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面机的刮面机构以及应用有该刮面机构的压面机,包括有机架,该机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水平地连接在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之间的第一压面辊,位于第一压面辊于压面方向的下游处的第二压面辊,位于第一架板或第二架板上,以驱动第一压面辊和第二压面辊于压面位置和待压面位置作动作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二刮刀以及第一、二弹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在第一刮刀上,使得第一刮刀始终具有紧贴第一压面辊的趋势,通过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在第二刮刀上,使得第二刮刀始终具有紧贴第二压面辊的趋势,从而面团能从第二压面辊上刮下来。
A scraping mechanism for a press and a press with the scrap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压面机的刮面机构以及应用有该刮面机构的压面机
本技术涉及压面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面机的刮面机构以及应用有该刮面机构的压面机。
技术介绍
压面机是把面粉跟水搅拌均匀之后代替传统手工揉面的食品机械。可用于制作面条、吞皮、糕点、面点等,适合于家庭宾馆、饭店食堂、糕点厂、面包厂及各类面点加工、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使用。现有的压面机在使用时,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弊端,其主要体现在:1.现有的小型压面机多为手摇式,其工作效率慢,近期市面上也出现了部分电机驱动式,但是此类机械为单侧驱动,其驱动力度不均匀;2.现有的压面机虽设有面辊间隙调节装置,但是其调节间隙只能通过经验来控制,直观性差,新手操作时往往控制不准;3.现有的压面机多附带面条切割装置,其通过底部的调节旋钮进行面条粗细调节,但是现有的附带的面条切割装置定位时,定位螺栓长时间振动时容易松脱,影响面条成型质量及标准。为此,一专利号为ZL201720724868.5(授权公告号为CN206851892U)的中国技术《新型压面机》其公开了一种包括前后两个侧板,从主视图上看,侧板的右上角为调节辊,和调节辊配合使用的为固定辊,该压面机将原有的调节辊和固定辊的手动驱动更换为驱动电机驱动,为避免驱动时调节辊和固定辊单侧受力使其压面厚度不均匀,在前后侧板间设置一个传动轴,将驱动力延伸至前后侧板上,使本技术驱动力分布均匀,再者,通过将面条切割驱动轴固定在水平调节槽内,并通过调节块上的调节螺杆进行位置调节,再通过定位块对其锁紧固定,避免其工作时的位置变化。但在压面机中,面辊刮刀是非常重要的配件,可以使面团被挤压后及时与面辊分离,并对压出的面皮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为实现以上功能,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刮刀一定要紧贴着面辊,否则面团会粘在面辊上刮不下来;刮刀与面辊的接触点过渡要顺畅,否则压出的面皮导出不顺会使面皮有折皱。当前的面辊刮刀,使用铁皮或是不锈钢皮等纯金属材料,经过冲压成形而成,基本实现了以上两个功能。但由于面辊的材质是钢管,铁皮制作的刮刀会导致面辊表面被刮刀刮伤严重。不仅影响了面辊的外观,而且会使面辊表面凹凸不平,从而导致压出的面皮有压痕不平整。如果面辊表面经过了电镀等处理,使用传统的刮刀还会刮落面辊表面的镀层,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威胁。为此,需要对现有的传统刮刀与调节辊或固定辊的配合关系作进一步的改进;另外,现有的压面机,可参考专利号为ZL201821540062.1(授权公告号为CN209219042U)的中国技术专利压面机,该压面机用于将面团压成条状面条的第一压面辊和第二压面辊和用于压面的调节辊和固定辊是固定连接的,要调节第一压面辊和第二压面辊的相对距离或是与调节辊和固定辊的相对距离需要整体拆卸进行调节,相对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避免刮刀导致面辊表面刮伤的刮面机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方便调节的应用有上述刮面机构的压面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压面机的刮面机构,包括有:机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第一压面辊,水平地连接在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之间;第二压面辊,位于第一压面辊于压面方向的下游处,也水平地连接在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之间;驱动机构,位于第一架板或第二架板上,以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和第二压面辊于压面位置和待压面位置作动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刮刀,位于第一压面辊的下游位置,包括有第一刮刀轴和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刮刀通过第一刮刀轴能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之间;第一弹性件,包括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架板或第二架板上,所述第一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刮刀的第一刮刀轴连接,使得第一刀刃始终具有贴合于第一压面辊上的趋势;第二刮刀,位于第二压面辊的下游位置,包括有第二刮刀轴和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刮刀通过第二刮刀轴能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之间;以及第二弹性件,包括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架板或第二架板上,所述第二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刮刀的第二刮刀轴连接,使得第二刀刃始终具有贴合于第二压面辊上的趋势。为了实现第一刮刀更好地贴合于第一压面辊,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刃在贴合于第一压面辊的刮面方向具有1~10度的斜度。同样地,为了实现第二刮刀更好地贴合于第二压面辊,优选地,所述第二刀刃在贴合于第二压面辊的刮面方向具有1~10度的斜度。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刮面机构的压面机,包括有机体,所述机体具有:送料机构,用于输送待压面的面团;刮面机构,位于所述送料机构的下游,用于挤压待压面的面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切割经挤压后的面团的切割机构,所述机体对应所述切割机构的位置具有能供该切割机构抽离出机体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侧边缘处铰接有能覆盖该缺口的盖体,还包括有能将所述盖体连接至所述切割机构的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直接与所述切割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盖体与所述缺口的上边缘或下边缘处。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局部具有安装口,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有与切割机构连接的尾部以及能卡设在安装口之外的头部。为方便实现第二连接件能拆卸地连接于盖体与缺口之上边缘处,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有:第一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具有至少两个以一定的间隔布置的第一环形刀,所述第一环形刀的周边具有第一环形刀刃,相邻的所述第一环形刀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槽;以及第二导向辊,与所述第一导向辊并排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导向辊之间具有供待切割的面团穿过的缝隙,所述第二导向辊具有对应于第一环形槽、并与所述第一环形刀交错设置的第二环形刀,所述第二环形刀的周边具有第二环形刀刃,相邻的所述第二环形刀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刀对应的第二环形槽。通过第一导向辊的第一环形刀和第二导向辊的第二环形刀之间切割经挤压后的面团,使得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均可容纳经切割后呈条状的面条。为方便加油,优选地,所述机体邻近所述送料机构的位置具有便于对下游的刮面机构加油的加油口,所述加油口上覆盖有能便于观察的透明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在第一刮刀上,使得第一刮刀始终具有紧贴第一压面辊的趋势,从而面团能从第一压面辊上刮下来,另外由于第一刮刀能随着第一压面辊的转动而轻微的转动,避免因第一刮刀与第一压面辊的硬性连接造成的对第一压面辊的损坏,同样地通过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在第二刮刀上,使得第二刮刀始终具有紧贴第二压面辊的趋势,从而面团能从第二压面辊上刮下来,另外由于第二刮刀能随着第二压面辊的转动而轻微的转动,避免因第二刮刀与第二压面辊的硬性连接造成的对第二刮刀的损坏,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有上述刮面机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面机的刮面机构,包括有:/n机架(1),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n第一压面辊(2),水平地连接在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之间;/n第二压面辊(3),位于第一压面辊(2)于压面方向的下游处,也水平地连接在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之间;/n驱动机构(4),位于第一架板(11)或第二架板(12)上,以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和第二压面辊(3)于压面位置和待压面位置作动作;/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n第一刮刀(5),位于第一压面辊(2)的下游位置,包括有第一刮刀轴(51)和第一刀刃(52),所述第一刮刀(5)通过第一刮刀轴(51)能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之间;/n第一弹性件(6),包括有第一固定端(61)和第一自由端(62),所述第一固定端(61)连接在所述第一架板(11)或第二架板(12)上,所述第一自由端(62)与所述第一刮刀(5)连接,使得第一刀刃(52)始终具有贴合于第一压面辊(2)上的趋势;/n第二刮刀(7),位于第二压面辊(3)的下游位置,包括有第二刮刀轴(71)和第二刀刃(72),所述第二刮刀(7)通过第二刮刀轴(71)能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之间;以及/n第二弹性件(8),包括有第二固定端(81)和第二自由端(82),所述第二固定端(81)连接在所述第一架板(11)或第二架板(12)上,所述第二自由端(82)与所述第二刮刀(7)连接,使得第二刀刃(72)始终具有贴合于第二压面辊(3)上的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面机的刮面机构,包括有:
机架(1),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
第一压面辊(2),水平地连接在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之间;
第二压面辊(3),位于第一压面辊(2)于压面方向的下游处,也水平地连接在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之间;
驱动机构(4),位于第一架板(11)或第二架板(12)上,以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和第二压面辊(3)于压面位置和待压面位置作动作;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第一刮刀(5),位于第一压面辊(2)的下游位置,包括有第一刮刀轴(51)和第一刀刃(52),所述第一刮刀(5)通过第一刮刀轴(51)能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之间;
第一弹性件(6),包括有第一固定端(61)和第一自由端(62),所述第一固定端(61)连接在所述第一架板(11)或第二架板(12)上,所述第一自由端(62)与所述第一刮刀(5)连接,使得第一刀刃(52)始终具有贴合于第一压面辊(2)上的趋势;
第二刮刀(7),位于第二压面辊(3)的下游位置,包括有第二刮刀轴(71)和第二刀刃(72),所述第二刮刀(7)通过第二刮刀轴(71)能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架板(11)和第二架板(12)之间;以及
第二弹性件(8),包括有第二固定端(81)和第二自由端(82),所述第二固定端(81)连接在所述第一架板(11)或第二架板(12)上,所述第二自由端(82)与所述第二刮刀(7)连接,使得第二刀刃(72)始终具有贴合于第二压面辊(3)上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面机的刮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刃(52)在贴合于第一压面辊(2)的刮面方向具有1~10度的斜度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压面机的刮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刃(72)在贴合于第二压面辊(3)的刮面方向具有1~10度的斜度β。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刮面机构的压面机,包括有机体(20),所述机体(20)具有:
送料机构(9),用于输送待压面的面团;
刮面机构,位于所述送料机构(9)的下游,用于挤压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晓,
申请(专利权)人:童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