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线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强度水泥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所述电线杆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呈圆筒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直径大于第二加强板的直径,同时,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电线杆本体的上下两端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强度水泥电线杆,通过在电线杆本体内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使得由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水泥电线杆具有较高的强度,可满足生产实际中对高强度水泥电线杆的要求。
A kind of high strength cement electric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水泥电线杆
本技术涉及电线杆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强度水泥电线杆。
技术介绍
电线杆是用来把电缆架起以方便电力或电信远距离传输的竖直构造物,通常电缆会被高高地架起在电线杆上,从而可以远离行人或跨过道路与建筑物。而随着我国农村电网改造和移动通讯建设的进行,水泥电线杆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减少输电线路的停电次数和线路通道问题,广泛采用架空绝缘线和电缆进行输电,而随着用户负荷增加,线路输送电流较大,线路设计时选取大截面导线,这种导线质量较大,使电线杆承受重力增加,相应的对电线杆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水泥电线杆结构较为简单,轻度家底,同时固定时不够稳固,容易歪斜。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水泥电线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水泥电线杆。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水泥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所述电线杆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呈圆筒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直径大于第二加强板的直径。根据本技术水泥电线杆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电线杆本体的上下两端齐平。根据本技术水泥电线杆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加强板贴近电线杆本体的外圆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贴近电线杆本体的内圆设置。根据本技术水泥电线杆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由铁片卷绕成圆筒状,并在接口处进行焊接而成。根据本技术水泥电线杆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开设有通孔,且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上开设的通孔与电线杆本体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且所述通孔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根据本技术水泥电线杆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均布于第一加强板的表面。根据本技术水泥电线杆的一个方面,所述加强筋为L型。根据本技术水泥电线杆的一个方面,所述加强筋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加强板的外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高强度水泥电线杆,通过在电线杆本体内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使得由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水泥电线杆具有较高的强度,可满足生产实际中对高强度水泥电线杆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电线杆本体,2、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4、通孔,5、螺栓,6、螺帽,7、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实施方式1:请参阅图1-3所示的本技术的高强度水泥电线杆的第1较佳实施方式,其包括电线杆本体1,所述电线杆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呈圆筒状,且第一加强板2的直径大于第二加强板3的直径,这样,由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电线杆具有较高的强度,可满足生产实际中对高强度水泥电线杆的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电线杆本体1的上下两端齐平,这样,可使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沿整个电线杆本体设置,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水泥电线杆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2贴近电线杆本体1的外圆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3贴近电线杆本体1的内圆设置,这样,可提高本技术的水泥电线杆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均由铁片卷绕成圆筒状,并在接口处进行焊接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均开设有通孔4,且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上开设的通孔4与电线杆本体1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且所述通孔4上穿设有螺栓5,所述螺栓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6,这样,通过螺栓5与螺帽6的配合,使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时,可通过螺栓5与螺帽的配合,将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调成等间距设置或非等间距设置,以及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间距的大小,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成。实施方式2: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高强度水泥电线杆的第2较佳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上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均布于第一加强板2的表面,这样,设置的加强筋7,可使第一加强板2与混凝土层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而提高本技术的水泥电线杆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7为L型,L型结构可进一步保证连接效果,提高水泥电线杆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加强板2的外表面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高强度水泥电线杆通过在电线杆本体内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使得由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水泥电线杆具有较高的强度,可满足生产实际中对高强度水泥电线杆的要求,同时,设置的加强筋,可使第一加强板与混凝土层结合的更加紧密,提高本技术的水泥电线杆的强度。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水泥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杆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呈圆筒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2)的直径大于第二加强板(3)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水泥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杆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呈圆筒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2)的直径大于第二加强板(3)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水泥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电线杆本体(1)的上下两端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水泥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贴近电线杆本体(1)的外圆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3)贴近电线杆本体(1)的内圆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水泥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均由铁片卷绕成圆筒状,并在接口处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江,曾凡山,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联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