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体及其防过跑机构,包括:离合模组、锁芯模组和主锁舌拨动机构;所述离合模组的离合器外壳和所述锁芯模组的钥匙拨块分别能够转动与所述主锁舌拨动机构配合;所述主锁舌拨动机构包括:主锁舌拨块和解锁拨片。离合模组和锁芯模组均能先后驱动主锁舌拨块和解锁拨片运动,一个零件驱动两套机构,减少累计公差;离合模组和锁芯模组分别驱动主锁舌机构运动,两套系统相对独立,互不影响;驱动零件特征作为限位,解锁拨片旋转后形成倒扣特征,阻碍钥匙拨片的继续转动,防止过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防过跑机构的锁体。
A lock body and its anti runn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体及其防过跑机构
本技术涉及锁体
,特别涉及一种锁体及其防过跑机构。
技术介绍
智能门锁作为一款智能家居产品,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其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科技感逐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锁体,方轴与钥匙驱动不同零部件,累积公差导致误差大;另外,在驱动过程中不能完全止位,有过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体防过跑机构,减少累计公差,从而缩小误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防过跑机构的锁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体防过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模组、锁芯模组和主锁舌拨动机构;所述离合模组的离合器外壳和所述锁芯模组的钥匙拨块分别能够转动与所述主锁舌拨动机构配合。优选的,所述主锁舌拨动机构包括:主锁舌拨块和解锁拨片;在所述离合器外壳或所述钥匙拨块沿解锁方向转动时,所述主锁舌拨块和所述解锁拨片能够依次与所述离合器外壳或所述钥匙拨块配合,且所述解锁拨片能够在转动预设角度后阻止所述离合器外壳或所述钥匙拨块继续旋转。优选的,所述解锁拨片设有用于同所述离合器外壳卡配的解锁拨块凹槽。优选的,所述离合器外壳具有用于接触所述主锁舌拨块和所述解锁拨片的第一面,所述解锁拨块凹槽具有用于同所述第一面配合的第二面。优选的,所述解锁拨片开设有用于同所述钥匙拨块卡配的解锁拨块卡槽。优选的,所述钥匙拨块具有用于接触所述主锁舌拨块和所述解锁拨片的第三面,所述解锁拨块卡槽具有用于同所述第三面配合的第四面。优选的,所述主锁舌拨块的转轴和所述解锁拨片的转轴共线。优选的,所述解锁拨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锁体防过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锁体,可活动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的限位柱。优选的,所述主锁舌拨块与所述离合器外壳配合的转动角度为30°-90°,所述解锁拨片阻止所述离合器外壳旋转前的转动预设角度为5°-20°;所述主锁舌拨块与所述钥匙拨块配合的转动角度为30°-90°,所述解锁拨片阻止所述钥匙拨块继续旋转前的转动预设角度为3°-20°。一种锁体,包括如上述的锁体防过跑机构。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锁体防过跑机构,其离合模组和锁芯模组分别能够与主锁舌拨动机构配合,即方轴与钥匙驱动相同零部件,可减少累计公差误差;离合模组和锁芯模组分别驱动主锁舌拨块和解锁拨片,两套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影响;驱动零件特征作为限位,防止过跑。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锁体,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防过跑机构,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体防过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体防过跑机构的驱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轴端防过跑原理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轴端与主锁舌拨块和解锁拨片配合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轴端防过跑角度计算的结构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钥匙端防过跑原理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钥匙端与主锁舌拨块和解锁拨片配合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钥匙端防过跑角度计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离合模组,1-1是离合器外壳,1-2为第一侧面;2是主锁舌拨块,2-1为第五面,2-2为第六面;3是解锁拨片,3-1是解锁拨块凹槽,3-2是第四面,3-3是第二面,3-4为第七面,3-5为第八面;4是锁芯模组,4-1是钥匙拨块,4-2是第三侧面;5是主锁舌扭簧;6是主锁舌拨块扭簧;7是下盖板;8是长螺丝;9是主锁舌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体防过跑机构,包括:离合模组1、锁芯模组4和主锁舌拨动机构,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中,离合模组1的离合器外壳1-1和锁芯模组4的钥匙拨块4-1分别能够转动与主锁舌拨动机构配合。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体防过跑机构,其离合模组1和锁芯模组4分别能够与主锁舌拨动机构配合,即方轴与钥匙驱动相同零部件,可减少累计公差误差,同时两套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进一步的,主锁舌拨动机构包括:主锁舌拨块2和解锁拨片3;在离合器外壳1-1或钥匙拨块4-1沿解锁方向转动时,主锁舌拨块2和解锁拨片3能够依次与离合器外壳1-1或钥匙拨块4-1配合,且解锁拨片3能够在转动预设角度后阻止离合器外壳1-1或钥匙拨块4-1继续旋转,实现防过跑。以方轴端为例,图3是方轴端的防过跑原理,图4是方轴驱动的过程图,离合模组1推动主锁舌拨块2转动角度A,然后推动解锁拨片3一起转动角度B,而主锁舌拨块2转动是角度F,解锁拨片3转动是角度(C-E)后形成限位,阻碍了离合模组1的继续转动,实现方轴端的防过跑。具体的,解锁拨片3开设有用于同离合器外壳1-1卡配的解锁拨块凹槽3-1,用于形成倒扣特征,可实现有效限位,其结构可以参照图2所示,具体为与离合器外壳1-1的边缘凸起(优选为尖端,详见后文)卡配的弧形限位槽。类似的,解锁拨片3开设有用于同钥匙拨块4-1卡配的解锁拨块卡槽,用于形成倒扣特征,可实现有效限位,其结构可以参照图2和图5a所示,具体为与钥匙拨块4-1的边缘凸起(优选为端部,详见后文)卡配的弧形限位槽。作为优选,离合器外壳1-1具有用于同主锁舌拨块2面接触的第一侧面1-2,和用于同解锁拨片3线接触的尖端(即前述边缘凸起),解锁拨块凹槽3-1具有用于同第一侧面1-2配合的第二面3-3,其结构可以参照图3所示。本方案通过面与面的接触增大配合面积,提高卡配倒扣限位的可靠程度。类似的,钥匙拨块4-1具有用于同主锁舌拨块2面接触的第三侧面4-2,和用于同解锁拨片3线接触的端部(即前述边缘凸起),解锁拨块卡槽具有用于同第三侧面4-2配合的第四面3-2,其结构可以参照图5所示,本方案通过面与面的接触增大配合面积,提高卡配倒扣限位的可靠程度。更进一步的,如此设置,离合器外壳1-1用于同主锁舌拨块2配合的部位(在此为离合器外壳1-1的尖端与主锁舌拨块2的第五面2-1线接触)到离合器外壳1-1转轴的距离,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体防过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模组(1)、锁芯模组(4)和主锁舌拨动机构;/n所述离合模组(1)的离合器外壳(1-1)和所述锁芯模组(4)的钥匙拨块(4-1)分别能够转动与所述主锁舌拨动机构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体防过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模组(1)、锁芯模组(4)和主锁舌拨动机构;
所述离合模组(1)的离合器外壳(1-1)和所述锁芯模组(4)的钥匙拨块(4-1)分别能够转动与所述主锁舌拨动机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防过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舌拨动机构包括:主锁舌拨块(2)和解锁拨片(3);
在所述离合器外壳(1-1)或所述钥匙拨块(4-1)沿解锁方向转动时,所述主锁舌拨块(2)和所述解锁拨片(3)能够依次与所述离合器外壳(1-1)或所述钥匙拨块(4-1)配合,且所述解锁拨片(3)能够在转动预设角度后阻止所述离合器外壳(1-1)或所述钥匙拨块(4-1)继续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防过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拨片(3)开设有用于同所述离合器外壳(1-1)卡配限位的解锁拨块凹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防过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外壳(1-1)具有用于同所述主锁舌拨块(2)面接触的第一侧面(1-2),和用于同所述解锁拨片(3)线接触的尖端,所述解锁拨块凹槽(3-1)具有用于同所述第一侧面(1-2)配合的第二面(3-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防过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明,任利学,杨小墀,
申请(专利权)人: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