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弹力颈部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42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用弹力颈部固定带,其结构包括左连接带、松紧带、右连接带和卡位机构,左连接带右侧与松紧带固定连接,右连接带左侧与松紧带进行固定,卡位机构设置于右连接带前端,为解决现有固定带圈起颈部固定太紧时需要将魔术贴撕开再次贴合,不便于进行微调固定力度,导致病人舒适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在右连接带前端设置了卡位机构,需要将固定带固定时可将固定块插入对准通槽插入之后卡块碰触卡槽进行固定,若发现圈得太紧时可按下推杆使其通过钢丝绳拉动卡块使其收起并使固定块向外移动,众多卡槽可提供多种选择方式,从而达到便于调节和增加舒适性的效果。

A kind of elastic neck belt for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用弹力颈部固定带
本技术涉及颈部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护理用弹力颈部固定带。
技术介绍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需要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提供的个人卫生方面的照顾和帮助成为护理,在对病人头部进行护理时需要颈部固定带进行辅助固定,以及防止在护理过程中水流入颈部,但现有固定带圈起颈部固定太紧时需要将魔术贴撕开再次贴合,不便于进行微调固定力度,导致病人舒适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护理用弹力颈部固定带,解决了现有固定带圈起颈部固定太紧时需要将魔术贴撕开再次贴合,不便于进行微调固定力度,导致病人舒适性不足的问题,达到便于调节和增加舒适性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护理用弹力颈部固定带,包括左连接带、松紧带、右连接带和卡位机构,所述左连接带右侧与松紧带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带左侧与松紧带进行固定,所述卡位机构设置于右连接带前端,所述卡位机构由推杆、固定块、弹簧、钢丝绳、滑轮、卡块、滑轨、固定套、通槽和卡槽组成,所述推杆上端贯穿右连接带前端与固定块中部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底部与推杆顶端进行焊接,并且弹簧顶端固定于固定块内部顶端中部,所述钢丝绳右侧固定于推杆上端左侧,并且钢丝绳中部与滑轮滑动连接,所述卡块右侧下端与钢丝绳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轨通过螺栓与固定块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并且滑轨下端与卡块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与左连接带前端中部进行粘接,所述通槽设置于固定套内部,所述卡槽设置于通槽上下两端。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底端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形状与通槽侧面形状相同,并且通槽侧面面积是固定块的1.1倍。进一步的,所述卡块设置有两个,并且相互对称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接带长度是固定套的两倍。进一步的,所述通槽长度是固定套的三分之二。进一步的,所述卡槽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在通槽上下两端相互对称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为塑料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为橡胶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固定带圈起颈部固定太紧时需要将魔术贴撕开再次贴合,不便于进行微调固定力度,导致病人舒适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在右连接带前端设置了卡位机构,需要将固定带固定时可将固定块插入对准通槽插入之后卡块碰触卡槽进行固定,若发现圈得太紧时可按下推杆使其通过钢丝绳拉动卡块使其收起并使固定块向外移动,众多卡槽可提供多种选择方式,从而达到便于调节和增加舒适性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套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卡位机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左连接带-1、松紧带-2、右连接带-3、卡位机构-4、推杆-41、固定块-42、弹簧-43、钢丝绳-44、滑轮-45、卡块-46、滑轨-47、固定套-48、通槽-49、卡槽-410。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护理用弹力颈部固定带:包括左连接带1、松紧带2、右连接带3和卡位机构4,左连接带1右侧与松紧带2固定连接,右连接带3左侧与松紧带2进行固定,卡位机构4设置于右连接带3前端,卡位机构4由推杆41、固定块42、弹簧43、钢丝绳44、滑轮45、卡块46、滑轨47、固定套48、通槽49和卡槽410组成,推杆41上端贯穿右连接带3前端与固定块42中部滑动连接,弹簧43底部与推杆41顶端进行焊接,并且弹簧43顶端固定于固定块42内部顶端中部,钢丝绳44右侧固定于推杆41上端左侧,并且钢丝绳44中部与滑轮45滑动连接,卡块46右侧下端与钢丝绳44左侧固定连接,滑轨47通过螺栓与固定块42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并且滑轨47下端与卡块46顶端滑动连接,固定套48与左连接带1前端中部进行粘接,通槽49设置于固定套48内部,卡槽410设置于通槽49上下两端。其中,所述推杆41底端设置有防滑纹路,使用时能够增大摩擦从而不易滑动。其中,所述固定块42形状与通槽49侧面形状相同,并且通槽49侧面面积是固定块42的1.1倍,能够使固定块更好的插入通槽内。其中,所述卡块46设置有两个,并且相互对称安装,能够很好的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左连接带1长度是固定套48的两倍,使固定套能够更好的安装。其中,所述通槽49长度是固定套48的三分之二,使固定套左侧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其中,所述卡槽410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在通槽49上下两端相互对称安装,能是两个卡块均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固定块42为塑料材质。其中,所述固定套48为橡胶材质。本专利所述的滑轮45:滑轮用来提升重物并能省力的简单机械,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固定套48:固定套为橡胶材质,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工作原理:首先将固定套套入病人颈部使左连接带1和右连接带3进行固定,松紧带2起到对颈部施加压力的效果,现有固定带圈起颈部固定太紧时需要将魔术贴撕开再次贴合,不便于进行微调固定力度,导致病人舒适性不足,可通过卡位机构4解决,需要将固定带固定时可将固定块42插入对准固定套48中的通槽49插入之后,卡块46碰触卡槽410进行固定,若发现圈得太紧时可按下推杆41使其通过钢丝绳44拉动卡块46使其通过滑轨47滑动收起并使固定块42向外移动,众多卡槽410可提供多种选择方式,从而达到便于调节和增加舒适性的效果,滑轮45起到固定钢丝绳44和使其改变受力方向的作用,为解决现有固定带圈起颈部固定太紧时需要将魔术贴撕开再次贴合,不便于进行微调固定力度,导致病人舒适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在右连接带3前端设置了卡位机构4,需要将固定带固定时可将固定块42插入对准通槽49插入之后卡块46碰触卡槽410进行固定,若发现圈得太紧时可按下推杆41使其通过钢丝绳44拉动卡块46使其收起并使固定块42向外移动,众多卡槽410可提供多种选择方式,从而达到便于调节和增加舒适性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弹力颈部固定带,包括左连接带(1)、松紧带(2)和右连接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位机构(4),所述左连接带(1)右侧与松紧带(2)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带(3)左侧与松紧带(2)进行固定,所述卡位机构(4)设置于右连接带(3)前端,所述卡位机构(4)由推杆(41)、固定块(42)、弹簧(43)、钢丝绳(44)、滑轮(45)、卡块(46)、滑轨(47)、固定套(48)、通槽(49)和卡槽(410)组成,所述推杆(41)上端贯穿右连接带(3)前端与固定块(42)中部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3)底部与推杆(41)顶端进行焊接,并且弹簧(43)顶端固定于固定块(42)内部顶端中部,所述钢丝绳(44)右侧固定于推杆(41)上端左侧,并且钢丝绳(44)中部与滑轮(45)滑动连接,所述卡块(46)右侧下端与钢丝绳(4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轨(47)通过螺栓与固定块(42)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并且滑轨(47)下端与卡块(46)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48)与左连接带(1)前端中部进行粘接,所述通槽(49)设置于固定套(48)内部,所述卡槽(410)设置于通槽(49)上下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弹力颈部固定带,包括左连接带(1)、松紧带(2)和右连接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位机构(4),所述左连接带(1)右侧与松紧带(2)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带(3)左侧与松紧带(2)进行固定,所述卡位机构(4)设置于右连接带(3)前端,所述卡位机构(4)由推杆(41)、固定块(42)、弹簧(43)、钢丝绳(44)、滑轮(45)、卡块(46)、滑轨(47)、固定套(48)、通槽(49)和卡槽(410)组成,所述推杆(41)上端贯穿右连接带(3)前端与固定块(42)中部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3)底部与推杆(41)顶端进行焊接,并且弹簧(43)顶端固定于固定块(42)内部顶端中部,所述钢丝绳(44)右侧固定于推杆(41)上端左侧,并且钢丝绳(44)中部与滑轮(45)滑动连接,所述卡块(46)右侧下端与钢丝绳(4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轨(47)通过螺栓与固定块(42)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并且滑轨(47)下端与卡块(46)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48)与左连接带(1)前端中部进行粘接,所述通槽(49)设置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王继彦高莉莉马冬梅戴红双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