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03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主要涉及垃圾填埋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覆盖膜、聚苯乙烯浮力垫、气体富集重力架、出气孔、浮球,所述覆盖膜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覆盖膜的边缘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富集重力架通过盖膜加强层与覆盖膜固定,气体富集重力架有单个管组成网格,每个单管由重力通孔管、浮力管组成,通孔管设置在覆盖膜上部、浮力管设置在覆盖膜下部,两者通过焊接方式与覆盖膜连接,在盖膜加强层上设有平行于覆盖膜的加强层孔,在覆盖膜设有垂直的膜孔,在重力通孔管上设有指向圆心的管孔,所述浮球固定在覆盖膜的下方,聚苯乙烯浮力垫设置在气体富集重力架的两侧。

A covering system of landfill leachate regulating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
本技术主要涉及垃圾填埋处理
,具体是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填埋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2005年底全国共有35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填埋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垃圾渗沥液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经厌氧发酵和降水的冲刷、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泡而滤出的污水,同一年内同一地区的大气降水量是极不均匀的,为稳定渗沥液处理站的处理规模与水质,填埋场必须设置渗沥液调节池。调节池是在渗沥液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化、调蓄功能或兼有污水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垃圾体产生的高浓度渗沥液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调节池后,池内敞露的液面散发的恶臭气味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调节池也就成为周边环境最大的污染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膜、聚苯乙烯浮力垫、气体富集重力架、出气孔、浮球,所述覆盖膜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覆盖膜的边缘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富集重力架通过盖膜加强层与覆盖膜固定,气体富集重力架有单个管组成网格,每个单管由重力通孔管、浮力管组成,通孔管设置在覆盖膜上部、浮力管设置在覆盖膜下部,两者通过焊接方式与覆盖膜连接,在盖膜加强层上设有平行于覆盖膜的加强层孔,在覆盖膜设有垂直的膜孔,在重力通孔管上设有指向圆心的管孔,所述浮球固定在覆盖膜的下方,聚苯乙烯浮力垫设置在气体富集重力架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聚苯乙烯浮力垫位于覆盖膜的上方,并且与浮球的位置相对应,浮力垫固定膜覆盖聚苯乙烯浮力垫并与覆盖膜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浮球设置在气体富集重力架的两侧,穿孔带穿过浮球内部与浮球连接带连接,浮球连接带通过浮球固定带连接至覆盖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力通孔管为不锈钢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气体富集重力架上设有出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覆盖膜覆盖在调节池渗沥液面,污水产生的气体无法穿透盖膜,而是通过膜下的气体富集重力架汇集排放,有效地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恶臭污染,浮球在盖膜下形成一个导气通道,有利于气体流动,使气体顺利进入气体富集重力架,气体富集重力架设置重力通孔管、浮力管,一方面降低覆盖膜整体与渗沥液的贴合性,加强气体流动,另一方面用于平衡盖膜受到的浮力,防止因大风吹过时盖膜表面产生负压吸附起盖膜,使盖膜更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的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气体富集重力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覆盖膜、2聚苯乙烯浮力垫、21浮力垫固定膜、3气体富集重力架、31重力通孔管、32浮力管、33盖膜加强层、34加强层孔、35膜孔、36管孔、4出气孔、5浮球、51穿孔带、52浮球连接带、53浮球固定带、54挤压焊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的俯视图,包括覆盖膜1、聚苯乙烯浮力垫2、气体富集重力架3、出气孔4、所述覆盖膜1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覆盖膜1的边缘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富集重力架3通过盖膜加强层33与覆盖膜1固定,气体富集重力架3有单个管组成网格,在气体富集重力架3上设有出气孔4,聚苯乙烯浮力垫2位于覆盖膜1的上方,浮力垫固定膜21覆盖聚苯乙烯浮力垫2并与覆盖膜1焊接连接。图2为本技术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的A-A的剖视图,包括覆盖膜1、聚苯乙烯浮力垫2、气体富集重力架3、浮球5,所述覆盖膜1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覆盖膜1的边缘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富集重力架3通过盖膜加强层33与覆盖膜1固定,聚苯乙烯浮力垫2位于覆盖膜1的上方,并且与浮球5的位置相对应,浮力垫固定膜21覆盖聚苯乙烯浮力垫2并与覆盖膜1焊接连接,浮球5设置在气体富集重力架3的两侧,穿孔带51穿过浮球5内部与浮球连接带52连接,浮球连接带52通过浮球固定带53连接至覆盖膜1,所述重力通孔管31为不锈钢管。图3为本技术气体富集重力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气体富集重力架3通过盖膜加强层33与覆盖膜1固定,气体富集重力架3有单个管组成网格,每个单管由重力通孔管31、浮力管32组成,通孔管31设置在覆盖膜1上部、浮力管32设置在覆盖膜1下部,两者通过焊接方式与覆盖膜1连接,在盖膜加强层33上设有平行于覆盖膜1的加强层孔34,在覆盖膜1设有垂直的膜孔35,在重力通孔管31上设有指向圆心的管孔36,所述浮球5固定在覆盖膜1的下方,聚苯乙烯浮力垫2设置在气体富集重力架3的两侧。覆盖膜覆盖在调节池渗沥液面,污水产生的气体无法穿透盖膜,而是通过膜下的气体富集重力架汇集排放,气体通过平行于覆盖膜1的加强层孔34进入到盖膜加强层内,然后通过垂直覆盖膜1的膜孔35进入覆盖膜1上部,通过重力通孔管31上的管孔36进行富集,然后通过出气孔4进行到收集系统,浮球5固定在覆盖膜1的下方,聚苯乙烯浮力垫2设置在气体富集重力架3的两侧,浮球在盖膜下形成一个导气通道,有利于气体流动,使气体顺利进入气体富集重力架,气体富集重力架设置重力通孔管、浮力管,一方面降低覆盖膜整体与渗沥液的贴合性,加强气体流动,另一方面用于平衡盖膜受到的浮力,防止因大风吹过时盖膜表面产生负压吸附起盖膜,使盖膜更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膜(1)、聚苯乙烯浮力垫(2)、气体富集重力架(3)、出气孔(4)、浮球(5),所述覆盖膜(1)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覆盖膜(1)的边缘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富集重力架(3)通过盖膜加强层(33)与覆盖膜(1)固定,气体富集重力架(3)有单个管组成网格,每个单管由重力通孔管(31)、浮力管(32)组成,通孔管(31)设置在覆盖膜(1)上部、浮力管(32)设置在覆盖膜(1)下部,两者通过焊接方式与覆盖膜(1)连接,在盖膜加强层(33)上设有平行于覆盖膜(1)的加强层孔(34),在覆盖膜(1)设有垂直的膜孔(35),在重力通孔管(31)上设有指向圆心的管孔(36),所述浮球(5)固定在覆盖膜(1)的下方,聚苯乙烯浮力垫(2)设置在气体富集重力架(3)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膜(1)、聚苯乙烯浮力垫(2)、气体富集重力架(3)、出气孔(4)、浮球(5),所述覆盖膜(1)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覆盖膜(1)的边缘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富集重力架(3)通过盖膜加强层(33)与覆盖膜(1)固定,气体富集重力架(3)有单个管组成网格,每个单管由重力通孔管(31)、浮力管(32)组成,通孔管(31)设置在覆盖膜(1)上部、浮力管(32)设置在覆盖膜(1)下部,两者通过焊接方式与覆盖膜(1)连接,在盖膜加强层(33)上设有平行于覆盖膜(1)的加强层孔(34),在覆盖膜(1)设有垂直的膜孔(35),在重力通孔管(31)上设有指向圆心的管孔(36),所述浮球(5)固定在覆盖膜(1)的下方,聚苯乙烯浮力垫(2)设置在气体富集重力架(3)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海新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