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35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鼻孔纱球、固定块、第一引导线和第二引导线,以及用于对第一引导线进行导向的导管,导管的前端开有穿线孔;第一引导线的一端与后鼻孔纱球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引导线的另一端与导管前端的穿线孔或固定块可拆卸连接;第二引导线与后鼻孔纱球的后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止血装置能直接将后鼻孔纱球由患者的口咽部送入鼻腔后部,对鼻腔后部破裂的毛细血管进行填塞止血,避免血流不止或血液向后流入咽部,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止血效果好。

A hemostasis device for bleeding in the posterior part of nasal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鼻出血俗称流鼻血,是因生理因素、鼻部疾病、外伤或疾病引起的鼻腔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导致的出血症状,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通常采用鼻腔填塞疗法进行治疗,鼻腔填塞疗法是用棉花蘸取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药液,或凉血止血作用的药末,或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鼻腔出血的部位,达到止血目的的治疗方法。鼻腔填塞疗法通常采用直接将棉花或者纱条由鼻孔处塞入,直至深入到鼻腔出血部位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实施较为简单,然而对于出血部位处在鼻腔后部的患者,直接塞入的棉花或纱条在由鼻前庭向后鼻孔填塞时,容易进一步挤压破裂的毛细血管,而且压迫不到出血点,导致患者出血不止并且血液会由对侧鼻孔流出甚至向后流入咽部,从而使患者反复出血,加重病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这种止血装置能对鼻腔后部破裂的毛细血管进行填塞止血,避免血流不止或血液向后流入咽部,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止血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鼻孔纱球、固定块、第一引导线和第二引导线,以及用于对第一引导线进行导向的导管,导管的前端开有穿线孔;第一引导线的一端与后鼻孔纱球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引导线的另一端与导管前端的穿线孔或固定块可拆卸连接;第二引导线与后鼻孔纱球的后端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对鼻腔后部出血的患者进行止血时,在对患者鼻腔和口咽部进行粘膜表面麻醉后,在后鼻孔纱球表面涂上具有收敛止血、消炎润滑作用的药液(如金霉素眼药膏等)、凉血止血作用的药末或凡士林油,首先将导管由患者患侧鼻腔伸入,使导管沿鼻腔进入口咽部,通过血管钳等医用夹具将导管从口腔拉出,然后将连接有后鼻孔纱球的第一引导线与导管前端的穿线孔连接,将导管沿原方向由鼻腔处重新缓慢拉回,将后鼻孔纱球由口腔拉进后鼻孔处,并使第一引导线露出鼻腔,随后将第一引导线从穿线孔处解开,再将第一引导线进一步拉紧,保证后鼻孔纱球前端将鼻腔后部破裂的毛细血管压迫填塞、后鼻孔纱球后端将后鼻孔堵塞,再采用另外的纱条由鼻腔塞入到前鼻孔中,避免血液由前鼻孔流出,最后将第一引导线与固定块连接,使固定块卡在鼻子外,避免第一引导线在后鼻孔纱球的重力作用下滑入患者口咽部;在经过72小时的填塞压迫,使患部完成止血后,可以将与固定块连接的第一引导线由固定块处解开,同时通过血管钳等医用夹具夹持住后鼻孔纱球后端的第二引导线并拉动,将后鼻孔纱球从患者口腔拉出。上述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将后鼻孔纱球由患者口咽部送入后鼻孔,从而避免后鼻孔纱球在送入过程中挤压到破裂的毛细血管引起更严重的出血,能够直接对鼻腔后部破裂的毛细血管进行填塞止血,其止血效果更好。优选方案中,所述后鼻孔纱球的前端呈锥形体,后端呈半球状。通过这种设置,呈锥形体的后鼻孔纱球前端对于破裂的毛细血管起到的填塞效果更好,呈半球状的后鼻孔纱球后端能保证将后鼻孔堵塞,使止血效果更明显。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后鼻孔纱球由纱布多重折叠并缝合而成。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块为纱布卷。纱布卷由纱布卷绕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能直接将后鼻孔纱球由患者的口咽部送入后鼻孔,对鼻腔后部破裂的毛细血管进行填塞止血,避免血流不止或血液向后流入咽部,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止血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中的第一引导线与导管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中的第一引导线与固定块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包括后鼻孔纱球1、固定块2、第一引导线3和第二引导线4,以及用于对第一引导线3进行导向的导管5,导管5的前端开有穿线孔501;第一引导线3的一端与后鼻孔纱球1的前端101固定连接,第一引导线3的另一端与导管5前端的穿线孔501或固定块2可拆卸连接;第二引导线4与后鼻孔纱球1的后端102固定连接;所述后鼻孔纱球1的前端101呈锥形体,后端102呈半球状,后鼻孔纱球1由纱布多重折叠并缝合而成,固定块2为纱布卷,纱布卷由纱布卷绕而成。采用上述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对鼻腔后部出血的患者进行止血时,在对患者鼻腔和口咽部进行粘膜表面麻醉后,在后鼻孔纱球1表面涂上具有收敛止血、消炎润滑作用的药液(如金霉素眼药膏等)、凉血止血作用的药末或凡士林油,首先将导管5由患者患侧鼻腔伸入,使导管5沿鼻腔进入口咽部,通过血管钳等医用夹具将导管5从口腔拉出,然后将连接有后鼻孔纱球1的第一引导线3与导管5前端的穿线孔501连接(如图1所示),将导管5沿原方向由鼻腔处重新缓慢拉回,将后鼻孔纱球1由口腔拉进后鼻孔处,并使第一引导线3露出鼻腔,随后将第一引导线3从穿线孔501处解开,再将第一引导线3进一步拉紧,保证呈锥形体的后鼻孔纱球1前端101将鼻腔后部破裂的毛细血管填塞、呈球面的后鼻孔纱球1后端102将后鼻孔堵塞,再采用另外的纱条由鼻腔塞入到前鼻孔中,避免血液由前鼻孔流出,最后将第一引导线3与固定块2连接(如图2所示),使固定块2卡在鼻子外,避免第一引导线3在后鼻孔纱球1的重力作用下滑入患者口咽部;在经过长约72小时的填塞压迫,使患部完成止血后,可以将与固定块2连接的第一引导线3由固定块2处解开,同时通过血管钳等医用夹具夹持住与后鼻孔纱球1后端102的第二引导线4并拉动,将后鼻孔纱球1从患者口腔拉出。上述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将后鼻孔纱球1由患者口咽部送入后鼻孔,从而避免后鼻孔纱球1在送入过程中挤压到破裂的毛细血管引起更严重的出血,能够直接对鼻腔后部破裂的毛细血管进行填塞止血,其止血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鼻孔纱球、固定块、第一引导线和第二引导线,以及用于对第一引导线进行导向的导管,导管的前端开有穿线孔;第一引导线的一端与后鼻孔纱球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引导线的另一端与导管前端的穿线孔或固定块可拆卸连接;第二引导线与后鼻孔纱球的后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鼻腔后部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鼻孔纱球、固定块、第一引导线和第二引导线,以及用于对第一引导线进行导向的导管,导管的前端开有穿线孔;第一引导线的一端与后鼻孔纱球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引导线的另一端与导管前端的穿线孔或固定块可拆卸连接;第二引导线与后鼻孔纱球的后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珠王燕璇胡丽云周玉华皱海棠李创伟杨楚庄夏衍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