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喷灌盐碱区域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586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喷灌盐碱区域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包括土壤本体和蓄水井;所述土壤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土层、透水膜层、蓄水层、防水层和盐碱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设有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内有种植植物;所述蓄水层下表面设有突入盐碱土层的沟槽,该沟槽内设有暗管;所述暗管坡向连接相通蓄水井;所述蓄水井间隔设置在土壤本体内;在该系统与周边建筑或构筑物的交接处采用侧向防水层反包;所述蓄水井的井底设有取水窝,蓄水井内设有取水管,所述取水管出口端设有喷灌装置,所述取水管上设有浮球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收集降雨后渗透到种植土层内的雨水,并且不会导致盐碱土层返盐至种植土层。

Water resources regulation,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system in salt alkali area of automatic sprinkler irr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喷灌盐碱区域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
本技术属于盐碱地水资源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喷灌盐碱区域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用量仅为世界水平的30%,大部分地区缺水或严重缺水,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要求在全国推广。为了探索不同自然环境、城市形态下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国家开展了两批共30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如火如荼的在全国开展,针对各种不同下垫面采用不同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雨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淡水资源,尤其针对滨海盐碱地,这种严重缺水区域,收集与利用雨水,那更是难能可贵。盐碱地因为缺水,土壤中盐分浓度超出了植物的承受能力,形成了盐害。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所以必须保证充足的淡水资源供给,盐碱土地资源才能做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喷灌盐碱区域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本体和蓄水井;所述土壤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土层、透水膜层、蓄水层、防水层和盐碱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设有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内有种植植物;所述蓄水层下表面设有突入盐碱土层的沟槽,该沟槽内设有暗管;所述暗管坡向连接相通蓄水井;所述蓄水井间隔设置在土壤本体内,其深度自上而下延伸至沟槽下方,且所述蓄水井壁与蓄水层接触部分井壁为渗管结构,其它部分井壁为不透水结构;在该系统与周边建筑或构筑物的交接处采用侧向防水层反包;所述蓄水井的井底设有取水窝,蓄水井内设有取水管,该取水管进水口设有抽水泵并一直延伸到取水窝内,取水管出口端水平设置在种...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喷灌盐碱区域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本体和蓄水井;所述土壤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土层、透水膜层、蓄水层、防水层和盐碱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设有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内有种植植物;所述蓄水层下表面设有突入盐碱土层的沟槽,该沟槽内设有暗管;所述暗管坡向连接相通蓄水井;所述蓄水井间隔设置在土壤本体内,其深度自上而下延伸至沟槽下方,且所述蓄水井壁与蓄水层接触部分井壁为渗管结构,其它部分井壁为不透水结构;在该系统与周边建筑或构筑物的交接处采用侧向防水层反包;所述蓄水井的井底设有取水窝,蓄水井内设有取水管,该取水管进水口设有抽水泵并一直延伸到取水窝内,取水管出口端水平设置在种植土层表面下方,所述取水管出口端设有向上伸出种植土层的喷灌装置,所述取水管上设有浮球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喷灌盐碱区域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厚度为60-1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喷灌盐碱区域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华王志刚李忠锋张勇任娜卢立波刘玮马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生态城市政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