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44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冷敷容易造成冻伤的难题,公开了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包括第一气囊、第一导管、端盖、进料口、伸缩气囊、通液管、第一通液板、导槽、乳胶带、冷敷层、第二导管、第二气囊、第二通液板、接口、第三导管、第三气囊和气囊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设置,有效实现对冷敷层内的冷水进行循环流动,进而有效对冷敷层内的水进行适当升温,具有保护功能,防止冻伤,且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符合冷敷领域的需求。

An improved medical cold compress device for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
技术介绍
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降温退热,可减少局部血流,防止炎症和化脓扩散。可将体内的热传导发散,增加散热,降低体温。冷敷适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早期局部软组织损伤、高热病人及中暑者、牙痛及脑外伤病人。冷敷可用小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于局部,每隔1-3分钟更换一次,持续15-20分钟。也可用冰袋裹上毛巾敷于局部,但要注意避免冻伤。使用冷敷的方式可以应用在骨科,当骨折的时候,一般需要采用冷敷的方式进行消肿,传统的一般都是使用毛巾包裹住冰袋进行冷敷,需要陪护人员长时间对毛巾进行扶着,比较劳累,而且在冷敷的过程中也不易根据肿胀的情况进行紧密贴合皮肤,不易进行调整,有的直接使用冰袋进行冷敷,容易出现冻伤的现象,不够安全,而且冰块长时间冷敷一个位置也会造成冻伤现象的发生,不易对冰敷的冷水进行循环流动,不易对冰敷的温度进行适当控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包括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所述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冷敷层,所述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上均对称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之间缠绕有乳胶带,所述乳胶带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带,所述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气囊,所述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与伸缩气囊和冷敷层相通的通液管,所述伸缩气囊外侧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安装有端盖,所述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二导管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所述乳胶带上设置有与气囊带相通的接口,所述接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气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均为乳胶材料制成且为空心结构,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均与伸缩气囊和冷敷层相通,冷敷层为乳胶材料制成且为空心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乳胶带内侧面设置有粘贴层,气囊带通过第三导管与第三气囊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槽不与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盖与进料口螺纹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敷层内侧面粘贴有棉质材料的布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乳胶带和气囊带的设置,就相当于血压仪检测用的袖带,方便进行穿戴,可以实现将该装置固定在不同的位置,对不同位置的骨折进行使用,同时在乳胶带上设置有粘贴层,粘贴层就是魔术贴,可以实现对该装置位置的固定,通过气囊带和第三气囊的配合,第三气囊就相当于缓压气囊,当肿胀比较厉害的时候,就会对气囊带进行挤压,使气囊带内的气体进入第三气囊内,通过缓压的方式可以实现冷敷层与皮肤的紧密贴合,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设置,有助于实现冷水的循环,使冷水反复流入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也有助于通过循环水的方式适当进行升温,避免冷敷层内的水过凉而造成冻伤,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保护,通过将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设置成乳胶材料,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通液板和第二通液板的弯折,也可以将该装置固定在不同的关节处进行使用,本技术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设置,有效实现对冷敷层内的冷水进行循环流动,进而有效对冷敷层内的水进行适当升温,具有保护功能,防止冻伤,且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符合冷敷领域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通液管与第一通液板配合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第一气囊,2、第一导管,3、端盖,4、进料口,5、伸缩气囊,6、通液管,7、第一通液板,8、导槽,9、乳胶带,10、冷敷层,11、第二导管,12、第二气囊,13、第二通液板,14、接口,15、第三导管,16、第三气囊,17、气囊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包括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冷敷层10,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上均对称开设有导槽8,所述导槽8之间缠绕有乳胶带9,所述乳胶带9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带17,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气囊5,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与伸缩气囊5和冷敷层10相通的通液管6,所述伸缩气囊5外侧面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上安装有端盖3,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管2和第二导管11,所述第一导管2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1,所述第二导管11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12,所述乳胶带9上设置有与气囊带17相通的接口14,所述接口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15,所述第三导管15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气囊16。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均为乳胶材料制成且为空心结构,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均与伸缩气囊5和冷敷层10相通,冷敷层10为乳胶材料制成且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导管2和第二导管11相通。所述乳胶带9内侧面设置有粘贴层,气囊带17通过第三导管15与第三气囊16相通。所述导槽8不与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相通。所述端盖3与进料口4螺纹配合。所述冷敷层10内侧面粘贴有棉质材料的布料。工作原理:当出现骨折的时候需要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冷敷,比如小臂骨折和小腿骨折等,使用该装置可以实现对不同骨折部位的冷敷操作,首先将乳胶带9进行拆开,将冷敷层10接触需要冷敷的部位,通过将乳胶带9缠绕在导槽8内,对乳胶带9进行缠绕,将会使气囊带17进行挤压第三气囊16,使用第三气囊16进行缓压,避免对冷敷部位挤压过紧,随着冷敷部位的消肿,可以使第三气囊16内的气体再次通过第三导管15进入到气囊带17内,使气囊带17进行再次膨胀,实现对该装置位置的固定撑紧,准备工作完成后,然后将需要冷敷使用的冰块和冰水通过进料口4装入伸缩气囊5内,再将端盖3拧上,冰水就会通过通液管6、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包括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冷敷层(10),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上均对称开设有导槽(8),所述导槽(8)之间缠绕有乳胶带(9),所述乳胶带(9)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带(17),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气囊(5),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与伸缩气囊(5)和冷敷层(10)相通的通液管(6),所述伸缩气囊(5)外侧面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上安装有端盖(3),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管(2)和第二导管(11),所述第一导管(2)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1),所述第二导管(11)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12),所述乳胶带(9)上设置有与气囊带(17)相通的接口(14),所述接口(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15),所述第三导管(15)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气囊(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骨折用医疗冷敷装置,包括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冷敷层(10),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上均对称开设有导槽(8),所述导槽(8)之间缠绕有乳胶带(9),所述乳胶带(9)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带(17),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气囊(5),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与伸缩气囊(5)和冷敷层(10)相通的通液管(6),所述伸缩气囊(5)外侧面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上安装有端盖(3),所述第一通液板(7)和第二通液板(13)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管(2)和第二导管(11),所述第一导管(2)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1),所述第二导管(11)外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12),所述乳胶带(9)上设置有与气囊带(17)相通的接口(14),所述接口(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15),所述第三导管(15)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气囊(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玲赵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