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127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桌,涉及折叠家具领域。折叠桌包括桌板和支架,支架包括铰接在桌板上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两个支撑件的铰接轴线平行间隔布置,第一支撑件设有开口朝远离铰接轴线方向的插接口,第二支撑件设有用于转动交叉至插接口中以在两个支撑件之间形成相互挡止配合作用的插接头。使用时,将两个支撑件分别朝相对的方向转动,使第二支撑件的插接头转动交叉至第一支撑件的插接口中,通过交叉的两个支撑件之间的相互挡止配合作用从而形成“X”形支架,利用了两个支撑件的自身结构特点,“X”形支架对桌板起到稳定支撑作用,简化了整体结构,而且在收纳或者展开折叠桌时,无需注意支撑件与限位件的配合,降低了使用操作的难度。

A fold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桌
本技术涉及折叠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桌。
技术介绍
折叠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具,具有收纳方便、使用灵活的优点,折叠桌收纳后占用空间小,更符合不同的使用需要。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767331U、授权公告日为2011.03.2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桌子,该桌子包括桌子面板和支腿,面板底部设有两个插孔,一个插孔方向向下,另一个插孔方向向左或向右,支腿由两个支架固定,支腿两侧固定处分别安装安全扣,两个安全扣为一对,双向紧紧锁住支腿,桌子面板底部设有挂钩,挂钩的一端勾在支架的顶部,挂钩的另一端勾在另一个支架的顶部以固定支腿。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折叠式桌子时,需要先将两个支架转动分开,通过桌子面板底部的挂钩勾在两个支架的顶部位置,从而对支腿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折叠桌通常采用桌板加支架的结构,支架一般采用铰接的连接形式,通过绕转轴转动实现收纳支架,但是,相互铰接的支架需要专门的限位件,例如挂钩,将支架固定在支撑状态。由于限位件的存在,增加了折叠桌的整体结构复杂程度,并且,在使用中需要注意支架与限位件的配合,这无疑又增加了收纳和展开操作的难度。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桌由于设置限位件,存在整体结构复杂、使用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折叠桌,以解决现有折叠桌的整体结构复杂、使用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折叠桌的技术方案为:折叠桌包括桌板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铰接在桌板上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铰接轴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开口朝远离铰接轴线方向的插接口,第二支撑件设有用于转动交叉至所述插接口中以在两个支撑件之间形成相互挡止配合作用的插接头。有益效果:使用时,将两个支撑件分别朝相对的方向转动,使第二支撑件的插接头转动交叉至第一支撑件的插接口中,通过交叉的两个支撑件之间的相互挡止配合作用从而形成“X”形支架,利用了两个支撑件的自身结构特点,“X”形支架对桌板起到稳定支撑作用,相比于现有折叠桌省去了限位件,简化了整体结构,而且在收纳或者展开折叠桌时,无需注意支撑件与限位件的配合,降低了使用操作的难度。进一步的,为了确保两个支撑件交叉形成支架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凹形支撑件,所述凹形支撑件的凹陷部分的开口朝远离铰接轴线方向,所述凹形支撑件的凹陷部分构成所述插接口;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凸出部分远离铰接轴线的凸形支撑件,所述凸形支撑件的凸出部分构成用于转动交叉至插接口中的插接头。通过凸形支撑件的凸出部分与凹形支撑件的凹陷部分的底部边缘挡止配合,凸形支撑件的位于凸出部分两侧的肩部分别与凹形支撑件的位于凹陷部分两侧的悬臂根部挡止配合,从而形成“X”形支架的支撑结构。进一步的,为了简化支架的结构,降低支架本身的重量,所述凹形支撑件和凸形支撑件分别由管件或者杆件制成,制成所述凹形支撑件和凸形支撑件的管件或者杆件的两端分离且分别与桌板铰接。进一步的,避免了桌板的边缘对在转动收纳时的凹形支撑件和凸形支撑件形成干涉,保证了收纳后的折叠桌整体占用空间小,所述桌板的边缘对应凹形支撑件和凸形支撑件的铰接位置设有缺口部分。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支撑件的安装,所述缺口部分为直角缺口,所述凹形支撑件和凸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直角缺口的对应直角边位置。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凹形支撑件和凸形支撑件在收纳到位后其末端翘起,进一步缩小了折叠桌收纳后的体积,所述凹形支撑件和凸形支撑件分别为朝转动展开的方向鼓起的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桌板包括板面以及围设在板面边缘位置的挡沿,所述挡沿上开设有用于供凹形支撑件和凸形支撑件的两端插入的插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折叠桌的具体实施例1中折叠桌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桌的具体实施例1中右侧视角下的折叠桌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反向视角下的折叠桌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折叠桌的具体实施例1中折叠桌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折叠桌的具体实施例1中收纳后折叠桌的主视示意图。图中:1-桌板、10-板面、11-挡沿、12-直角缺口、2-凹形支撑件、20-凹陷部分、3-凸形支撑件、30-凸出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折叠桌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折叠桌包括桌板1和支架,其中,支架包括铰接在桌板1上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为凹形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为凸形支撑件3,凹形支撑件2的铰接轴线平行于凸形支撑件3的铰接轴线,且二者的铰接轴线并列间隔布置,凹形支撑件2的凹陷部分20的开口朝远离铰接轴线方向,凹陷部分20构成开口朝远离铰接轴线方向的插接口,凸形支撑件3的凸出部分30位于远离铰接轴线的一侧位置,凸出部分30构成用于转动交叉至插接口中的插接头。凹形支撑件2的凹陷部分20与凸形支撑件3的凸出部分30之间相互间隙配合,即凹形支撑件2的凹陷部分20的宽度尺寸略大于凸形支撑件3的凸出部分30的宽度尺寸,确保转动展开时能够顺利将凸形支撑件3的凸出部分30交叉至凹形支撑件2的凹陷部分20中,凸形支撑件3的凸出部分30与凹形支撑件2的凹陷部分20的底部边缘挡止配合,凸形支撑件3的位于凸出部分30两侧的肩部分别与凹形支撑件2的位于凹陷部分20两侧的悬臂根部挡止配合,从而使凹形支撑件2和凸形支撑件3形成“X”型支架,通过“X”型支架实现对桌板1的稳定支撑。为了简化支架的结构,降低支架本身的重量,在本实施例中,凹形支撑件2和凸形支撑件3分别由整根的杆件弯折制成,杆件采用直径8mm的不锈钢制成,弯折杆件具有结构强度高的特点,相比于板件省去了中间起不到支撑限位作用的部分,减少了两个支撑件的材料用量,降低了支架的重量,方便了折叠桌的展开、折叠以及搬运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凹形支撑件2和凸形支撑件3可分别由多段不锈钢的短杆焊接制成,相比于弯折工艺焊接的加工精度更高,确保制成支架的稳定性。凹形支撑件2和凸形支撑件3分别采用半封闭结构,即制成凹形支撑件2的弯折杆件的两端相互分离,且两端同处于凹形支撑件2的铰接轴线方向上延伸;相对应的,制成凸形支撑件3的弯折杆件的两端也相互分离,且两端同处于凸形支撑件3的铰接轴线方向上延伸。桌板1包括板面10以及围设在板面10边缘位置的挡沿11,板面10具有圆形轮廓且在边缘位置开设有四个缺口部分,板面10的四个缺口部分为直角缺口12,四个直角缺口12分别关于板面1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布置,挡沿11由圆弧部分和直边部分构成从而完整地围设于板面10的边缘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板面10采用钢化玻璃板制成,挡沿11采用不锈钢条带制成,通过设置直角缺口12为凹形支撑件2和凸形支撑件3营造了装配空间,而且在转动收纳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桌,包括桌板和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包括铰接在桌板上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铰接轴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开口朝远离铰接轴线方向的插接口,第二支撑件设有用于转动交叉至所述插接口中以在两个支撑件之间形成相互挡止配合作用的插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桌,包括桌板和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包括铰接在桌板上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铰接轴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开口朝远离铰接轴线方向的插接口,第二支撑件设有用于转动交叉至所述插接口中以在两个支撑件之间形成相互挡止配合作用的插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凹形支撑件,所述凹形支撑件的凹陷部分的开口朝远离铰接轴线方向,所述凹形支撑件的凹陷部分构成所述插接口;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凸出部分远离铰接轴线的凸形支撑件,所述凸形支撑件的凸出部分构成用于转动交叉至插接口中的插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桌,其特征是,所述凹形支撑件和凸形支撑件分别由管件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粮钧徐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