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36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穿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包括第一针筒,所述第一针筒的外表面套接有定位块,所述第一针筒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二针筒,所述第二针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二针筒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十字手柄,所述连通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容器,且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本设计便于拆装,可以准确的找到需要刺入的部位,精确的控制刺针进入人体的身体,该装置的消毒彻底,不仅仅是对刺针的消毒彻底,而且对刺入部位的四周也进行及时适度的消毒,该装置抽积液简单,打开单向阀即可抽积液,抽出积液的体积可以方便简单的控制。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puncture device based on card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穿刺
,具体是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心内科穿刺作为一种治疗方式,一直被人们重用,当病人出现心包积液后,心内科穿刺作为一种治疗方式,一直被人们重用,穿刺针时其中重要的精准工具,市场上和医院里广泛应用了许多种类的穿刺装置。但是,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许多穿刺装置存在许多的确定,例如有些穿刺装置不能准确的找准位置,一些穿刺装置不能精确的控制刺针扎入的深度,内脏的人体重要的器官,如果位置和刺入的深度稍有偏差,病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很多装置不能准确的抽出心包积液的数量和体积,还有一些装置没有及时的消毒,从而引起病人的感染。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包括第一针筒,所述第一针筒的外表面套接有定位块,所述第一针筒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二针筒,所述第二针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二针筒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十字手柄,所述第二针筒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块,所述连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刺针,所述连通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十字手柄和连接块,且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容器,且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块的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针筒的外侧面对应内螺纹位置处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外螺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刺针的一端设置有消毒块,所述消毒块的内部填充沾满消毒酒精的海绵,且消毒块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位置的薄膜。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针筒的外侧面位于连通块的一端设置有定外位螺纹,所述第一针筒的内侧面位于消毒块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内螺纹,所述定位外螺纹和定位内螺纹相匹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针筒的外侧面位于定位内螺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真空容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海棉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设计简单,结构合理,便于拆装,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该装置可以准确的找到需要刺入的部位,精确的控制刺针进入人体的身体,从而可以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该装置的消毒彻底,不仅仅是对刺针的消毒彻底,而且对刺入部位的四周也进行及时适度的消毒,该装置抽积液简单,打开单向阀即可抽积液,避免了传统的抽拉针筒的模式,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抽出积液的体积可以方便简单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中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中第一针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中第二针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真空容器;2、连接管;3、单向阀;4、软管;5、十字手柄;6、连接块;7、第二针筒;8、第一针筒;9、定位块;10、刺针;11、消毒块;12、连通块;13、内螺纹;14、定位内螺纹;15、定位外螺纹;16、海棉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第一针筒8,第一针筒8的外表面套接有定位块9,第一针筒8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二针筒7,第二针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第二针筒7通过连接块6固定连接有十字手柄5,第二针筒7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块12,连通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刺针10,连通块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4,软管4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十字手柄5和连接块6,且软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容器1,且连接管2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3,便于准确的定位,准确的控制刺针进入的深度。定位块9的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13,第一针筒8的外侧面对应内螺纹13位置处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外螺纹,便于定位块9的定位以及拆装。刺针10的一端设置有消毒块11,消毒块11的内部填充沾满消毒酒精的海绵,且消毒块1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位置的薄膜,便于对刺针10的消毒。第二针筒7的外侧面位于连通块12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外螺纹15,第一针筒8的内侧面位于消毒块1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内螺纹14,定位外螺纹15和定位内螺纹14相匹配,便于精确控制刺针10进入人体的深度。第一针筒8的外侧面位于定位内螺纹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刻度线,真空容器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便于精确控制刺针10进入人体的深度,以及测量吸出的积液的体积,定位块9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海棉层16,便于对人体刺入部位的周围消毒处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抽积液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螺纹连接,将定位块9套接在第一针筒8上,然后对海棉层16润湿消毒酒精,将定位块9对准病人扎入刺针的位置,海棉层16对其周围消毒,随后推动十字手柄5,第一阶段通过连接块6带动第二针筒7向前运动,从而带动刺针10运动,刺针10首先经过消毒块11,对刺针10消毒处理,随后看着第一针筒8上的刻度线,控制刺针10进入人体的深度,然后定位内螺纹14和定位外螺纹15接触,第二阶段转动十字手柄5带动第二针筒7转动,从而定位内螺纹14和定位外螺纹15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精确的控制刺针进入的深度,精确安全,到达指定深度后,打开单向阀3,由于真空容器1里面的压强小,从而积液被抽出,进入刺针10,随后通过连通块12进入软管4,然后经过连接管2,最后进入真空容器1,看着真空容器1上的刻度线,控制抽出积液的体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包括第一针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筒(8)的外表面套接有定位块(9),所述第一针筒(8)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二针筒(7),所述第二针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第二针筒(7)通过连接块(6)固定连接有十字手柄(5),所述第二针筒(7)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块(12),所述连通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刺针(10),所述连通块(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4),所述软管(4)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十字手柄(5)和连接块(6),且软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容器(1),且连接管(2)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包括第一针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筒(8)的外表面套接有定位块(9),所述第一针筒(8)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二针筒(7),所述第二针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第二针筒(7)通过连接块(6)固定连接有十字手柄(5),所述第二针筒(7)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块(12),所述连通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刺针(10),所述连通块(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4),所述软管(4)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十字手柄(5)和连接块(6),且软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容器(1),且连接管(2)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心内科的高效精准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9)的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13),所述第一针筒(8)的外侧面对应内螺纹(13)位置处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外螺纹。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剑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