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袋装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25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袋装袋设备,包括:本体、出料口、电磁流量计、电磁阀以及装袋结构,所述出料口固定安装于本体一侧,所述电磁流量计套装于出料口上,所述电磁阀套装于出料口上,所述装袋结构位于本体一侧,所述装袋结构包括:壳体、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丝杆模组、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丝杆模组、连接板、第一真空吸盘、第二真空吸盘、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以及辅助装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新颖,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通过装袋结构对食用菌栽培土进行自动化装袋,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通过辅助装袋部对菌袋进行固定夹紧,避免在装袋过程中,出现菌袋脱落等现象。

A bagging equipment for mushroom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袋装袋设备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加工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袋装袋设备。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现有的家用版食品菌栽培装袋装置在进行装袋时,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做到自动化,仍需要人工进行手动将菌袋套装于装置的出料口上,进行装袋,装袋完成后需要多人配合,将装好的菌袋进行摆放,既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又增加了经济成本,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袋装袋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家用版食品菌栽培装袋装置在进行装袋时,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做到自动化,仍需要人工进行手动将菌袋套装于装置的出料口上,进行装袋,装袋完成后需要多人配合,将装好的菌袋进行摆放,既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袋装袋设备,主要包括:本体(1)、出料口(2)、电磁流量计(3)、电磁阀(4)以及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固定安装于本体(1)一侧,所述电磁流量计(3)套装于出料口(2)上,所述电磁阀(4)套装于出料口(2)上,且位于电磁流量计(3)前端,所述装袋结构位于本体(1)一侧;/n所述装袋结构包括:壳体(5)、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丝杆模组(6)、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丝杆模组(7)、连接板(8)、第一真空吸盘(9)、第二真空吸盘(10)、第一电动推杆(11)、第二电动推杆(12)以及辅助装袋部,所述壳体(5)位于本体(1)一侧,且与出料口(2)为同一侧,一对所述第一丝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袋装袋设备,主要包括:本体(1)、出料口(2)、电磁流量计(3)、电磁阀(4)以及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固定安装于本体(1)一侧,所述电磁流量计(3)套装于出料口(2)上,所述电磁阀(4)套装于出料口(2)上,且位于电磁流量计(3)前端,所述装袋结构位于本体(1)一侧;
所述装袋结构包括:壳体(5)、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丝杆模组(6)、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丝杆模组(7)、连接板(8)、第一真空吸盘(9)、第二真空吸盘(10)、第一电动推杆(11)、第二电动推杆(12)以及辅助装袋部,所述壳体(5)位于本体(1)一侧,且与出料口(2)为同一侧,一对所述第一丝杆模组(6)固定安装于壳体(5)上,且位于壳体(5)前后两端,一对所述第二丝杆模组(7)固定安装于一对第一丝杆模组(6)上,且与第一丝杆模组(6)呈垂直状,所述连接板(8)固定安装于一对第二丝杆模组(7)之间,且位于壳体(5)上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固定安装于壳体(5)上,且位于壳体(5)底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2)固定安装于第一电动推杆(11)伸缩端上,且与第一电动推杆(11)呈垂直状,所述第二真空吸盘(10)固定安装于第二电动推杆(12)伸缩端上,所述辅助装袋部安装于出料口(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袋装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袋部包括:固定板(13)、螺纹组件(14)、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三电动推杆(15)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气动夹爪(16);
所述固定板(13)套装于出料管上,所述螺纹组件(14)安装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峄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润世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