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87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包括:收割台、传动防护装置、输送装置、行驶轮、散热孔、分离装置、排气烟囱、驾驶座椅、前照灯、操纵杆,所述的收割台位于车体的前方中央,所述的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收割台后端,所述的分离装置固定在车体的后方上侧且与输送装置的上端口连接,所述的散热孔设置在车体左侧,所述的传动防护装置固定在车体的右侧,所述的排气烟囱固定在驾驶室后方,驾驶座椅安装在驾驶室内的中央,操纵杆固接在驾驶室内且位于驾驶座椅的前方,所述的前照灯固定在驾驶室的前方中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作业效果好,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可在多种地形环境下作业,切实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

A self-propelled wheat com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
本技术涉及农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农业建设快速发展,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扶持和推广农村土地集约化运作,并且国家在政策方面上给了农民大量的帮助,制定并颁布了很多的优惠三农的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农民也逐渐认识到机械化农业带来的好处,从而主动要求学习机械化收割的相关技术,这两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为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现有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在收获的过程中不能够将碎屑杂草与小麦分离,需要重新收集处理,增加劳动成本,同时传统的收割机脱粒效果不好,造成粮食的浪费,且机器结构庞大、操作不灵活,无法适应多种地形环境下作业,收获过程复杂、时间长,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所以,综上所述,将收割、脱粒和排出碎屑杂草等功能集为一体,能够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切实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包括:扶苗杆、拨禾轮、收割台滚带轮、传动防护装置、收拢板、切割刀、搅龙、皮带轮、输送装置传动带、后行驶轮、前行驶轮、散热孔、出仓口传动带、分离装置传动轴、输送装置外箱体、抛秧口、排气烟囱、驾驶座椅、前照灯、操纵杆、输送带、输送装置传动轮、输送装置传动轴、输送刮板、筛选网、出料口、分离装置带轮、脱粒杆、出仓口带轮、出仓口搅龙、出仓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割台包括有扶苗杆、拨禾轮、收割台滚带轮、收拢板、切割刀、搅龙、皮带轮,所述的扶苗杆固接在拨禾轮上,由拨禾轮的旋转带动扶苗杆转动,所述的收割台滚带轮位于拨禾轮的侧方,所述的收拢板固定在收割台的前方两侧,所述的切割刀安装在收割台中央的前方,所述的搅龙固接在收割台的中央,所述的皮带轮安装在收割台的一侧,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带安装在皮带轮上;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有输送装置外箱体、输送带、输送装置传动轮、输送装置传动轴、输送刮板,所述的输送刮板固接在输送带上,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轴固定在输送装置外箱体的下方,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轮固接在输送装置传动轴上;所述的分离装置包括有分离装置传动轴、抛秧口、筛选网、出料口、分离装置带轮、脱粒杆、出仓口传动带、出仓口带轮、出仓口搅龙,所述的抛秧口固接在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的脱粒杆固接在分离装置传动轴上,所述的筛选网安装在分离装置内部的脱粒杆下方,所述的出料口设置在分离装置的下方,所述的分离装置带轮与分离装置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出仓口设置在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的出仓口搅龙安装在出仓口的内部,所述的出仓口带轮固接在出仓口搅龙的侧方,所述的出仓口传动带安装在出仓口带轮上;所述的前行驶轮安装在车体前端两侧,所述的后行驶轮安装在车体的后端两侧,所述的散热孔设置在车体左侧,所述的传动防护装置固定在车体的右侧,所述的排气烟囱固定在驾驶室后方,所述的驾驶座椅安装在驾驶室内的中央,所述的操纵杆固接在驾驶室内且位于驾驶座椅的前方,所述的前照灯固定在驾驶室的前方中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输送刮板和抛秧口,把收割后的农作物通过输送装置向分离装置中输送,输送装置中的输送刮板加快收割后农作物的输送速度,有效的防止农作物在输送装置中堆积,确保了输送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输送到分离装置中的农作物经过脱粒杆作业,出仓口搅龙转动加快脱粒后的农作物出仓速度,脱粒杆再次将没脱粒的农作物进行脱粒,从而提高作业效率,经过脱粒杆作业后的农作物碎屑和杂草通过抛秧口排出分离装置外,方便用户收集和清理,降低劳动强度。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作业效果好,可在多种地形环境下作业,切实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收割台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输送带和输送刮板配合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出仓口结构示意图;图中:1、扶苗杆,2、拨禾轮,3、收割台滚带轮,4、传动防护装置,5、收拢板,6、切割刀,7、搅龙,8、皮带轮,9、输送装置传动带,10、后行驶轮,11、前行驶轮,12、散热孔,13、出仓口传动带,14、分离装置传动轴,15、输送装置外箱体,16、抛秧口,17、排气烟囱,18、驾驶座椅,19、前照灯,20、操纵杆,21、输送带,22、输送装置传动轮,23、输送装置传动轴,24、输送刮板,25、筛选网,26、出料口,27、分离装置带轮,28、脱粒杆,29、出仓口带轮,30、出仓口搅龙,31、出仓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包括:扶苗杆1、拨禾轮2、收割台滚带轮3、传动防护装置4、收拢板5、切割刀6、搅龙7、皮带轮8、输送装置传动带9、后行驶轮10、前行驶轮11、散热孔12、出仓口传动带13、分离装置传动轴14、输送装置外箱体15、抛秧口16、排气烟囱17、驾驶座椅18、前照灯19、操纵杆20、输送带21、输送装置传动轮22、输送装置传动轴23、输送刮板24、筛选网25、出料口26、分离装置带轮27、脱粒杆28、出仓口带轮29、出仓口搅龙30、出仓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割台包括有扶苗杆1、拨禾轮2、收割台滚带轮3、收拢板5、切割刀6、搅龙7、皮带轮8,所述的扶苗杆1固接在拨禾轮2上,由拨禾轮2的旋转带动扶苗杆1转动,所述的收割台滚带轮3位于拨禾轮2的侧方,通过传动系统使收割台滚带轮3转动,进一步通过皮带转动带动拨禾轮2工作,所述的收拢板5固定在收割台的前方两侧,将收割台两侧的农作物向切割刀6集中,所述的切割刀6安装在收割台中央的前方,所述的搅龙7固接在收割台的中央,所述的皮带轮8安装在收割台的一侧,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带9安装在皮带轮8上,传动系统使收割台的搅龙7转动,进一步搅龙7的转动轴转动使皮带轮8转动。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有输送装置外箱体15、输送带21、输送装置传动轮22、输送装置传动轴23、输送刮板24,所述的输送刮板24固接在输送带21上,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轴23固定在输送装置外箱体15的下方,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轮22固接在输送装置传动轴23上,通过皮带轮8的转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包括:扶苗杆(1)、拨禾轮(2)、收割台滚带轮(3)、传动防护装置(4)、收拢板(5)、切割刀(6)、搅龙(7)、皮带轮(8)、输送装置传动带(9)、后行驶轮(10)、前行驶轮(11)、散热孔(12)、出仓口传动带(13)、分离装置传动轴(14)、输送装置外箱体(15)、抛秧口(16)、排气烟囱(17)、驾驶座椅(18)、前照灯(19)、操纵杆(20)、输送带(21)、输送装置传动轮(22)、输送装置传动轴(23)、输送刮板(24)、筛选网(25)、出料口(26)、分离装置带轮(27)、脱粒杆(28)、出仓口带轮(29)、出仓口搅龙(30)、出仓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割台包括有扶苗杆(1)、拨禾轮(2)、收割台滚带轮(3)、收拢板(5)、切割刀(6)、搅龙(7)、皮带轮(8),所述的扶苗杆(1)固接在拨禾轮(2)上,由拨禾轮(2)的旋转带动扶苗杆(1)转动,所述的收割台滚带轮(3)位于拨禾轮(2)的侧方,所述的收拢板(5)固定在收割台的前方两侧,所述的切割刀(6)安装在收割台中央的前方,所述的搅龙(7)固接在收割台的中央,所述的皮带轮(8)安装在收割台的一侧,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带(9)安装在皮带轮(8)上;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有输送装置外箱体(15)、输送带(21)、输送装置传动轮(22)、输送装置传动轴(23)、输送刮板(24),所述的输送刮板(24)固接在输送带(21)上,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轴(23)固定在输送装置外箱体(15)的下方,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轮(22)固接在输送装置传动轴(23)上;所述的分离装置包括有分离装置传动轴(14)、抛秧口(16)、筛选网(25)、出料口(26)、分离装置带轮(27)、脱粒杆(28)、出仓口传动带(13)、出仓口带轮(29)、出仓口搅龙(30),所述的抛秧口(16)固接在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的脱粒杆(28)固接在分离装置传动轴(14)上,所述的筛选网(25)安装在分离装置内部的脱粒杆(28)下方,所述的出料口(26)设置在分离装置的下方,所述的分离装置带轮(27)与分离装置传动轴(14)固定连接,所述的出仓口(31)设置在出料口(26)的下方,所述的出仓口搅龙(30)安装在出仓口(31)的内部,所述的出仓口带轮(29)固接在出仓口搅龙(30)的侧方,所述的出仓口传动带(13)安装在出仓口带轮(29)上;所述的前行驶轮(11)安装在车体前端两侧,所述的后行驶轮(10)安装在车体的后端两侧,所述的散热孔(12)设置在车体左侧,所述的传动防护装置(4)固定在车体的右侧,所述的排气烟囱(17)固定在驾驶室后方,所述的驾驶座椅(18)安装在驾驶室内的中央,所述的操纵杆(20)固接在驾驶室内且位于驾驶座椅(18)的前方,所述的前照灯(19)固定在驾驶室的前方中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包括:扶苗杆(1)、拨禾轮(2)、收割台滚带轮(3)、传动防护装置(4)、收拢板(5)、切割刀(6)、搅龙(7)、皮带轮(8)、输送装置传动带(9)、后行驶轮(10)、前行驶轮(11)、散热孔(12)、出仓口传动带(13)、分离装置传动轴(14)、输送装置外箱体(15)、抛秧口(16)、排气烟囱(17)、驾驶座椅(18)、前照灯(19)、操纵杆(20)、输送带(21)、输送装置传动轮(22)、输送装置传动轴(23)、输送刮板(24)、筛选网(25)、出料口(26)、分离装置带轮(27)、脱粒杆(28)、出仓口带轮(29)、出仓口搅龙(30)、出仓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割台包括有扶苗杆(1)、拨禾轮(2)、收割台滚带轮(3)、收拢板(5)、切割刀(6)、搅龙(7)、皮带轮(8),所述的扶苗杆(1)固接在拨禾轮(2)上,由拨禾轮(2)的旋转带动扶苗杆(1)转动,所述的收割台滚带轮(3)位于拨禾轮(2)的侧方,所述的收拢板(5)固定在收割台的前方两侧,所述的切割刀(6)安装在收割台中央的前方,所述的搅龙(7)固接在收割台的中央,所述的皮带轮(8)安装在收割台的一侧,所述的输送装置传动带(9)安装在皮带轮(8)上;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有输送装置外箱体(15)、输送带(21)、输送装置传动轮(22)、输送装置传动轴(23)、输送刮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政凯付月胜高庆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