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晓艳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57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包括导气管、伞罩和柔性管,所述的导气管包括前管和后管,所述后管的排气口用于连接外部的引流管,后管的进气端外表面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径向的连接轴,所述前管的出气端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该连接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前管的轴向向外延伸,连接板上开设有插入孔,所述连接轴从该插入孔中穿过,所述连接板可绕该连接轴转动;所述柔性管的一端粘结后管进气端的内壁,另一端粘结前管出气端的内壁;所述后管靠近连接轴处设置有螺纹段,所述伞罩中心开孔,且开孔处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段相匹配的内螺纹。可快速方便地将电刀切开皮肤、皮下、肌肉时产生的烟雾吸入吸引器。

An easily adjustable suction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电刀、超声刀、能量平台等工具在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医学工作更便捷有效,但同时这些电仪器使用过程中必然产生手术烟雾。手术烟雾是指使用外科电设备,如电刀、超声刀、能量平台等切割人体组织时,被摧毁、消融和分解的人体组织产生微细的颗粒及烟雾悬浮在空中。这些手术烟雾向空气中释放有害物质,给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健康产生长期潜在危害。长期接触手术烟雾,可能会导致医务人员出现上呼吸道不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以及其他潜在的健康危害,包括皮肤过敏、病毒感染等。吸引装置由负压吸引系统、引流管、引流瓶、吸引器头组成。吸引器的原理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医用负压吸引系统采用真空技术吸除病人体内的痰、血、脓及其它污物。手术室外科用吸引器一端通过管道与负压终端连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外科用吸引器头连接。外科吸引器主要是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等,使手术视野清楚,减少污染机会。目前使用的外科吸引器头不能有效吸收外科手术开始时切开皮肤、皮下、肌肉时人体组织产生的手术烟雾,影响医务人员健康。对于胸腔、腹腔镜手术,烟雾不能快速吸出,不但污染操作镜头,影响手术视野,并且烟雾可能从操作孔中溢出污染手术室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可快速方便地将电刀切开皮肤、皮下、肌肉时产生的烟雾吸入吸引器。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包括导气管、伞罩和柔性管,所述的导气管包括前管和后管,所述后管的排气口用于连接外部的引流管,后管的进气端外表面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径向的连接轴,所述前管的出气端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该连接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前管的轴向向外延伸,连接板上开设有插入孔,所述连接轴从该插入孔中穿过,所述连接板可绕该连接轴转动;所述柔性管的一端粘结后管进气端的内壁,另一端粘结前管出气端的内壁;所述后管靠近连接轴处设置有螺纹段,所述伞罩中心开孔,且开孔处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段相匹配的内螺纹。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轴为六棱柱或者八棱柱,所述插入孔为与之匹配的棱形孔,所述插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层。优选地,本技术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设置有阻挡连接板脱离的挡块。本技术所述前管的进气口为均布于进气端的多个进气孔。优选地,所述的进气孔分布在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且距连接板的距离不到前管长度的一半。本技术还包括调节螺钉,所述后管的排气端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内螺纹。优选地,后管上的螺纹段外径比所述后管外径大1-2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伞罩可将烟雾笼罩,便于快速将电刀切开皮肤、皮下、肌肉时产生的烟雾吸入吸引器;将前管与后管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后管可绕连接轴转动,并设置粘结后管和前管的柔性管,在转动时不会影响气体的吸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转动,使进气口与皮肤方向平行,增大与皮肤方向的接触面积,减小吸引器头与皮肤距离,吸引手术烟雾更方便,手握后管,保持向上远离切口,不影响外科医生操作。2、连接轴设置为六或八棱柱,插入孔的内壁上设置弹性层,设计弹性层是为了方便连接杆的转动,棱柱结构的转轴起到限位的作用,使连接杆每转动一定角度就能稳定地定位。3、前管的进气口为均布于进气端的多个进气孔,可从多个角度吸收烟雾,吸收效果更佳。4、在后管上设置调节螺钉,通过旋转调节螺钉实现后管内径的大小调节,方便手术医生根据需要调节吸力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吸引器头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导气管的结构图。图3为导气管弯曲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前管与后管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连接板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6导气管的结构图。图7为实施例7导气管的结构图。图中标记为:1、后管,2、前管,3、伞罩,4、柔性管,5、调节螺钉,11、排气口,12、螺纹段,13、连接轴,21、吸气孔,22、连接板,131、挡块,221、插入孔,222、弹性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法,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包括导气管、伞罩3和柔性管4,所述的导气管包括前管2和后管1,所述后管1的排气口11用于连接外部的引流管,后管1的进气端外表面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径向的连接轴13,所述前管2的出气端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该连接轴13的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沿前管2的轴向向外延伸,连接板22上开设有插入孔221,所述连接轴13从该插入孔221中穿过,所述连接板22可绕该连接轴221转动;所述柔性管4的一端粘结后管1进气端的内壁,另一端粘结前管2出气端的内壁;所述后管1靠近连接轴13处设置有螺纹段12,所述伞罩3中心开孔,且开孔处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段12相匹配的内螺纹。在导气管上设置螺纹段12,可用于伞罩3的拆卸,使用时,伞罩可将烟雾笼罩,便于快速将电刀切开皮肤、皮下、肌肉时产生的烟雾吸入吸引器;将导气管设计为前管2与后管1的连接方式,前管2与后管1通过连接轴221转动连接,后管1可绕连接轴221转动,并设置粘结后管1和前管2内壁的柔性管4,气体从柔性管4通过,在转动前管2时不会影响气体的吸收,该转动设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转动,吸引手术烟雾时旋转吸引器头的前管2,使进气口与皮肤方向平行,增大与皮肤方向的接触面积,减小吸引器头与皮肤距离,吸引手术烟雾更方便,同时手握上方的后管1,保持向上远离切口,不影响外科医生操作。所述的柔性管为可弯曲的塑料管或者橡胶管。所述的前管和后管为刚性管,如不锈钢管。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的连接轴13为六棱柱,所述插入孔221为与之匹配的棱形孔,所述插入孔221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层222。设计弹性层是为了方便连接杆的转动,棱柱结构的转轴起到限位的作用,使连接杆每转动一定角度就能稳定地定位。弹性层为弹性橡胶层。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连接轴13为八棱柱,所述插入孔221为与之匹配的棱形孔,所述插入孔221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层222。所述连接轴13的端部设置有阻挡连接板脱离的挡块131。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6-7所示,所述前管2的进气口为均布于进气端的多个进气孔21。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管、伞罩和柔性管,所述的导气管包括前管和后管,所述后管的排气口用于连接外部的引流管,后管的进气端外表面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径向的连接轴,所述前管的出气端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该连接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前管的轴向向外延伸,连接板上开设有插入孔,所述连接轴从该插入孔中穿过,所述连接板可绕该连接轴转动;所述柔性管的一端粘结后管进气端的内壁,另一端粘结前管出气端的内壁;所述后管靠近连接轴处设置有螺纹段,所述伞罩中心开孔,且开孔处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段相匹配的内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管、伞罩和柔性管,所述的导气管包括前管和后管,所述后管的排气口用于连接外部的引流管,后管的进气端外表面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径向的连接轴,所述前管的出气端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该连接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前管的轴向向外延伸,连接板上开设有插入孔,所述连接轴从该插入孔中穿过,所述连接板可绕该连接轴转动;所述柔性管的一端粘结后管进气端的内壁,另一端粘结前管出气端的内壁;所述后管靠近连接轴处设置有螺纹段,所述伞罩中心开孔,且开孔处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段相匹配的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吸引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为六棱柱或者八棱柱,所述插入孔为与之匹配的棱形孔,所述插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青晓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