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胶尖修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40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牙胶尖修整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顶端安装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置第一修整区和第二修整区,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出料口,且出料口位于第二修整区下方,所述上壳体位于第二修整区一侧设置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底端安装刀具,所述上壳体内设置供刀具连接的滑槽,所述第一修整区上共设置有16个通孔,所述第二修整区上共设置有18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剪切和测量为一体,且休整区孔径分类较细,可提高牙胶尖修整精度。

A kind of retouc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胶尖修整器
本技术涉及牙胶尖修整
,具体是一种牙胶尖修整器。
技术介绍
牙胶尖是口腔科根管治疗的必须材料。为确保根管充填的效果,牙胶尖的长度及尖端直径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多用眼科剪来剪切和测量牙胶尖的长度,而国外公司研制的锥度修整器价格较为昂贵,而且为了实现长度和锥度的测量必须同时准备上述两种工具,较为麻烦。且传统的只是设置0.20mm、0.25mm、0.30mm、0.35mm、0.40mm等进行修剪,并没有设置0.23mm、0.28mm等刻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胶尖修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牙胶尖修整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顶端安装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一修整区和第二修整区,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位于第二修整区下方,所述上壳体位于第二修整区一侧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底端安装有刀具,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供刀具连接的滑槽,所述第一修整区上共设置有16个通孔,16个通孔的直径分别为0.20mm、0.25mm、0.30mm、0.35mm、0.40mm、0.45mm、0.50mm、0.55mm、0.60mm、0.70mm、0.80mm、0.90mm、1.00mm、1.10mm、1.20mm和1.30mm,所述第二修整区上共设置有18个通孔,18个通孔的直径分别为0.20mm、0.23mm、0.25mm、0.28mm、0.30mm、0.33mm、0.35mm、0.38mm、0.40mm、0.43mm、0.45mm、0.48mm、0.50mm、0.53mm、0.60mm、0.63mm、0.70mm和0.73mm,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测量槽。优选的,所述测量槽外侧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上的数值范围设置为0-30mm。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位于测量槽处开设有孔。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修整区和第二修整区的通孔内侧均设置有刀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第一修整区测量牙胶尖的直径,测后通过第二修整区进行剪切(例如我们需要剪切0.23mm的牙胶尖,只需要将牙胶尖放入第一修整区内的0.20mm和0.25mm里面测量,如果能够插入0.20mm,插入不了0.25mm,则可以将该牙胶尖放入第二修整区的0.23mm的通孔中,然后通过推动滑动块带动刀具进行剪切;如果能够插入0.25mm的孔,插入不了0.30mm的孔,则证明该牙胶尖尺寸与我们需要的尺寸相比较大)集剪切和测量为一体,且休整区的孔径分类较细,从而可提高牙胶尖的修整精度;传统的只是设置0.20mm、0.25mm、0.30mm、0.35mm、0.40mm等进行修剪,并没有设置0.23mm、0.28mm等刻度,本申请再现有的基础上增加0.03mm,使得更加精细,治疗效果更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滑动块和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出料口;4、测量槽;5、滑动孔;6、滑动块;7、第一修整区;8、第二修整区;9、通孔;10、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牙胶尖修整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顶端安装有上壳体1,上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修整区7和第二修整区8,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形成有出料口3,且出料口3位于第二修整区8下方,上壳体1位于第二修整区8一侧设置有滑动孔5,滑动孔5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6,滑动块6底端安装有刀具10,上壳体1内设置有供刀具连接的滑槽,第一修整区7上共设置有16个通孔,16个通孔的直径分别为0.20mm、0.25mm、0.30mm、0.35mm、0.40mm、0.45mm、0.50mm、0.55mm、0.60mm、0.70mm、0.80mm、0.90mm、1.00mm、1.10mm、1.20mm和1.30mm,第二修整区8上共设置有18个通孔,18个通孔的直径分别为0.20mm、0.23mm、0.25mm、0.28mm、0.30mm、0.33mm、0.35mm、0.38mm、0.40mm、0.43mm、0.45mm、0.48mm、0.50mm、0.53mm、0.60mm、0.63mm、0.70mm和0.73mm,上壳体1上设置有测量槽4,测量槽4外侧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上的数值范围设置为0-30mm,上壳体1位于测量槽4处开设有孔9,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第一修整区7和第二修整区8的通孔内侧均设置有刀刃。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第一修整区7测量牙胶尖的直径,测后通过第二修整区8进行剪切(例如我们需要剪切0.23mm的牙胶尖,只需要将牙胶尖放入第一修整区内的0.20mm和0.25mm里面测量,如果能够插入0.20mm,插入不了0.25mm,则可以将该牙胶尖放入第二修整区的0.23mm的通孔中,然后通过推动滑动块6带动刀具10进行剪切;如果能够插入0.25mm的孔,插入不了0.30mm的孔,则证明该牙胶尖尺寸与我们需要的尺寸相比较大),通过测量槽4可以测量牙胶尖长度,集剪切和测量为一体,且休整区的孔径分类较细,从而可提高牙胶尖的修整精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胶尖修整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顶端安装有上壳体(1),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修整区(7)和第二修整区(8),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形成有出料口(3),且出料口(3)位于第二修整区(8)下方,所述上壳体(1)位于第二修整区(8)一侧设置有滑动孔(5),所述滑动孔(5)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6),所述滑动块(6)底端安装有刀具(10),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供刀具连接的滑槽,所述第一修整区(7)上共设置有16个通孔,16个通孔的直径分别为0.20mm、0.25mm、0.30mm、0.35mm、0.40mm、0.45mm、0.50mm、0.55mm、0.60mm、0.70mm、0.80mm、0.90mm、1.00mm、1.10mm、1.20mm和1.30mm,所述第二修整区(8)上共设置有18个通孔,18个通孔的直径分别为0.20mm、0.23mm、0.25mm、0.28mm、0.30mm、0.33mm、0.35mm、0.38mm、0.40mm、0.43mm、0.45mm、0.48mm、0.50mm、0.53mm、0.60mm、0.63mm、0.70mm和0.73mm,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测量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胶尖修整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顶端安装有上壳体(1),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修整区(7)和第二修整区(8),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形成有出料口(3),且出料口(3)位于第二修整区(8)下方,所述上壳体(1)位于第二修整区(8)一侧设置有滑动孔(5),所述滑动孔(5)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6),所述滑动块(6)底端安装有刀具(10),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供刀具连接的滑槽,所述第一修整区(7)上共设置有16个通孔,16个通孔的直径分别为0.20mm、0.25mm、0.30mm、0.35mm、0.40mm、0.45mm、0.50mm、0.55mm、0.60mm、0.70mm、0.80mm、0.90mm、1.00mm、1.10mm、1.20mm和1.30mm,所述第二修整区(8)上共设置有18个通孔,18个通孔的直径分别为0.20mm、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森林李凤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禾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