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02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景观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渠、截污溢流井、雨水弃流装置、蓄水池、过滤池、清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在土坡结构内增设截污溢流井、雨水弃流装置、蓄水池、过滤池及清水池,实现雨水收集、处理及储存。清水池内的水可以用于土坡上景观植物的日常浇水,便于景观园区的日常维护。此外,截污溢流井、雨水弃流装置、蓄水池、过滤池及清水池均埋在土坡结构内,节省空间的同时,也降低了对整体景观设计的影响。

A landscape rainwater coll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景观设施
,具体地说是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水资源的布局设计,如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污水净化处理等在景观设计中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公园景观设计中,会有一些地理位置较偏的土坡,土坡上一般会种植一些景观植物,这些景观植物长期需要进行浇水。但是土坡的地理位置,导致了日常浇水成为难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利用土坡结构的景观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将雨水收集、处理及储存,以便于土坡上景观植物的日常浇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利用土坡结构的景观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将雨水收集、处理及储存,以便于土坡上景观植物的日常浇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渠、截污溢流井、雨水弃流装置、蓄水池、过滤池、清水池,其特征在于:雨水渠设置在土坡结构的表面,截污溢流井、雨水弃流装置、蓄水池、过滤池、清水池设置在土坡结构内,雨水渠的底部与截污溢流井的入水口连接,截污溢流井的溢水口与雨水弃流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渠、截污溢流井、雨水弃流装置、蓄水池、过滤池、清水池,其特征在于:雨水渠(1)设置在土坡结构的表面,截污溢流井(2)、雨水弃流装置(3)、蓄水池(4)、过滤池(6)、清水池(9)设置在土坡结构内,雨水渠(1)的底部与截污溢流井(2)的入水口连接,截污溢流井(2)的溢水口与雨水弃流装置(3)的入水口连接,雨水弃流装置(3)的污水口与排水管连接,雨水弃流装置(3)的出水口与蓄水池(4)的上端连接,蓄水池(4)的底部设有蓄水泵(5),蓄水泵(5)安装在蓄水管的下端,蓄水管的上端延伸至过滤池(6)的侧壁上,过滤池(6)的底部由砂石层(7)、活性炭层(8)和支撑网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渠、截污溢流井、雨水弃流装置、蓄水池、过滤池、清水池,其特征在于:雨水渠(1)设置在土坡结构的表面,截污溢流井(2)、雨水弃流装置(3)、蓄水池(4)、过滤池(6)、清水池(9)设置在土坡结构内,雨水渠(1)的底部与截污溢流井(2)的入水口连接,截污溢流井(2)的溢水口与雨水弃流装置(3)的入水口连接,雨水弃流装置(3)的污水口与排水管连接,雨水弃流装置(3)的出水口与蓄水池(4)的上端连接,蓄水池(4)的底部设有蓄水泵(5),蓄水泵(5)安装在蓄水管的下端,蓄水管的上端延伸至过滤池(6)的侧壁上,过滤池(6)的底部由砂石层(7)、活性炭层(8)和支撑网组成,支撑网的外侧固定在过滤池(6)的侧壁底部,活性炭层(8)放置在支撑网上,砂石层(7)放置在活性炭层(8)上,砂石层(7)呈倾斜状,清水池(9)设置在支撑网的下方,清水池(9)的侧面设有玻璃(11),玻璃(11)的表面带有刻度,清水池(9)的底部设有清水泵(10),清水泵(10)安装在清水管的下端,清水管的上端穿过清水池(9)的侧壁上端,并与接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污溢流井(2)、雨水弃流装置(3)、蓄水池(4)、清水池(9)的上端向上延伸至土坡结构的表面,所述的截污溢流井(2)、雨水弃流装置(3)、蓄水池(4)、清水池(9)的上端端部分别设有检修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渠(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肖凯丽杨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夏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