口,肛管的前段外表面和注射器的外表面均有等间隔分布的刻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和连接注射器的肛管,肛管的前端有侧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与肛管一体连接,肛管的前端为圆锥型封闭端,肛管的侧孔为药液进出口,肛管的前段外表面和注射器的外表面均有等间隔分布的刻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包括筒身、置于筒身内的活塞和推杆,筒身的后端外壁有翼板,推杆的前端伸入筒身内固定连接至活塞,推杆的后端伸出筒身后端外,活塞的外壁上套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塞的前后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一体式保留灌肠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前后端有凹槽,塑料薄膜的前后两端均分别有弹性胶环,两个弹性胶环分别卡在相应的凹槽处。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嘉黄榕蔡丽红张珊黄少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