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732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结构,包括原水箱、原水泵、棒状炭纤维滤芯、陶瓷滤芯、纳滤膜和净水箱,原水箱连接原水泵,净水箱连接纳滤膜,所述棒状炭纤维滤芯的内部主要填充活性炭纤维,所述棒状炭纤维滤芯的一端连接原水泵,棒状炭纤维滤芯的另一端连接陶瓷滤芯,所述陶瓷滤芯连接纳滤膜。原水泵将原水箱的自来水泵入棒状炭纤维滤芯中,一步达到一次精滤,接着经陶瓷滤芯实现二次精滤,然后流向纳滤膜三次精滤,最后流向净水箱。本案相较于现有技术,经济实用且更换简单,便于日常维护。

A new structure of direct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直饮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经济实用的直饮水净化结构。
技术介绍
管道直饮水系统工程中的管网系统,包含供水管网系统和回水管网系统。管道直饮水系统为保证水的新鲜、安全,管网系统设计为循环管道,利用集中自动控制系统设定在特定时间对水箱和管网中的水进行回水循环,自来水流至直饮水箱前需要经过净化以保证管道直饮水的安全、无菌、健康。如图1所示,现有管道直饮水系统的净化结构主要包括原水箱1’、原水泵2’、砂制滤芯3’、颗粒炭制滤芯4’、PP棉制滤芯5’、纳滤膜6’和净水箱7’;原水泵将原水箱的自来水泵入砂制滤芯中先进行粗滤,再经颗粒炭制滤芯除氯、除杂等,接着经PP棉制滤芯一次精滤、流向纳滤膜二次精滤,最后流向净水箱。砂制滤芯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砂为介质的滤芯,其过滤精度在0.005m-0.1m之间,可有效去除胶体微粒及高分子有机物,但其体积较大,对于空间较为有限的管道系统来说,不得不考虑这个缺点;颗粒炭制滤芯是一种主要由颗粒状的活性炭为介质的滤芯,其利用颗粒活性炭进一步去除砂质滤芯出水中的残存的余氯、有机物、悬浮物的杂质,为后续的反渗透处理提供良好条件,但其缺点是在更换时需要利用虹吸原理吸出颗粒活性炭,操作复杂,比较麻烦;此外,石英砂和活性炭需要定期冲洗以恢复过滤截留能力。PP棉制滤芯是一种采用无毒无味的聚酯纤维粒子,经过加热熔融、喷丝、牵引、接受成形而制成的管状滤芯,其过滤精度为1μm到5μm之间,但PP棉制滤芯需要三个月左右换一次。鉴于上述缺陷,本申请人凭借多年行业经验设计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结构以期达到更佳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结构,耗材更少,更换简单,便于日常维护。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结构,包括原水箱、原水泵、纳滤膜和净水箱,原水箱连接原水泵,净水箱连接纳滤膜,该净化结构还包括棒状碳纤维滤芯和陶瓷滤芯,所述棒状碳纤维滤芯的内部主要填充活性碳纤维,所述棒状碳纤维滤芯的一端连接原水泵,棒状碳纤维滤芯的另一端连接陶瓷滤芯,所述陶瓷滤芯连接纳滤膜。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增益效果在于:1)采用活性碳纤维棒代替石英砂和颗粒活性炭,棒状碳纤维为压缩式的中空纤维状炭棒,其独特的微孔结构使其有更大的吸附面积以及更强的吸附效率,相比传统的颗粒活性炭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可以避免炭粉的泄漏,确保过滤水的卫生。一般来说,良好的棒状碳纤维的过滤精度为10μm到20μm之间,可以有效地吸附气味、余氯及色素,并且良好的耐温、耐酸碱性能以及化学兼容性,提升了过滤水质量;棒状炭纤维滤芯的更换十分简单,只需更换棒状碳纤维内芯即可。2)采用陶瓷滤芯代替PP棉制滤芯,陶瓷滤芯具有耐酸碱、耐高温、抗腐蚀等独特功能,一般的陶瓷滤芯的过滤精度为0.1μm-0.15μm之间。可通过简单的机械清刷,其通量可完全恢复,清洁简单。3)棒状碳纤维滤芯和陶瓷滤芯都不需频繁更换,棒状碳纤维滤芯可以三个月更换一次,陶瓷滤芯一年更换一次,因为两者的使用寿命都相对长久,所以比较经济实用,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升直饮水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管道直饮水净化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原水箱1,原水泵2,棒状碳纤维滤芯3,陶瓷滤芯4、纳滤膜5,净水箱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结构,包括原水箱1、原水泵2、棒状碳纤维滤芯3、陶瓷滤芯4、纳滤膜5和净水箱6,原水箱1连接原水泵2,净水箱6连接纳滤膜5,所述棒状碳纤维滤芯3的内部主要填充活性碳纤维,所述棒状碳纤维滤芯3的一端连接原水泵2,棒状碳纤维滤芯3的另一端连接陶瓷滤芯4,所述陶瓷滤芯4连接纳滤膜5。本案采用棒状活性碳纤维代替石英砂和颗粒活性炭,采用陶瓷滤芯代替PP棉制滤芯,本案的工艺流程为:原水泵2将原水箱1的自来水泵入棒状碳纤维滤芯3中,由于棒状碳纤维滤芯3的过滤精度足够高,可以有效地吸附气味、余氯及色素,棒状碳纤维过滤精度,所以该棒状炭纤维滤芯3可以吸附大部分的高分子有机物、气味、余氯及色素等,一步达到砂制滤芯和颗粒活性炭制滤芯所实现的精滤,此次为一次精滤,接着经陶瓷滤芯4实现二次精滤,而且二次精滤的过滤精度比PP棉制滤芯的过滤精度更高,效果更好,然后流向纳滤膜三次精滤,最后流向净水箱。陶瓷滤芯4可反复清洗使用,使用寿命长,在所有设备使用一年后整体更换棒状活性碳纤维3、陶瓷滤芯4和纳滤膜5等耗材。因为净化结构的组成比现有技术更少,所以集中摆放占地小,适合一些机房空间有限的地方。石英砂和活性炭需要定期冲洗以恢复过滤截留能力,但本案减少了石英砂过滤和活性炭过滤,棒状碳纤维滤芯3和陶瓷滤芯4可减少系统运行中水的损耗,另外耗材更换简单方便日常管理,耗材更换少,节省运行维护成本,可以提高直饮水性价比。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结构,包括原水箱、原水泵、纳滤膜和净水箱,原水箱连接原水泵,净水箱连接纳滤膜,其特征在于:该净化结构还包括棒状碳纤维滤芯和陶瓷滤芯,所述棒状碳纤维滤芯的内部主要填充活性碳纤维,所述棒状碳纤维滤芯的一端连接原水泵,棒状碳纤维滤芯的另一端连接陶瓷滤芯,所述陶瓷滤芯连接纳滤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直饮水净化结构,包括原水箱、原水泵、纳滤膜和净水箱,原水箱连接原水泵,净水箱连接纳滤膜,其特征在于:该净化结构还包括棒状碳纤维滤芯和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范道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水务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