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77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翻抛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抛机。包括矩形框架、两组行走装置和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辊、套设在驱动辊上的从动轮和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辊两端的滚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具有主动轮。当驱动电机运行时,翻抛机的四个滚轮均同时向一个方向运行,当翻抛机的运行轨道上出现异物或堆肥时,只要没有四个滚轮同时受到阻挡,翻抛机就能正常的进行工作,从而避免了翻抛机在一个位置一直进行翻抛,造成电量的浪费,也避免出现其它位置因为未及时翻抛而出现厌氧发酵,产生爆炸危险。

A thro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抛机
本技术涉及翻抛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翻抛机。
技术介绍
早期的堆肥工艺是静态堆肥,常常由于供氧不足而转化成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硫化氢等臭气,且有爆炸风险,因此,翻抛机就应运而生。翻抛机是一种基于动态堆肥而研发生产的机械设备。目前的常见的堆肥翻抛机在工作时,容易因为翻抛机运行轨道上的异物或堆肥导致驱动轮受到阻挡,导致驱动轮无法前进,从而使翻抛机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效果好的翻抛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翻抛机,架设在矩形的发酵槽上方,所述发酵槽相对两侧的边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且两个轨道相互平行设置,包括矩形框架、两组行走装置和驱动电机;所述矩形框架水平设置,两组行走装置分别设置在矩形框架相对两端的下表面,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辊、套设在驱动辊上的从动轮和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辊两端的滚轮,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矩形框架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具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部通过传动带与一组行走装置上的从动轮传动连接,两个连接部中的另一个连接部通过传动带与另一组行走装置上的从动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吹气喷枪,所述吹气喷枪设置在矩形框架上且位于滚轮运行方向的前方,所述吹气喷枪朝向轨道。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矩形框架下方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设有多个垂直于转动辊的刀轴且多个刀轴沿转动辊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刀轴顶部上设有刀具,所述刀具包括固定部、导向部和刀头部,所述固定部一端与刀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另一端沿刀轴运动方向延伸,所述导向部一端与固定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且连接处与所述固定部的非连接侧共同形成一倾斜角度,所述导向部另一端沿刀轴的轴向延伸且与刀头部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倾斜角度范围为15°-90°。进一步的,靠近转动辊两端部的刀轴上的刀具的倾斜角度范围为不小于30°且不大于60°;位于转动辊中部的刀轴上的刀具的倾斜角度范围为大于60°且不大于90°;位于转动辊端部与中部之间位置的刀轴上的刀具的倾斜角度范围为不小于15°且小于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个驱动电机带动两组行走装置,每组行走装置设有两个滚轮。当驱动电机运行时,翻抛机的四个滚轮均同时向一个方向运行,当翻抛机的运行轨道上出现异物(如堆肥)时,只要没有四个滚轮同时发生打滑现象,翻抛机就能正常向前运行,从而避免了翻抛机的原地打滑现象,造成电量的浪费,也避免出现其它位置因为未及时翻抛而出现厌氧发酵,产生爆炸危险。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翻抛机的主视图;图2所示为一种翻抛机的俯视图;图3所示为一种带有刀具的翻抛机的主视图;图4所示为一种刀具的结构图;标号说明:1、轨道;2、矩形框架;3、行走装置;31、驱动辊;32、从动轮;33、滚轮;4、驱动电机;41、主动轮;5、传动带;6、吹气喷枪;7、转动辊;8、刀轴;9、刀具;91、固定部;92、导向部;93、刀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翻抛机,架设在矩形的发酵槽上方,所述发酵槽相对两侧的边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1且两个轨道1相互平行设置,包括矩形框架2、两组行走装置3和驱动电机4;所述矩形框架2水平设置,两组行走装置3分别设置在矩形框架2相对两端的下表面,所述行走装置3包括驱动辊31、套设在驱动辊31上的从动轮32和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辊两端的滚轮33,两个滚轮33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1上,所述驱动电机4固定在矩形框架2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具有主动轮41,所述主动轮41设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部通过传动带5与一组行走装置上的从动轮32传动连接,两个连接部中的另一个连接部通过传动带5与另一组行走装置上的从动轮32传动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个驱动电机4带动两组行走装置3,每组行走装置3设有两个滚轮33。当驱动电机4运行时,翻抛机的四个滚轮均同时向一个方向运行,当翻抛机的运行轨道上出现异物或堆肥时,只要没有四个滚轮33同时受到阻挡,翻抛机就能正常的进行工作,从而避免了翻抛机在一个位置一直进行翻抛,造成电量的浪费,也避免出现其它位置因为未及时翻抛而出现厌氧发酵,产生爆炸危险。进一步的,还包括吹气喷枪6,所述吹气喷枪6设置在矩形框架2上且位于滚轮33运行方向的前方,所述吹气喷枪6朝向轨道1。从上述描述可知,吹气喷枪6的设置,将翻抛机的运行轨道内的异物吹走,保持翻抛机的运行轨道的干净,从而避免翻抛机因赃物而停滞不前,从而保证翻抛机的翻抛效率。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矩形框架2下方的转动辊7,所述转动辊7上设有多个垂直于转动辊7的刀轴8且多个刀轴8沿转动辊轴线呈螺旋状分布,所述刀轴8顶部上设有刀具9,所述刀具9包括固定部91、导向部92和刀头部93,所述固定部91一端与刀轴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91另一端沿刀轴8运动方向延伸,所述导向部92一端与固定部91另一端固定连接且连接处与所述固定部91的非连接侧共同形成一倾斜角度,所述导向部92另一端沿刀轴8的轴向延伸且与刀头部93一端固定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翻抛机的刀具9导向部92和固定部91的倾斜角度设置,使翻抛机在翻抛时能将堆肥往中间移动,从而避免堆肥在翻抛时将边上的堆肥翻抛至翻抛机的运行轨道上,从而影响翻抛机的正常运行。进一步的,所述倾斜角度范围为15°-90°。从上述描述可知,倾斜角度范围为15°-90°,不同的倾斜角度其导向的距离不同。进一步的,靠近转动辊7两端部的刀轴8上的刀具9的倾斜角度范围为不小于30°且不大于60°;位于转动辊7中部的刀轴8上的刀具9的倾斜角度范围为大于60°且不大于90°;位于转动辊7端部与中部之间位置的刀轴8上的刀具9的倾斜角度范围为不小于15°且小于30°。从上述描述可知,倾斜角度在30°到60°是导向的距离大,因此设置转动辊7的两端,倾斜角度在60°到90°是导向的距离小,因此设置转动辊7的中部,倾斜角度在15°到30°是导向的距离适中,因此设置转动辊7的端部与中部之间。这样设置可以尽可能的将两端的堆肥向中间移动,使堆肥无法落到翻抛机的运行轨道上,从而保证翻抛机的正常运行。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翻抛机,主要应用在一种矩形的发酵槽上,在该发酵槽相对两侧的边沿上设有沿矩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且两个轨道1相互平行设置,两个轨道1之间的距离为4000mm,轨道1长度1910mm,轨道1的宽度为260mm。上述的翻抛机,包括矩形框架2、两组行走装置3和驱动电机4。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抛机,架设在矩形的发酵槽上方,所述发酵槽相对两侧的边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且两个轨道相互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两组行走装置和驱动电机;/n所述矩形框架水平设置,两组行走装置分别设置在矩形框架相对两端的下表面,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辊、套设在驱动辊上的从动轮和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辊两端的滚轮,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矩形框架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具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部通过传动带与一组行走装置上的从动轮传动连接,两个连接部中的另一个连接部通过传动带与另一组行走装置上的从动轮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抛机,架设在矩形的发酵槽上方,所述发酵槽相对两侧的边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且两个轨道相互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两组行走装置和驱动电机;
所述矩形框架水平设置,两组行走装置分别设置在矩形框架相对两端的下表面,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辊、套设在驱动辊上的从动轮和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辊两端的滚轮,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矩形框架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具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部通过传动带与一组行走装置上的从动轮传动连接,两个连接部中的另一个连接部通过传动带与另一组行走装置上的从动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抛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气喷枪,所述吹气喷枪设置在矩形框架上且位于滚轮运行方向的前方,所述吹气喷枪朝向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雪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