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泡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22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泡茶装置,其包括:杯座及杯体,杯体设于杯座上方,杯座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超声波震荡器和制冷器,杯体至少部分置于容纳腔内,且杯体至少部分接触超声波震荡器及制冷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超声波震荡器可快速萃取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维生素等有益成分,与此同时,制冷器能够对茶水降温,防止茶水因超声波震荡而温度升高,无需再加入冰块或者置入冰箱至冷藏,能够提高茶品的口感。

A cold tea ma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泡茶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泡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茶叶主要的冲泡方式是采用热水冲泡,现泡现饮,在冲泡时需要烧开水,浸泡完成后需要冷却至50℃以下才可以品饮,程序较为复杂且耗工耗时。同时,高温泡茶会造成茶叶中的甘宁酸、咖啡因以及茶叶碱的大量释放,使茶水的口味变苦变涩,茶水中过量的咖啡因还会使人出现心跳加速、钙质流失、周期性头痛及失眠等现象,并且会影响肾脏对钙的吸收作用,不利于人体健康。而冷泡茶在泡饮时不需要使用沸水,直接使用冷水甚至冰水冲泡,该种冲泡方法可以减少茶叶中甘宁酸、咖啡因、茶叶碱的释出,并且冷泡茶中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能够得到完全保留,不受高温水的破坏流失,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饮用六个月的冷泡茶,对降低血糖效果显著,治愈率可达到9%。但是冷泡茶需要通过长时间浸泡才能使茶叶中的有益成分溶出,浸泡时间短则有益成分的溶出量小,饮用冷泡茶时,需要提前6-10小时进行准备,还需要加入冰块或者放入冰箱,操作麻烦且不能即时饮用,不能满足现今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的要求,使得冷泡茶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泡茶装置,能够快速、高效浸提茶叶中的有益成分,且提高茶品的口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泡茶装置,包括:杯座及杯体,所述杯体设于所述杯座上方,所述杯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超声波震荡器和制冷器,所述杯体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杯体至少部分接触所述超声波震荡器及所述制冷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制冷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及散热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至少部分接触所述杯体,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下方,且所述杯座上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散热通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内部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容纳槽,所述超声波震荡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与所述超声波震荡器的上表面相平齐,以限定成用于与所述杯体接触的放置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片及风扇,所述散热片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下方,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散热片下方;所述散热通道开设于所述杯座的侧壁与所述散热片相对的位置上,所述杯座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风扇相对应的通风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杯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散热通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的下方还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制冷器及所述超声波震荡器均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杯体内设置有滤网。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冷泡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冷泡茶装置,包括杯座及杯体,杯座的容纳腔内设置有超声波震荡器及制冷器,茶叶浸泡在杯体的水中,超声波震荡器产生的超声波对杯体内的水产生空化效应,作用于茶叶,使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快速高效析出,解决了目前冷泡茶需要长时间浸泡,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制冷器接触杯体的一端制冷,能使杯体内所泡茶水温度降低,避免了超声波震荡导致的杯体内水温升高,无需另外在杯体内加入冰块或者放入冰箱中,茶中的甘宁酸、咖啡因及茶叶碱不会大量释出,茶水的口感不会变苦变涩,能够保证茶品的口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冷泡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冷泡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冷泡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杯座;11、容纳腔;2、杯体;3、制冷器;31、半导体制冷片;311、容纳槽;32、散热组件;321、散热片;322、风扇;4、超声波震荡器;5、控制组件;6、锂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冷泡茶装置,包括:杯座1及杯体2,杯体2设于杯座1上方,杯座1内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设置有超声波震荡器4和制冷器3,杯体2至少部分置于容纳腔11内,且杯体2至少部分接触超声波震荡器4及制冷器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冷泡茶装置,杯座1的容纳腔11内设置有超声波震荡器4及制冷器3,且杯体2至少部分接触超声波震荡器4及制冷器3,茶叶浸泡在杯体2的冷水中,启动超声波震荡器4,利用超声波的高频震动以及空化效果,萃取茶叶中的有益成分,空化效应对茶叶叶肉组织的穿透力强,有助于茶叶中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其它水溶性有益成分快速溶出,且有益成分的提取率更高;制冷器3可对与其接触的杯体2部分制冷,进而降低杯体2中茶水的温度,防止因超声波震荡使得杯体2中水温升高,减少了茶中的甘宁酸、咖啡因及茶叶碱的溶出,改善了茶水的口感,本冷泡茶装置使用方便快捷,冲泡出的茶水口感好且富含有益成分。具体地,为了实现较好的制冷作用,制冷器3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1及散热组件32,半导体制冷片31至少部分接触杯体2,散热组件32设于半导体制冷片31下方,且杯座1上与散热组件3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散热通道(附图中未示出),散热组件32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片31的热端进行快速散热。优选地,为同时对杯体2中的茶水进行超声波震荡及制冷降温,优化各部件在杯座1中的布置,半导体制冷片31内部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容纳槽311,超声波震荡器4设置于容纳槽311内。进一步的,半导体制冷片31的上表面与超声波震荡器4的上表面相平齐,以限定成用于与杯体2接触的放置面,从而杯体2的底部能够同时接触超声波震荡器4及制冷器3,实现在超声波震荡的同时对茶水降温。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降低半导体制冷片31热端的温度,散热组件32包括散热片321及风扇322,散热片321设于半导体制冷片31下方,风扇322设于散热片321下方,两个相对的散热通道开设于杯座1的侧壁与散热片321相对的位置上,杯座1的底部开设有与风扇322相对应的通风口(附图中未示出);冷空气从通风口进入杯座1的底部,再由风扇322带到散热片321,对半导体制冷片31的热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杯座及杯体,所述杯体设于所述杯座上方,所述杯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超声波震荡器和制冷器,所述杯体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杯体至少部分接触所述超声波震荡器及所述制冷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杯座及杯体,所述杯体设于所述杯座上方,所述杯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超声波震荡器和制冷器,所述杯体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杯体至少部分接触所述超声波震荡器及所述制冷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及散热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至少部分接触所述杯体,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下方,且所述杯座上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散热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内部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容纳槽,所述超声波震荡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与所述超声波震荡器的上表面相平齐,以限定成用于与所述杯体接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铎沂马浩柱梁健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谷悦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