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玉清专利>正文

一种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25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00
一种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包括与速热饮水装置主机匹配安装的水箱及设置在水箱上的盖板;所述主机顶部设置有水路接头,水路接头上设置有与水箱连通的进水口及与主机进水端连通的出水口,进水口上连接有伸入水箱内底部的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主机进水端和水箱的水路连接。

A water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quick hot drinking wat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305238469S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公开了一种饮水机,此种饮水机的水箱和主机为一体结构,主机必须配套水箱进行使用,主机并不能适配瓶装水,饮水机具有一定的体积,饮水机的便携性较差。有鉴于此,部分企业研发出主机和水箱之间为快拆式结构的饮水机,如公告号为CN304948170S和CN304861924S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公开的饮水机,其饮水机(相当于主机)没有配置水箱,饮水机上部具有用于适配瓶装水的接口,提高了主机的便携性。另外,如果要使此种饮水机能够配套水箱进行使用,就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接驳饮水机进水端和水箱的水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其能够实现主机进水端和水箱的水路连接。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包括与速热饮水装置主机匹配安装的水箱及设置在水箱上的盖板;所述主机顶部设置有水路接头,水路接头上设置有与水箱连通的进水口及与主机进水端连通的出水口,进水口上连接有伸入水箱内底部的进水管。所述水路接头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侧面上部并向后延伸的进水接头;所述主体内设置有贯通其底部的第一腔体,进水接头内设置有贯通其两端并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进水口位于第二腔体的外侧端部,出水口位于第一腔体底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固接在盖板上的竖向部及连接在竖向部前面的横向部,横向部设置在主机上。所述横向部盖装在水路接头上,进水接头位于横向部内;或者,横向部位于进水接头后方,进水管相应的端部向前穿出横向部。所述水箱内壁的上部设置有护罩,护罩内设置有贯通其上部和下部的容置腔,进水管向下穿过容置腔,容置腔位于主机的后部,竖向部盖装在护罩上。所述水箱前部设置有凹腔,主机设置在凹腔内,护罩位于凹腔的后部。所述主机顶部对应水路接头设置有安装凹槽,主体的下部插装在安装凹槽内,进水接头位于安装凹槽上方。所述安装凹槽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出水接头。所述主体上套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主体外侧面和安装凹槽内侧面之间。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图1A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3,本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包括与速热饮水装置主机1匹配安装的水箱2及设置在水箱2上的盖板26;所述主机1顶部设置有快拆式水路接头3,水路接头3上设置有与水箱2连通的进水口6及与主机1进水端连通的出水口7,进水口6上连接有伸入水箱2内底部的进水管15。主机1进水端与主机1内部的水路连通。水路接驳结构能够实现主机1进水端和水箱2的水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顶部对应水路接头3设置有安装凹槽24,主体16的下部插装在安装凹槽24内,进水接头17位于安装凹槽24上方,水路接头3和进水管15的拆卸方便,便于主机1和水箱2的分离以及主机1配套水瓶的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凹槽24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腔体18连通的出水接头25。具体地,出水接头25通过管路与主机1内部的水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6上套装有密封圈27,密封圈27位于主体16外侧面和安装凹槽24内侧面之间,保证主体16和安装凹槽24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水路接头3包括主体16及设置在主体16侧面上部并向后延伸的进水接头17,主体16呈圆柱状。所述主体16内设置有贯通其底部的第一腔体18,进水接头17内设置有贯通其两端并与第一腔体18连通的第二腔体19;所述进水口6位于第二腔体19的外侧端部,出水口7位于第一腔体18底部。水路接头3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且安装拆卸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盖板26上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固接在盖板26上的竖向部20及连接在竖向部20前面的横向部21,横向部21设置在主机1上。盖板26和防护壳一体成型,防护壳内设置有贯通竖向部20和横向部21底部的空腔。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部21盖装在水路接头3上,进水接头17位于横向部21内;或者,横向部21位于进水接头17后方,进水管15相应的端部向前穿出横向部21,即水路接头3处于裸露状态。本实施例中,采用横向部21盖装在水路接头3上的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水箱2内壁的上部设置有护罩22,护罩22内设置有贯通其上部和下部的容置腔23,进水管15向下穿过容置腔23,容置腔23位于主机1的后部,竖向部20盖装在护罩22上。进一步地,所述水箱2前部设置有凹腔14,主机1设置在凹腔14内,护罩22位于凹腔14的后部。实现主机1的安装。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速热饮水装置主机(1)匹配安装的水箱(2)及设置在水箱(2)上的盖板(26);/n所述主机(1)顶部设置有水路接头(3),水路接头(3)上设置有与水箱(2)连通的进水口(6)及与主机(1)进水端连通的出水口(7),进水口(6)上连接有伸入水箱(2)内底部的进水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速热饮水装置主机(1)匹配安装的水箱(2)及设置在水箱(2)上的盖板(26);
所述主机(1)顶部设置有水路接头(3),水路接头(3)上设置有与水箱(2)连通的进水口(6)及与主机(1)进水端连通的出水口(7),进水口(6)上连接有伸入水箱(2)内底部的进水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接头(3)包括主体(16)及设置在主体(16)侧面上部并向后延伸的进水接头(17);
所述主体(16)内设置有贯通其底部的第一腔体(18),进水接头(17)内设置有贯通其两端并与第一腔体(18)连通的第二腔体(19);
所述进水口(6)位于第二腔体(19)的外侧端部,出水口(7)位于第一腔体(18)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6)上设置有防护壳;
所述防护壳包括固接在盖板(26)上的竖向部(20)及连接在竖向部(20)前面的横向部(21),横向部(21)设置在主机(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速热饮水装置的水路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部(21)盖装在水路接头(3)上,进水接头(17)位于横向部(2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潘玉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